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及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5298发布日期:2023-03-17 23:5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及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及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汽车的持有量的逐渐增多,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因此,能够多层停放车辆的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开始普及应用。
3.由于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家用电动汽车的持有量也逐渐增加,为适用于停放电动汽车,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上也设置用于向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装置。
4.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主要包括车库框架和载车板。载车板上设置第一接口组件。车库框架上设置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上设置第二接口组件。载车板用于承载车辆并将车辆运送至车库框架中的停车位处,载车板上的第一接口组件和停车位上的第二接口组件对接以向车辆充电。然而,目前的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一接口组件的位置均固定,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受加工精度和安装误差的影响,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难以精确对接,影响向车辆充电。2、如果载车板带动车辆移动而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未脱离时,易导致第一接口组件、第二接口组件、车辆的充电系统和载车板发生损坏甚至发生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3、如果载车板带动车辆竖直移动而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未脱离时,由于第二接口组件的位置固定,车辆易与第二接口组件相撞导致车辆被剐蹭。


技术实现要素:

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上的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的位置均固定,存在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难以精确对接,易导致第一接口组件、第二接口组件、车辆的充电系统和载车板发生损坏的技术问题,以及如果载车板带动车辆竖直移动而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未脱离时,由于第二接口组件的位置固定,车辆易与第二接口组件相撞导致车辆被剐蹭的技术问题。
7.技术方案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9.第一方面,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
10.第一接口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对插件,第一对插件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
11.第二接口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对插件和驱动机构,第二对插件能够相对第二固定件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驱动机构连接第二对插件,用于驱动第二对插件前后移动,以使第二对插件和第一对插件插接或脱离。
12.根据本发明,第一接口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罩,第一对插件能够相对第一保护罩
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一保护罩内;
13.第二接口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罩,第二对插件能够相对第二保护罩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二保护罩内;
14.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相对端均开放,第二保护罩能够套设于第一保护罩的外周。
15.根据本发明,第一接口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位于第一保护罩内,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导向弹簧;
16.第一导向杆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杆的第一端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一对插件,第一导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弹簧套设于第一导向杆的外周,第一导向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对插件和第一导向块;
17.第二接口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位于第二保护罩内,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弹簧;
18.第二导向杆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杆的第一端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二对插件,第二导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弹簧套设于第二导向杆的外周,第二导向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对插件和第二导向块;
19.第二保护罩套设于第一保护罩的外周时,第一导向块抵靠第二导向块。
20.根据本发明,第一固定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第一保护罩位于两个第一固定件之间;
21.第一接口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保护罩上,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固定件,且第一转轴上套设第一扭簧;
22.第二对插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延伸板,两个延伸板均设置在第二对插件的后端;
23.第二固定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件位于两个延伸板的左右两侧;
24.第二接口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设置在延伸板上,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固定件,第二转轴上套设第二扭簧。
25.根据本发明,第一固定件靠近第一保护罩的侧面设置第一复位槽,第一复位槽的纵向截面为d字型;
26.第一接口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复位组件,两个第一复位组件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罩的两侧,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滚轮;
27.第一杆体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一保护罩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一保护罩,第一杆体的第二端设置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能够沿第一复位槽的弧形段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复位槽内;
28.第二固定件靠近延伸板的侧面设置第二复位槽,第二复位槽的纵向截面为d字型;
29.第二接口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复位组件,两个第二复位组件分别位于延伸板的两侧,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滚轮;
30.第二杆体的第一端能够相对延伸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延伸板,第二杆体的第二端设置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能够沿第二复位槽的弧形段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复位槽内。
31.根据本发明,第一杆体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
32.第一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保护罩,
第一杆体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一连接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杆体上,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限位凸起;
33.第二杆体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
34.第二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弹簧,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延伸板,第二杆体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二连接板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杆体上,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限位凸起。
35.根据本发明,第二转轴上还套设左右弹簧,左右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两个延伸板。
36.根据本发明,两个延伸板远离第二对插件的一端均设置配重块。
37.根据本发明,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或电动推杆,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前后延伸且固定连接第二转轴。
38.第二发明,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包括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还包括:
39.车库框架,所述第二接口组件设置于所述车库框架的停车位处;
40.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所述第一接口组件,所述载车板能够承载车辆并带动所述车辆移动至所述停车位处;
41.所述第二对插件和所述第一对插件插接时电路导通。
42.有益效果
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及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通过设置第一接口组件和第二接口组件,第一接口组件设置在载车板,第二接口组件设置在车库框架上,载车板能够承载并带动车辆移动至停车位处,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对插件前后移动,以使第二对插件和第一对插件插接或脱离。当第二对插件和第一对插件插接时,能够向车辆充电。
44.本第一接口组件中的第一对插件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接口组件中的第二对插件能够相对第二固定件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上述设置方式具有如下优势:
45.(1)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插接过程中,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均能够转动,以调节第一对插件的插接端以及第二对插件的插接端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而能够克服加工精度和安装误差的影响,使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能够精确对接,稳定的向车辆充电。
46.(2)当载车板带动车辆移动而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仍处于插接状态时,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均能够转动以适应载车板的移动位置,避免强行移动导致第一对插件、第二对插件、载车板和车辆的充电系统发生损坏。同时,随着载车板的移动,载车板能够带动第二对插件自动脱离第一对插件。
47.(3)如果载车板带动车辆竖直移动而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未脱离时,载车板能够带动第二对插件转动以适应载车板的移动位置,避免载车板上的车辆与第二接口组件相撞导致车辆被剐蹭。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发明的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及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的示意图;
49.图2为图1中的第二接口组件的俯视图;
50.图3为图2的剖视图;
51.图4为图2的a-a处的剖视图;
52.图5为图1中的第二接口组件立体图;
53.图6为图1中的第一接口组件的俯视图;
54.图7为图6的剖视图;
55.图8为图6的b-b处的剖视透视图。
56.【附图标记说明】
57.1:第一接口组件;11:第一固定件;111:第一复位槽;12:第一对插件;13:第一保护罩;141:第一转轴;142:第一扭簧;143:卡簧;151:第一连接板;152:第一杆体;1521:第一限位凸起;153:第一弹簧;154:第一滚轮;161:第一导向块;162:第一导向杆;163:第一导向弹簧;
58.2:第二接口组件;21:第二固定件;211:第二复位槽;22:第二对插件;221:延伸板;23:第二保护罩;24:驱动机构;241:电动推杆;251:第二转轴;252:左右弹簧;253:第二扭簧;261:前后滑轨;262:前后滑块;271:第二连接板;272:第二杆体;2721:第二限位凸起;273:第二弹簧;274:第二滚轮;281:第二导向块;282:第二导向杆;283:第二导向弹簧;29: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左”、“右”等方位名词以图1中第二转轴251的两端的定向为参照,“前”以图1中的第一接口组件1的位置为参照,“后”以图1中的第二接口组件2的位置为参照。
60.参见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包括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车库框架和载车板。
61.车库框架包括多个停车位。载车板能够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移动至停车位处。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设置在车库框架和载车板上。当车辆位于停车位处后,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用于向车辆充电。
62.进一步,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组件1和第二接口组件2。
63.其中,第一接口组件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对插件12。第一对插件1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1上。第二接口组件2包括第二固定件21、第二对插件22和驱动机构24,第二对插件22能够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固定件21上,驱动机构24连接第二对插件22,用于驱动第二对插件22前后移动,以使第二对插件22和第一对插件12插接或脱离。第一接口组件1设置在载车板上。第二接口组件2设置于车库框架的停车位处。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时电路导通,能够向车辆充电。
64.本发明的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接口组件1和第二接口组件2,第一接口组件1设置在载车板,第二接口组件2设置在车库框架上,载车板能够承载并带动车辆移动至停车位处,驱动机构24驱动第二对插件22前后移动,以使第二对插件22和第一对插件12插接或脱离。当第二对插件22和第一对插件12插接时,能够向车辆充电。
65.本第一接口组件1中的第一对插件1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1上,第二接口组件2中的第二对插件22能够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固定件21上,上述设置方式具有如下优势:
66.(1)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过程中,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均能够转动,以调节第一对插件12的插接端以及第二对插件22的插接端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而能够克服加工精度和安装误差的影响,使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能够精确对接,稳定的向车辆充电。
67.(2)当载车板带动车辆移动而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仍处于插接状态时,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均能够转动以适应载车板的移动位置,避免强行移动导致第一对插件12、第二对插件22、载车板和车辆的充电系统发生损坏。同时,随着载车板的移动,载车板能够带动第二对插件22自动脱离第一对插件12,避免损坏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导致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
68.(3)如果载车板带动车辆竖直移动而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未脱离时,载车板能够带动第二对插件22转动以适应载车板的移动位置,避免载车板上的车辆与第二接口组件2相撞导致车辆被剐蹭。
69.具体地,驱动机构24包括液压缸或电动推杆241,液压缸或电动推杆241的输出端前后延伸且固定连接第二转轴251。
70.具体地,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桩,充电桩设置在载车板上。当第二对插件22和第一对插件12插接时充电桩的电路导通,将车辆的充电枪插接充电桩,由充电桩向车辆充电。
71.进一步,第一接口组件1还包括第一保护罩13。第一对插件12能够相对第一保护罩13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一保护罩13内。
72.第二接口组件2还包括第二保护罩23。第二对插件22能够相对第二保护罩23前后移动的设置在第二保护罩23内。
73.第一保护罩13和第二保护罩23的相对端均开放,第二保护罩23能够套设于第一保护罩13的外周,以使第一保护罩13内的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保护罩23内的第二对插件22插接。
74.将第一对插件12设置在第一保护罩13内,第二对插件22设置在第二保护罩23内,以避免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上的导线接触雨水或者被工作人员误触引发安全事故,以保障用电安全。
75.进一步,第一固定件1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第一保护罩13位于两个第一固定件11之间。第一接口组件1包括第一转轴141。第一转轴141设置在第一保护罩13上,第一转轴14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固定件11,且第一转轴141上套设第一扭簧142。
76.第二固定件2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件21位于两个延伸板221的左右两侧。第二接口组件2包括第二转轴251。第二转轴251设置在延伸板221上,第二转轴25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固定件21,第二转轴251上套设第二扭簧253。
77.在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的过程中,第一保护罩13能够带动第一对插件12绕第一转轴141转动以调节第一对插件12的插接端的竖直位置,第二保护罩23能够带动第二对插件22绕第二转轴251转动以调节第二对插件22的插接端的竖直位置,以使第一
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精确插接。第一保护罩13和第二保护罩23转动的过程中,套设在第一转轴141上的第一扭簧142能够避免第一保护罩13的转动幅度过大,套设在第二转轴251上的第二扭簧253能够避免第二保护罩23的转动幅度过大。同时,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脱离时,第一对插件12能够向第一转轴141施加回复力,由第一转轴141带动第一保护罩13和第一对插件12回复,第二对插件22能够向第二转轴251施加回复力,由第二转轴251带动第二保护罩23和第二对插件22回复。
78.具体地,第一扭簧14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扭簧142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141的两端,两个第一扭簧142的两个扭转臂均分别抵靠第一保护罩13和第一固定件11。第二扭簧253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扭簧253分别套设在第二转轴251的两端,两个第二扭簧253的两个扭转臂均分别抵靠第二保护罩23和第二固定件21。设置两个第一扭簧142和两个第二扭簧253以避免第一转轴141和第二转轴251转动时发生歪斜。
79.进一步,第一固定件11靠近第一保护罩13的侧面设置第一复位槽111,第一复位槽111的纵向截面为d字型。第一接口组件1还包括两个第一复位组件,两个第一复位组件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罩13的两侧,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杆体152和第一滚轮154。第一杆体152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一保护罩13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一保护罩13,第一杆体152的第二端设置第一滚轮154,第一滚轮154能够沿第一复位槽111的弧形段移动的设置在第一复位槽111内。
80.第二固定件21靠近第二保护罩23的侧面设置第二复位槽211,第二复位槽211的纵向截面为d字型。第二接口组件2还包括两个第二复位组件,两个第二复位组件分别位于第二保护罩23的两侧,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杆体272和第二滚轮274。第二杆体272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二保护罩23的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延伸板221,第二杆体272的第二端设置第二滚轮274,第二滚轮274能够沿第二复位槽211的弧形段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复位槽211内。
81.初始状态时:第一杆体152、第一保护罩13和第一对插件12水平延伸。
82.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时:第一保护罩13绕第一转轴141转动,第一保护罩13带动第一杆体152和第一滚轮154同步转动,第一滚轮154沿第一复位槽111的弧形段移动,第一滚轮154带动第一杆体152相对第一保护罩13的前后方向移动。第二保护罩23绕第二转轴251转动,第二保护罩23带动第二杆体272和第二滚轮274同步转动,第二滚轮274沿第二复位槽211的弧形段移动,第二滚轮274带动第一杆体152相对第二保护罩23的前后方向移动。
83.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脱离时:第一滚轮154能够沿第一复位槽111的弧形段移动至第一复位槽111高度方向上的中部,第一滚轮154带动第一杆体152、第一保护罩13和第一对插件12回复至水平延伸的状态。第二滚轮274能够沿第二复位槽211的弧形段移动至第二复位槽211高度方向上的中部,第二滚轮274带动第二杆体272、第二保护罩23和第二对插件22回复至水平延伸的状态。
84.由此,通过第一固定件11的第一复位槽111和第一复位组件的配合,第二固定件21的第二复位槽211和第二复位组件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脱离时自动回复至水平延伸的状态。
85.具体地,第一杆体152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1521。第一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一弹簧153,第一连接板151固定连接第一保护罩13,第一杆体152的第一端能够相
对第一连接板15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一连接板151。第一弹簧153套设于第一杆体152上,第一弹簧15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一限位凸起1521。
86.第二杆体272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2721。第二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271和第二弹簧273,第二连接板271固定连接延伸板221,第二杆体272的第一端能够相对第二连接板27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二连接板271,第二弹簧273套设于第二杆体272上,第二弹簧27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连接板271和第二限位凸起2721。
87.使用时,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时:
88.第一滚轮154沿第一复位槽111的弧形段移动,第一滚轮154带动第一杆体152相对第一连接板151前移,即相对第一保护罩13前移,套设于第一杆体152上的第一弹簧153压缩。第二滚轮274沿第二复位槽211的弧形段移动,第二滚轮274带动第二杆体272相对第二连接板271后移,即相对第二保护罩23后移,套设于第二杆体272上的第二弹簧273压缩。
89.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脱离时:
90.第一弹簧153回弹并带动第一杆体152、第一滚轮154、第一连接板151、第一保护罩13和第一对插件12回复至水平延伸状态。第二弹簧273回弹并带动第二杆体272、第二滚轮274、第二连接板271、延伸板221和第二对插件22回复至水平延伸状态。
91.具体地,第一杆体152的第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51,第二杆体272的第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板271。
92.进一步,第二对插件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延伸板221,两个延伸板221均设置在第二对插件22的后端。
93.进一步,第二转轴251上还套设左右弹簧252,左右弹簧252的两端分别抵靠两个延伸板232。
94.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的过程中,保护罩23能够带动第二对插件22和两个延伸板232沿左右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二对插件22的插接端左右方向的位置,进而能够克服加工精度和安装误差的影响,使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能够精确对接,稳定的向车辆充电。此时,套设在第二转轴251上的左右弹簧252压缩。
95.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脱离时,左右弹簧252回弹并带动两个延伸板232、第二对插件22和保护罩23回复。
96.需要说明的是,当载车板带动车辆移动而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仍处于插接状态时,载车板能够通过第一保护罩13带动第一对插件12绕第一转轴141转动,第一对插件12带动第二对插件22绕第二转轴251转动,以适应载车板的移动位置,避免损坏垂直循环类立体车库用充电装置导致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以及避免载车板上的车辆与第二接口组件2相撞导致车辆被剐蹭。同时,随着载车板的移动,载车板能够通过第一保护罩13带动第一对插件12移动以自动脱离第二对插件22。随后,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能够自动回复。
97.具体地,两个延伸板232远离第二对插件22的一端均设置配重块29,以使位于第二保护罩23前端的第二插接件22和位于第二保护罩23后端的配重块29的重量平衡,防止第二保护罩23倾斜。
98.进一步,第一接口组件1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位于第一保护罩13内,第一导向组件用于引导第一对插件12沿前后方向移动。
99.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块161、第一导向杆162和第一导向弹簧163。第一导向杆162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杆162的第一端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一对插件12,第一导向杆16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块161,第一导向弹簧163套设于第一导向杆162的外周,第一导向弹簧16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对插件12和第一导向块161。具体地,第一导向杆162的第一端穿过第一对插件12后套设螺母,螺母用于对第一导向杆162的前后移动位置进行限位。优选地,第一导向杆162和第一导向弹簧163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导向杆16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对第一导向块161的支撑稳定性。
100.第二接口组件2还包括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位于第二保护罩23内,第二导向组件用于引导第二对插件22沿前后方向移动。
101.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杆282、第二导向块281和第二导向弹簧283。第二导向杆282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杆282的第一端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连接第二对插件22,第二导向杆28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块281,第二导向弹簧283套设于第二导向杆282的外周,第二导向弹簧283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对插件22和第二导向块281。具体地,第二导向杆282的第一端穿过第二对插件22后套设螺母,螺母用于对第二导向杆282的前后移动位置进行限位。优选地,第二导向杆282和第二导向弹簧283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杆28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对第二导向块281的支撑稳定性。
102.当第二保护罩23套设于第一保护罩13的外周时,第一导向块161抵靠第二导向块281。
103.使用时,当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插接,第一保护罩13前移并套设于第二保护罩23的外周的过程中:
104.第一导向块161抵靠第二导向块281,且第一导向块161和第二导向块281相互挤压,第一导向块161带动第一导向杆162相对第一对插件12后移,套设在第一导向杆162上的第一导向弹簧163收缩,第二导向块281带动第二导向杆282前移,套设在第二导向杆282上的第二导向弹簧283收缩,以便于引导第一保护罩13套设于第二保护罩23的外周,进而使第一对插件12和第二对插件22精确插接。
105.具体地,第一导向块161和第二导向块281的抵接面均为斜面,以提高第一导向块161和第二导向块281的抵接稳定性。
10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10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0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