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65859发布日期:2023-11-23 17:4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使用电能为动力来源,具有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而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新能源汽车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的推广。

2、新能源汽车需要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目前大多的充电桩为固定设置,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需要将移动充电桩。为了方便移动充电桩,可以将充电桩安装上轮子,但是当充电桩移动到目的地时,轮子与地面接触使得充电桩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进而使充电桩不够稳定。故此,需要将充电桩在可移动与固定于地面的状态之间进行调整。

3、为了扩大停车空间,往往将充电桩放置于空间狭小的位置上。面对不同情况,需要将充电桩在不同的方向上,对充电桩的状态进行调整,并拉动或推动充电桩进出狭小的放置空间。因此,如何在多方位均可调整充电桩的可移动、固定于地面的状态成为了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充电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桩,包括底座,底座上固设有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下端开设有两个轮舱和安装舱,两个轮舱分别对称分设在安装舱的两侧;每个轮舱内均上下移动设置有行走机构;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四个侧壁均具有操作口,容纳槽内活动设置有矩形框;容纳槽内竖直转动设置有键轴,键轴穿过矩形框;安装舱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两个行走机构之间均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矩形框与第二转轴之间可分离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

3、通过抬起矩形框的一端使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转轴分离,根据需要转动矩形框,使矩形框绕着键轴转动,改变矩形框的操作方向。

4、进一步地,行走机构包括滑板和车轮,滑板上下限位滑动安装在相应的轮舱内,滑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车轮。

5、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拉杆、滑套,第二转轴的一侧开设有往复螺纹,滑套套设在第二转轴上,滑套上安装有月牙形导向块,月牙形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往复螺纹的螺纹槽内;第二转轴平行于滑板的长度方向;

6、轮舱与安装舱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口,

7、滑板上靠近往复螺纹的的一端固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垂直于滑板的长度方向,连接杆远离滑板的一端穿过安装口伸入到安装舱内;拉杆的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平行,连接轴与滑套的一侧固连。

8、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齿条、不完全齿轮、第二锥齿轮;

9、矩形框两长边的内侧均固设有齿条;键轴与连通口相对,键轴的轴向上竖直滑动套设有适配套;不完全齿轮固定套设在适配套上,不完全齿轮与齿条相配合;矩形框两长边下端内侧均固设有托板,托板与不完全齿轮配合;容纳槽和安装舱之间开设有连通口;适配套的下端穿过连通口深入到安装舱内,第二锥齿轮同轴固设在适配套的下端;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配合。

10、进一步地,适配套和键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1、进一步地,滑板和相应的轮舱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铰接杆;

12、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铰接座,铰接座具有两个,两个铰接座沿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铰接座靠近滑板的一端;每个铰接座上均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垂直与滑板的长度方向,且两个第一转轴平行;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同轴转动连接;铰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轮舱两侧的内壁上均沿滑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第一转轴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槽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向上抬起矩形框,使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脱离,可以根据空间需要使矩形框绕着键轴转动,能够从不同方向操作矩形框,方便工作人员在狭小空间内操作。

14、当需要移动时,使车轮从轮舱内伸出并与地面接触,方便移动充电桩。不需要移动时,使车轮收进轮舱内,使底座与地面接触,使该充电桩更稳定且不能随便被移动。

15、通过矩形框两侧的齿条与不完全齿轮配合,在推拉矩形框的过程中,均能使滑板向上或向下移动,加快了车轮伸出或收回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设有充电桩本体(2);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轮舱(4)和安装舱,两个轮舱(4)分别对称分设在安装舱的两侧;每个轮舱(4)内均上下移动设置有行走机构;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3),容纳槽(3)的四个侧壁均具有操作口,容纳槽(3)内活动设置有矩形框(22);容纳槽(3)内竖直转动设置有键轴(18),键轴(18)穿过矩形框(22);安装舱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与两个行走机构之间均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矩形框(22)与第二转轴(16)之间可分离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充电桩。本发明包括底座、充电桩本体、矩形框、行走机构、第二转轴、第一传动组件;矩形框与第二转轴之间可分离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通过向上抬起矩形框,使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脱离,可以根据空间需要使矩形框绕着键轴转动,能够从不同方向操作矩形框,方便工作人员在狭小空间内操作。当需要移动时,使车轮从轮舱内伸出并与地面接触,方便移动充电桩。不需要移动时,车轮收进轮舱内,底座与地面接触,使该充电桩更稳定且不能随便被移动。同时在推拉矩形框的过程中,均能使滑板向上或向下移动,加快了车轮伸出或收回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南明峰,虞儒龙,程滋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