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驱动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89661发布日期:2024-02-02 21:2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车辆驱动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驱动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车辆的驱动模式一般包括节能模式、常规模式、运动模式三种。其中常规模式也称普通模式,具有平衡驱动动力以及燃油经济性二者的特点。节能模式的驱动动力低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其相对常规模式侧重于经济省油。运动模式的驱动动力高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其相对常规模式侧重于驱动动力。

2、相关技术中即使对车辆的驱动模式进行开发时,通常是围绕诸如山地、雪地等车辆的驾驶场景开发特殊模式,而非对车辆常规行驶途中的驱动模式进行开发。可见,当前车辆的驱动模式较为匮乏,一般仅存在单一的高驱动动力模式或者低驱动动力模式,存在无法良好适应用户驾驶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丰富车辆行驶状态下的驱动模式,有利于优化车辆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策略的细致度的车辆驱动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驱动方法,车辆驱动方法包括:获取动力切换指令,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动力切换指令所指示的目标驱动模式;其中,目标驱动模式为车辆的预设驱动模式中一者;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常规模式、多种第一模式和/或多种第二模式,第一模式的驱动动力高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第二模式的驱动动力低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响应于获取携带动力需求的动力变化请求,依据目标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规则控制车辆响应动力需求。

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多种第一模式,多种第一模式包括运动模式以及弹射模式,弹射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高于运动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获取动力切换指令,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动力切换指令所指示的目标驱动模式包括:获取弹射指令,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弹射模式;响应于获取携带动力需求的动力变化请求,依据目标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规则控制车辆响应动力需求包括:响应于弹射模式下的加速请求,评估与车辆的加速请求匹配且不高于车辆扭矩极值的扭矩作为输出扭矩。

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评估与车辆的加速请求匹配且不高于车辆扭矩极值的扭矩作为输出扭矩包括:获取与车辆加速请求匹配的初始需求扭矩;对初始需求扭矩进行增幅处理,得到不低于初始需求扭矩的增幅扭矩;将增幅扭矩与车辆扭矩极值进行比对,取较小者作为整车的输出扭矩。

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对初始需求扭矩进行增幅处理,得到不低于初始需求扭矩的增幅扭矩包括:获取整车车速以及前次输出扭矩;解析与整车车速以及前次输出扭矩二者相匹配的扭矩梯度;获取多个预备增幅,取多个预备增幅中的最大者与前次输出扭矩进行叠加,形成增幅扭矩;其中,多个预备增幅至少包括第一预备增幅与第二预备增幅,第一预备增幅为初始需求扭矩与前次输出扭矩的差值,第二预备增幅为利用数据周期对扭矩梯度进行加权的扭矩。

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车辆扭矩极值包括扭矩第一极值、扭矩第二极值以及扭矩第三极值;将增幅扭矩与车辆扭矩极值进行比对,取较小者作为整车的输出扭矩包括:获取扭矩第一极值、扭矩第二极值以及扭矩第三极值;其中,扭矩第一极值与驱动电机的当前温度相关联,扭矩第二极值与驱动电机的当前转速相关联,扭矩第三极值与车辆状态相关联;取增幅扭矩、扭矩第一极值、扭矩第二极值以及扭矩第三极值中的最小者,作为整车的输出扭矩。

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弹射模式之前包括:获取车辆信息;判断车辆信息是否符合启动弹射模式的先决条件;响应于符合弹射模式启动的先决条件,则允许将驱动模式切换为弹射模式。

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先决条件包括:车辆的动力余量高于余量阈值、多个轮胎的胎压均衡、车辆状态正常、距离车身预设距离内的全局环境未存在障碍物、当前次车辆驾驶周期内弹射模式启动次数是否小于次数阈值中的至少一者。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弹射模式包括:获取车辆驱动电池的荷电状态;解析与荷电状态相匹配的增程器的发电功率;其中,荷电状态与增程器的发电功率呈反比关系;将动力电机的发电功率叠加增程器的发电功率转化而得的扭矩,作为车辆的动力来源;其中,动力电机由驱动电池供电。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车辆驱动方法还包括:识别车辆的驱动形式;其中,驱动形式包括四驱和两驱;响应于车辆的驱动形式为两驱,则降低输出扭矩或禁用弹射模式。

1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辆本体以及车辆驱动装置;车辆驱动装置设于车辆本体,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辆驱动方法。

12、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动力切换指令,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动力切换指令所指示的目标驱动模式;其中,目标驱动模式为车辆的预设驱动模式中一者;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常规模式、多种第一模式和/或多种第二模式,第一模式的驱动动力高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第二模式的驱动动力低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响应于获取携带动力需求的动力变化请求,依据目标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规则控制车辆响应动力需求。

13、上述车辆驱动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车辆的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常规模式、多种第一模式和/或多种第二模式,第一模式的驱动动力高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第二模式的驱动动力低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也就是说,本申请在驱动模式包括常规模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多种第一模式和/或多种第二模式,丰富具有较高驱动动力的驱动模式和/或具有较低驱动动力的驱动模式,通过增加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的种类以丰富车辆行驶状态下的驱动模式,有利于用户根据驾驶习惯以及道路环境,将车辆的驱动模式调节至尽可能贴近驾驶需求的模式。换言之,本申请如是有利于优化车辆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策略的细致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驱动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多种第一模式,所述多种第一模式包括运动模式以及弹射模式,所述弹射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高于运动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与车辆的加速请求匹配且不高于车辆扭矩极值的扭矩作为输出扭矩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需求扭矩进行增幅处理,得到不低于初始需求扭矩的增幅扭矩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扭矩极值包括扭矩第一极值、扭矩第二极值以及扭矩第三极值;所述将所述增幅扭矩与车辆扭矩极值进行比对,取较小者作为整车的所述输出扭矩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弹射模式之前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决条件包括:车辆的动力余量高于余量阈值、多个轮胎的胎压均衡、车辆状态正常、距离车身预设距离内的全局环境未存在障碍物、当前次车辆驾驶周期内弹射模式启动次数是否小于次数阈值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弹射模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驱动方法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驱动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驱动方法、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车辆驱动方法包括:获取动力切换指令,将车辆的驱动模式切换为动力切换指令所指示的目标驱动模式;其中,目标驱动模式为车辆的预设驱动模式中一者;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常规模式、多种第一模式和/或多种第二模式,第一模式的驱动动力高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第二模式的驱动动力低于常规模式的驱动动力;响应于获取携带动力需求的动力变化请求,依据目标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规则控制车辆响应动力需求。采用本方法能够丰富车辆行驶状态下的驱动模式,有利于优化车辆驱动模式的动力响应效率策略的细致度。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张正萍,黄大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