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3123发布日期:2024-01-23 11:5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115352301a)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涉及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能源车充电桩管理台,所述能源车充电桩管理台的内部设置有能源车防滑台,所述能源车充电桩管理台的内部设置有能源车充电头卡接干燥器,所述能源车防滑台包括充电桩管理平台。本发明中,汽车进行移动,配合斜板表面上的v字防滑条增加轮胎表面上的摩擦力度,在对斜板进行挤压的时候,配合搭接防滑软块对其进行防护,根据滑动凹槽对车轮限位搭接台进行移动,可以对不同车辆的宽距进行调整,配合内陷凹槽对轮胎的表面进行卡接,利用梯形防滑搭接槽增加其前端上的卡接耐磨力度,再通过梯形挤压变形软块表面上的条形防滑板对汽车的后移进行弹性防护,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限位桩进行更换,就使得在使用起来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现在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具备便于对限位桩进行更换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的装置不便于对限位桩进行更换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便于对限位桩进行更换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内部设置有停车装置;

5、所述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板,所述停车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桩,所述停车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部设置有装置管,所述装置管内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一端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一端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杆。

6、优选的,所述装置箱外表面一侧与停车板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停车板外表面一侧,至停车板内。

7、优选的,所述装置管一端与装置箱内壁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内壁一侧,至装置箱外表面一侧。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端与装置箱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内。

9、优选的,所述拨动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拨动杆均匀设置于活动板外表面一侧。

10、优选的,所述轴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轴杆均匀设置于上下两侧拨动杆远离活动板一端。

11、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板,且螺纹板外表面一侧与装置箱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内,且螺纹板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使得螺纹杆转动时,使得螺纹杆推动辅助杆左右运动,从而使得槽板左右运动;

12、且轴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轴杆均匀设置于装置箱内,且轴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且轴承内壁通过连接杆与装置箱内壁一侧通过滑槽连接,从而使得轴杆另一端相对于运动时,使得拨动杆上下运动;

13、且活动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倾斜滑槽,且倾斜滑槽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倾斜滑槽外表面一侧与活动板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活动板外表面一侧,至活动板外表面另一侧,且拨动杆一端设置于活动板外表面一侧,且拨动杆一端设置有滑杆,且滑杆一端与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倾斜滑槽内壁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拨动杆在上下运动时,使得活动板带动活动杆运动,从而使得插杆相对运动;

14、且装置管内壁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外表面一侧与装置管内壁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管内壁一侧,至装置管外表面一侧,且插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滑动杆,且滑动杆一端与插杆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贯穿限位滑槽,从而使得插杆在运动时,更具有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底座装置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充电桩,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插杆,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底座插杆。

16、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插杆均匀设置于装置板外表面左右两侧。

17、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孔,且装置孔一端与装置板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至装置板内,且固定插杆设置于装置孔内,且装置孔内壁一侧设置有限位槽,且固定插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杆,且限位滑杆一端与固定插杆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限位槽内壁滑槽连接,从而使得固定插杆在左右运动时,更具有稳定性;

18、且固定插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固定螺杆相适配,从而使得固定螺杆与固定插杆插接时,使得固定插杆位置固定。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停车装置内的螺纹杆,当使得螺纹杆转动时,使得辅助杆带动槽板运动,从而使得上下两侧轴杆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上下两侧拨动杆带动活动板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带动插杆运动,当插杆与限位桩插接时,使得限位桩位置固定,当插杆与限位桩脱接时,使得限位桩可以取下,从而实现了对于限位桩进行更换的效果。

21、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底座装置内的挡板,且挡板与支架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挡板对于充电桩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22、3、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底座装置内的固定插杆,当使得固定插杆与停车装置插接,从而使得停车装置与底座装置之间固定连接,当使得固定插杆与停车装置之间脱接时,使得停车装置可以取下,从而实现了对于停车装置进行拆装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底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装置(1)内部设置有停车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203)外表面一侧与停车板(201)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停车板(201)外表面一侧,至停车板(2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管(204)一端与装置箱(203)内壁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203)内壁一侧,至装置箱(203)外表面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12)一端与装置箱(203)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203)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2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208)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拨动杆(208)均匀设置于活动板(207)外表面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209)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轴杆(209)均匀设置于上下两侧拨动杆(208)远离活动板(207)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装置(1)包括装置板(101),所述装置板(1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支架(102),所述支架(102)一端设置有挡板(103),所述装置板(1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充电桩(104),所述装置板(1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插杆(105),所述装置板(1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管(106),所述螺纹管(106)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杆(107),所述装置板(1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底座插杆(1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杆(105)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插杆(105)均匀设置于装置板(101)外表面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内部设置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包括停车板,所述停车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限位桩,所述停车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部设置有装置管,所述装置管内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活动杆。该发明,当使得螺纹杆转动时,使得辅助杆带动槽板运动,从而使得上下两侧轴杆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上下两侧拨动杆带动活动板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带动插杆运动,当插杆与限位桩插接时,使得限位桩位置固定,当插杆与限位桩脱接时,使得限位桩可以取下,从而实现了对于限位桩进行更换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付健健,胡洪文,胡正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