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2797发布日期:2024-01-23 11: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车窗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是车窗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system)越来越重要。adas通过摄像头获取路面图像信息,然后由车机系统根据算法对路面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因此,获取真实准确的图像信息尤为重要。

2、车窗玻璃可能产生水汽、雾、霜等,影响了图像信息的获取,从而影响adas性能。现有技术中,通过加热丝对车窗玻璃上的信号透过区域进行加热从而除水汽、雾、霜等,但是目前车窗玻璃上的加热丝横穿整个信号透过区域,对于双目摄像头或多目摄像头来讲,加热丝会影响双目摄像头或多目摄像头中的广角镜头的光学信号传输,也就是说,加热丝会对广角镜头的光学信号造成物理遮挡,影响光线进入摄像头,进而影响车机系统对图像信息的处理与判断。另外,若处于夜晚场景中,加热丝会反光,摄像头采集到的光点会变成光柱,进而影响摄像头获取图像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总成及车辆,减少加热丝对摄像头中广角镜头的物理遮挡,提高摄像头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准确性。

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车窗总成,包括玻璃板、加热件和传感器:

3、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内侧,所述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间隔设置;

4、所述玻璃板包括第一信号透过区域和第二信号透过区域,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为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玻璃板上的信号传输区域,所述第二信号透过区域为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玻璃板上的信号传输区域,且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信号透过区域的内部;

5、所述加热件包括至少一根加热丝,所述至少一根加热丝避开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透过区域内。

6、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加热丝避开第一信号透过区域分布,当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时,可以避免加热丝对光线进入第一传感器形成物理遮挡,便于第一传感器获得完整的图像信息;同时可以避免加热丝反光,进而避免影响第一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加热丝部分分布于第二信号透过区域的内部,可以保证加热丝对第二信号透过区域的加热效果,从而使加热丝可以对玻璃板进行除水、除雾或除霜。

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根加热丝围设于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至少部分周缘。

8、可以理解的是,加热丝沿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部分周缘设置,可以使加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玻璃板快速热传递至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保证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加热效果。

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丝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10、所述第一段包括两个加热段组,两个所述加热段组沿所述玻璃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11、每个所述加热段组包括多个第一子段组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段组的连接段,每个所述加热段组的多个所述第一子段组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并列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段组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段电连接,每个所述加热段组均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

12、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部分边缘设置。

1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件还包括两个加热电极,所述加热丝还包括两个第三段,两个所述第三段沿所述玻璃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14、两个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分别电连接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第二自由端,且两个所述第三段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电极电连接。

1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包括三个第二子段,每个所述第二子段为直线形,三个所述第二子段顺次连接,且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段呈夹角;

16、三个所述第二子段的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段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第一自由端电连接,且分别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部分边缘设置,三个所述第二子段的中间的所述第二子段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宽度方向的一端的部分边缘设置。

1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为直线形,且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玻璃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18、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所述连接段分别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部分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宽度方向的一端的部分边缘设置。

1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为锯齿形,所述第二段包括多个第三子段和多个串接段,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子段通过一个所述串接段电连接;

20、多个所述第三子段中的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三子段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第一自由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宽度方向的一端的部分边缘设置,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所述连接段分别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部分边缘设置。

2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三段包括直线段和弯折段,且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弯折段相互连接,两个所述直线段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段组的第二自由端电连接,两个所述弯折段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热电极电连接;

22、两个所述直线段沿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的部分边缘设置。

2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每个所述加热段组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段组之间的间距为5mm-50mm。

2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玻璃板宽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子段组包括两个第一子段和过渡段,两个所述第一子段沿所述玻璃板长度方向延伸,沿所述玻璃板长度方向,所述过渡段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子段相互靠近的端部;

25、沿所述玻璃板宽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子段组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段之间的间距为5mm-50mm。

2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宽度尺寸为l0,50mm≤l0≤100mm。

2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三子段沿所述玻璃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串接段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串接段沿所述玻璃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三子段用于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串接段的相互靠近的端部;

28、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每个所述串接段的宽度尺寸w1小于或等于20mm。

2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玻璃板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三子段的长度尺寸w2大于或者等于5mm。

3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丝的材质为漆包线或印刷银浆线。

3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丝的总长度为0.8m-5m。

3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丝围设于所述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至少三个周缘。

3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雨量传感器,所述加热丝与所述雨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30mm。

3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板为单片玻璃,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玻璃板与所述传感器之间。

3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板为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板、中间层及第二玻璃板,所述中间层粘结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传感器之间。

3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选自可见光相机、红外线相机、激光雷达中的至少一个。

38、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如上所述的车窗总成,所述车窗总成装于所述车体。

3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信号透过区域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信号透过区域的内部,由于加热丝避开第一信号透过区域分布,当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光学信息时,可以避免加热丝对光线进入第一传感器形成物理遮挡,便于第一传感器获得完整的光学信息;同时可以避免加热丝反光,进而避免影响第一传感器获得的光学信息的准确性。加热丝部分分布于第二信号透过区域的内部,可以保证加热丝对第二信号透过区域的加热效果,从而使加热丝可以对玻璃板进行除水、除雾或除霜。加热丝沿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部分周缘设置,可以使加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玻璃板快速热传递至第一信号透过区域,保证第一信号透过区域的加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