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67013发布日期:2024-03-28 18:5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中可以设置有多种智能化设备,例如车载吸顶屏,以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追求。车载吸顶屏在大多数时候能够陪伴后排乘客,提高车辆的娱乐性。但是,有些时间展示车载吸顶屏对于后排乘客来说是一种打扰,例如会与乘客产生碰撞或对乘客的视力造成损害等。因此,需要通过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控制车载吸顶屏的状态。

2、目前的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是通过摄像头获取后排乘客的图像数据,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乘客的行为特征数据。然后,基于乘客的行为特征数据控制车载吸顶屏为展开状态或收起状态。

3、然而,目前的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只是基于乘客的行为特征数据对车载吸顶屏进行控制,考虑因素过于单一,导致车载吸顶屏的状态的控制方法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包括:

3、获取车辆的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

4、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5、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内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

6、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包括:

8、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判断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档位静止条件;

9、在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满足所述档位静止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得到反馈信息;

10、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的车辆中控屏,并通过所述车辆中控屏显示所述反馈信息。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满足所述档位静止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得到反馈信息,包括:

12、在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满足所述档位静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门状态信息是否为第一车门状态变化信息;

13、若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车门状态变化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内的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行为特征条件,并判断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是否为收起状态;

14、若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不为所述收起状态,调整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为收起状态;

15、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满足所述第一行为特征条件的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为收起状态的信息,构建反馈信息。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满足所述档位静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门状态信息是否为第一车门状态变化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7、若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不为所述第一车门状态变化信息,实时获取所述车辆内的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

18、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

19、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得到反馈信息。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得到反馈信息,包括:

21、在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行为特征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休息条件;

22、在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休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将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调整为展开状态,并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为展开状态的信息构建反馈信息;

23、在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满足所述第一休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将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调整为收起状态,并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满足所述第一休息条件的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为收起状态的信息构建反馈信息。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包括:

25、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三行为特征条件;

26、若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满足所述第三行为特征条件,基于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调整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为收起状态;

27、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满足所述第三行为特征条件的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状态为收起状态的信息构建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车辆的车辆中控屏。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三行为特征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9、若所述目标对象的行为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三行为特征条件,判断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休息条件;

30、在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满足所述第二休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和预设的时间周期调整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屏幕的状态。

3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吸顶屏控制装置,包括:

3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

33、第一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34、识别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内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

35、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36、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37、获取车辆的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

38、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39、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内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

40、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41、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2、获取车辆的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

43、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44、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内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

45、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46、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7、获取车辆的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

48、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49、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内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

50、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

51、上述车载吸顶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获取车辆的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所述档位状态信息、所述车门状态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若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内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所述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对所述车载吸顶屏进行状态调整。采用本方法,基于车门状态信息和档位状态信息进行车载吸顶屏的状态判断,若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发生变动,基于车门状态信息、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和档位状态信息,调整车载吸顶屏的状态,考虑了车门状态、档位状态信息和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多种影响因素。或者,若车门状态信息为车门静止,基于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行为信息和车载吸顶屏的当前状态调整车载吸顶屏的状态,考虑了车门状态、目标对象的属性特征信息和行为信息多种影响因素,增加了多种应用场景,提高了车载吸顶屏的状态的控制方法的灵活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