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6865发布日期:2023-07-18 20:2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充放电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放电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当前的电动汽车可能存在多个电压平台,以相关技术的电动汽车为例,动力电池包工作电压范围覆盖150v至800v。如此宽范围的电压区间,以单一车载充电机无法满足全部需求,因此需要根据电压范围分类,开发多款不同电压平台的车载充电机产品。所以,目前车载充电机的产品较多,多平台之间的适配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充放电系统,该充放电系统可以适用更广泛电压范围的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提高了通用性和适配性。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放电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的输入端适于与充电口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池模块连接,用于将输入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dc转换单元,所述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车载充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控模块连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放电系统,将车载充电机、dc转换单元、电池模块和电控模块连接,控制车载充电机将输入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通过dc转换单元对该直流电信号进行调节和转换,将其适配为电池模块和电控模块需要的电压和电流,以实现电池模块的充放电,通过复用dc转换单元,可以适用更广泛电压范围的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提高了充放电系统的通用性和适配性,提升了器件利用率。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转换单元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间点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间点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构成所述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构成所述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

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载充电机为高压平台时,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高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降压充电或升压放电的状态;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等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直充或直放状态。

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载充电机为低压平台时,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等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直充或直放的状态;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低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升压充电或降压放电状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

11、在一些实施例中,dc转换单元与所述车载充电机之间设置有熔断器,从而保护电路中的设备和电线等不受过大电流的损坏,确保整个充放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连接;预充电路,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预充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预充电路可以使电池中的电压在启动前缓慢升高,避免启动时产生大的冲击电流,从而保护电池和电路器件的安全。

13、预充电路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第四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1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模块、低压电池、电机和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充放电系统,所述充放电系统与所述电池模块、所述低压电池和所述电机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面实施例的充放电系统,当车载充电机为高压平台,并且高于电池模块电压时,dc转换单元需要对车载充电机输出的电信号进行降压充电或升压放电处理,以将车载充电机的电压与电池模块的电压相适配,当车载充电机为低压平台,并且低于电池模块电压时,dc转换单元需要对车载充电机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升压充电或降压放电处理,以将车载充电机的电压与电池模块的电压相适配,从而实现对更广泛电压范围的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为车辆提供动力,提高了充放电系统的通用性和适配性,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电路元件利用率。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转换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载充电机为高压平台时,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高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降压充电或升压放电的状态;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等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直充或直放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载充电机为低压平台时,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等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直充或直放的状态;当车载充电机的电压低于电池模块电压时,所述dc转换单元处于升压充电或降压放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转换单元与所述车载充电机之间设置有熔断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路包括: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放电系统和车辆。其中,充放电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和DC转换单元。车载充电机的输入端适于与充电口连接,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池模块连接,用于将输入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直流电信号;DC转换单元的第一端与电池模块和车载充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连接;DC转换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控模块连接。本技术采用车载充电机和DC转换单元,可以适用更广泛电压范围的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提高了通用性和适配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文,薛鹏辉,石雷,李维诚,温辉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