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7749发布日期:2023-10-11 10: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的紧缺及环保标准的严格,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然而,新能源汽车受制于充电技术的制约,使得推广过程中受到较大阻力。而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上,汽车的充电桩都是固定设置在某个位置,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时,都需要将汽车开到充电桩旁的车位上进行充电。

2、而由于充电桩基础建设的不足,现有的充电桩覆盖面不足,分布存在大量空白点,因此,往往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并且新能源汽车中途电量不足后需要拖车拖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利于进行高度调节,不能对充电桩进行调节,同时不能对充电桩进行防护,会消耗充电桩的使用寿命,装置不可进行移动,使用范围受限,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能对充电枪的连接线进行收纳,连接线往往需要使用者自行缠绕收纳,收纳不方便,且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具备便于移动户外应急充电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进行移动,使用范围受限,收纳不方便,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竖板,所述箱体顶部和所述横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箱体、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左右分布,所述第一箱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顶部,所述第二箱门位于所述第三腔体顶部,所述第一箱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箱门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

4、为了维持电压和电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所述第五腔体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和电池,所述变压器和电池固定于所述箱体底部且所述变压器和电池左右分布。

5、为了提供新型电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贯穿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电线一侧连接于所述电池,另一侧连接设置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固定安装于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箱盖的顶部。

6、为了给装置提供电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面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中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竖板面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收纳件,所述收纳件外侧缠绕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远离所述收纳件的一侧连接设有插头。

7、为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所述第二竖板面向所述第三竖板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竖板面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收纳件,所述收纳件外侧缠绕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远离所述收纳件的一侧连接设有充电枪。

8、为了便于对电线进行收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所述收纳件设有磁性,所述卷簧设有磁性与所述收纳件磁性相吸的磁性件,所述收纳件与所述卷簧的磁性均在所述收纳件的轴向上向远离充电桩本体箱体的方向递减,所述收纳件为柱状且按需设置收纳凹槽。

9、为了便于固定和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和地脚,所述第一伸缩杆和地脚并列分布且固定连接,所述地脚表面开设有通孔,移动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和万向轮,所述第二伸缩杆和万向轮并列分布且固定连接。

10、为了便于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优选的,所述第四腔体内部设置有竖块,所述竖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顶部设置有握杆,所述握杆中间底部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拉杆内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握杆的一侧设置有辅助驱动杆,所述辅助驱动杆左右两侧设置有抵块,所述辅助驱动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固定于所述拉杆内侧底部,所述抵块卡在滑动槽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将箱体分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五个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不同的功能,便于区分,更加整洁,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顶部设置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可以在需要充电桩时打开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箱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二箱门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可以更加方便的打开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五腔体内部设置有变压器调节充电电压,方便为不同种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置电池对新能源汽车充电。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电板发电,并将电量存储到电池内,再通过充电桩将电量输送到新能源汽车内,可减少新能源汽车的能耗,降低使用成本,且还可以用于户外应急充电,将插头与外界电源插座连接,可以对充电桩进行充电,将充电枪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连接,开始为汽车充电,收纳件和卷簧设有磁性相吸的磁性件,收纳件为柱状且按需设置收纳凹槽,方便缠绕卷簧。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的伸缩,可以调节装置的高度,地脚表面开设有通孔,是螺丝从通孔内穿过,都达到固定支撑装置的效果,通过使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大于第一伸缩杆的长度,可以滑动充电桩,使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第一伸缩杆的长度,可以固定充电桩,通过按压按压块,向下拉压或向上拉动握杆,有利于拉动拉杆,由于拉杆和驱动杆连接,抵块和驱动杆转动连接,有利于带动抵块在滑动槽的锯齿内滑动,有利于使第二伸缩杆第二腔体的伸缩,有利于使拉杆伸出第四腔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有利于将握杆调整到舒适的高度,有利于更方便移动充电桩。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腔体(10)内部设置有变压器(11)和电池(12),所述变压器(11)和电池(12)固定于所述箱体(1)底部且所述变压器(11)和电池(12)左右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6)内部放置有电线(13),所述电线(13)贯穿所述第一腔体(6),所述电线(13)一侧连接于所述电池(12),另一侧连接设置有太阳能电板(14),所述太阳能电板(14)固定安装于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箱盖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3)面向所述第二腔体(7)的一侧中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9),所述第二竖板(4)面向所述第二腔体(7)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收纳件(20),所述收纳件(20)外侧缠绕设置有卷簧(21),所述卷簧(21)远离所述收纳件(20)的一侧连接设有插头(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4)面向所述第三竖板(5)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6),所述第三竖板(5)面向所述第三腔体(8)的一侧中间固定设置有收纳件(20),所述收纳件(20)外侧缠绕设置有卷簧(21),所述卷簧(21)远离所述收纳件(20)的一侧连接设有充电枪(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件(20)设有磁性,所述卷簧(21)设有磁性与所述收纳件(20)磁性相吸的磁性件,所述收纳件(20)与所述卷簧(21)的磁性均在所述收纳件(20)的轴向上向远离充电桩本体箱体(1)的方向递减,所述收纳件(20)为柱状且按需设置收纳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15)包括第一伸缩杆(36)和地脚(37),所述第一伸缩杆(36)和地脚(37)并列分布且固定连接,所述地脚(37)表面开设有通孔,移动装置(16)包括第二伸缩杆(38)和万向轮(39),所述第二伸缩杆(38)和万向轮(39)并列分布且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体(9)内部设置有竖块(30),所述竖块(3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31),所述滑动槽(31)内设置有拉杆(28),所述拉杆(28)顶部设置有握杆(27),所述握杆(27)中间底部设置有按压块(35),所述拉杆(28)内部设置有驱动杆(29),所述驱动杆(29)远离所述握杆(27)的一侧设置有辅助驱动杆(32),所述辅助驱动杆(32)左右两侧设置有抵块(33),所述辅助驱动杆(32)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底部固定于所述拉杆(28)内侧底部,所述抵块(33)卡在滑动槽(31)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携带式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竖板,箱体顶部和横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箱体、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三竖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箱体顶部设置有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左右分布,第一箱门位于第二腔体顶部,第二箱门位于第三腔体顶部,第一箱门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本实用具备便于移动户外应急充电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救援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进行移动,使用范围受限,收纳不方便,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卜倩倩,董阳阳,乔少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明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