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4112发布日期:2023-07-07 19:0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防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对智能化设计、电气化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驾驶室内部设备较多,如设置在前挡风玻璃一侧的盲区监控、电子屏等,这些设备的使用需依靠线束连接,目前相关技术中并未有线束收纳防护的装置,线束安装后裸露在前挡风玻璃和仪表台中间,长期裸露会造成线束老化、磨损等,引发安全问题。

2、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汽车内线束防护的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通过防护箱与连接软管的设置,将线束收纳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以实现汽车仪表盘与摄像头之间连接线束的防护,保证汽车驾驶室内部件的美观性和整体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的汽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包括:

4、防护箱,用于与前挡风玻璃一侧的汽车仪表盘连接,所述防护箱内设有可罩设线束的第一腔室;

5、连接软管,用于与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软管卡接于所述防护箱的顶部且具有可罩设所述线束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6、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的顶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摄像头。

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对称设于所述连接软管的两侧,用于对所述摄像头的两侧进行卡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摄像头。

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与所述汽车仪表盘卡接。

10、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上设有用于通过所述线束的第一槽口。

11、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上设有第二槽口,所述连接软管卡接于所述第二槽口的两侧。

12、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为可伸缩式软管。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以及线束防护装置,所述线束防护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所述线束防护装置设于所述车体内的所述汽车仪表盘上。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连接软管,连接软管卡接于防护箱的顶部且用于与摄像头连接,防护箱用于与前挡风玻璃一侧的汽车仪表盘连接;防护箱的第一腔室与连接软管的第二腔室连通,线束可被罩设在两个腔室内,以实现仪表盘与摄像头之间连接线束的防护,将线束收纳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保证汽车驾驶室内部件的美观性和整体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2)的顶部设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用于连接所述摄像头(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1)对称设于所述连接软管(2)的两侧,用于对所述摄像头(7)的两侧进行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1)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摄像头(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用于与所述汽车仪表盘(6)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上设有用于通过所述线束的第一槽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上设有第二槽口(13),所述连接软管(2)卡接于所述第二槽口(13)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2)为可伸缩式软管。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线束防护装置,所述线束防护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所述线束防护装置设于所述车体内的所述汽车仪表盘(6)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及汽车,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用于与前挡风玻璃一侧的汽车仪表盘连接,防护箱内设有可罩设线束的第一腔室;连接软管,用于与摄像头连接,连接软管卡接于防护箱的顶部且具有可罩设线束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上述前挡风玻璃线束防护装置,通过防护箱与连接软管的设置,将线束收纳于防护箱的第一腔室和连接软管的第二腔室内,以实现汽车仪表盘与摄像头之间连接线束的防护,保证汽车驾驶室内部件的美观性和整体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江,张佩,张要强,陈传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