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检测舱及多功能检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652发布日期:2023-11-22 20:0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检测舱及多功能检测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卫生医疗,例如涉及一种多功能检测舱及多功能检测车。


背景技术:

1、目前,偏远地区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或其他样本检测,区域远,温度低,样本传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环境存储。

2、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通常现有的检测车辆长度较大,检测车辆需要具有采样、制备和检测的功能,而具备这些功能的检测车辆都需要配置相应的采样间、制备间和检测间,现有的检测车辆的采样间、制备间和检测间常依次排列设置,对车内空间的利用率低并且增加了车辆体型,大型车辆道路通过性差,车身长,通过性低,需要专门配置具有驾驶a证或驾驶b证司机,提高了检测成本。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检测舱及多功能检测车,以提高检测舱结构的紧凑程度,使检测车在车长6m以内即可实现采样、检测和制备功能,降低外出检测的人工成本。

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检测舱包括箱体、检测间、制备间和采样间,箱体设置有第一外门,第二外门和可开闭的采样窗口;检测间对应第一外门设置在箱体的第一侧,检测间通过第一外门与箱体的外部连通或隔离;制备间设置在检测间的第二侧,包括用于连通或隔离箱体的外部的外部传递通道,制备间与检测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或隔离二者的内门和内部传递通道;采样间设置在制备间的角落,且与制备间隔离,采样间通过第二外门和采样窗口连通或隔离箱体的外部;其中,制备间内设置有低温保存装置和生物安全柜,低温保存装置设置在采样间第一侧,生物安全柜位于采样间的第四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区包括l型置物板和pcr仪,l型置物板设置在检测间的角落,pcr仪设置在l型置物板上,pcr仪的第二侧紧靠制备间。

5、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传递通道设置在l型置物板的下方。

6、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区包括自动分杯系统和提取仪:自动分杯系统放置在生物安全柜的下方;提取仪与低温保存装置并排设置,且提取仪的位于检测间的第二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区还包括能源组件:能源组件设置在提取仪的下方。

8、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传递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可开闭的内部通道盖板。

9、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传递通道的两端设置有可开闭的外部通道盖板。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间还包括检测间门,检测间门设置在pcr仪与第一外门之间,用于遮挡pcr仪。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门位于采样间的第三侧,采样窗口位于采样间的第二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检测车包括前述中的多功能检测舱。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检测舱及多功能检测车,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公开在保证检测车具有采样,制备和检测功能的同时,合理地设置采样区,制备区和检测区在箱体内的位置,将采样区设置在制备区的角落,有效地缩小的检测车的长度,同时,保证了采样区与制备区隔离,防止采样区污染制备区,保证了多功能检测车的有效性。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间(20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间(202)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间(202)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间(201)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检测舱,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多功能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检测舱(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卫生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功能检测舱,包括,箱体,设置有第一外门,第二外门和可开闭的采样窗口;检测间,对应第一外门设置在箱体的第一侧,检测间通过第一外门与箱体的外部连通或隔离;制备间,设置在检测间的第二侧,采样间,设置在制备间的角落,且与制备间隔离,采样间通过第二外门和采样窗口连通或隔离箱体的外部;制备间内设置有低温保存装置和生物安全柜,低温保存装置位于采样间的第一侧,生物安全柜位于采样间的第四侧,本公开合理设置采样间和制备间的结构,提高了检测舱的紧凑程度,降低对驾驶人驾照等级的需求,降低了外出采样的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多功能检测车。

技术研发人员:巩燚,李宗雨,张铭扬,钱建省,刘玉东,朱帕尔·巴合提,雍明全,敬萌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