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及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0788发布日期:2023-08-27 09:0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箱及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汽车,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及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时动力汽车的能源,动力电池安装在动力汽车上时需要动力电池箱,因此需要一种动力汽车用的动力电池箱。

2、目前,现有技术中动力汽车的电池通常是直接放置在电池箱内,电池的周围贴近电池箱的内壁,且其上端与电池箱箱体的上端齐平,当需要取出电池时人工无法手动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箱及动力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池箱,包括上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至少一对上提板,每对所述上提板相对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其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贴合且用于托住电池的底部,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外,并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外壁贴合;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一对与至少一对所述上提板一一对应的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与对应所述上提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提板上下移动。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池置于箱体内,此时多个上提板的一端分别托住电池底部的边缘;

5、当需要从箱体内取出电池时,此时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应上提板,使得上提板带动电池上移,使得电池的上端上移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电池箱内电池的快速上提,使得电池的上端上移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定位筒和提拉杆,所述定位筒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其上端敞口且下端封闭;所述提拉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定位筒内,其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定位筒的上端敞口处并延伸至所述定位筒的上端外,且其可上下移动并定位;对应所述上提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筒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定位筒内,并与所述提拉杆连接。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向下移动提拉杆,使得上提板的一端与箱体内的底壁贴合,此时电池可置于箱体内且上提板的一端托住电池的底部;

10、当需要取出电池时,此时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向上移动提拉杆,使得上提板带动电池上移一定距离,从而使得电池的上端延伸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1、进一步,所述提拉杆为t形杆,其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定位筒的下端连接,且其可向下移动至其上端贴近所述定位筒的上端并定位;所述上提板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提拉杆上,并可随所述提拉杆一起上下移动。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手动向下按压提拉杆并定位,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上提板的一端与箱体内的底壁贴合,此时电池可置于箱体内且上提板的一端托住电池的底部;

13、当需要取出电池时,此时可松开提拉杆,提拉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上提板带动电池上移一定距离,从而使得电池的上端延伸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14、进一步,所述定位筒的上端相对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所述提拉杆可转动至其上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抵接或分离。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提拉杆的上端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连线垂直时,此时提拉杆处于释放状态,其可上下移动;

16、当提拉杆转动至其上端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连线平行时,此时提拉杆上端的两侧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的下表面抵接,实现提拉杆的定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17、进一步,所述上提板的另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提拉杆上,所述提拉杆上上下间隔固定套设有两个限位板,所述上提板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两个限位板对上提板的另一端进行限位,使得上提板的另一端既可以与提拉杆滑动套设,又可保持与提拉杆之间的位置不变。

19、进一步,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定位环和螺纹杆,所述定位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所述螺纹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所述定位环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定位环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对应所述上提板的另一端螺纹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定位环的上方。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可手动正向转动螺纹杆,并利用螺纹杆与上提板另一端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上提板向下移动至其一端与箱体内的底壁贴合,且托住电池的底部;

21、当需要取出电池时,此时可手动反向转动螺纹杆,并利用螺纹杆与上提板另一端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上提板向上移动,并带动电池向上移动至电池的上端延伸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22、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上下间隔固定套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定位环的上端和下端。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螺纹杆下端两个挡板的设计使得螺纹杆与定位环转动连接,且可保持螺纹杆与定位环的相对位置不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24、进一步,每个所述上提板分别呈折弯板状结构,且其两端分别水平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所述连接板用于托住电池,位于所述箱体外的所述连接板与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提板的形状设计合理,既可以与驱动组件连接,又可托住电池,且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26、进一步,所述箱体呈矩形体状结构,其上安装有两对所述上提板,两对所述上提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箱体四周的中部。

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体形状规整,适合放置电池;另外,上提板的位置设置合理,方便稳定取出电池。

28、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动力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箱。

2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汽车,该动力汽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电池箱内电池的快速上提,使得电池的上端上移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有至少一对上提板(2),每对所述上提板(2)相对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其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1)内,并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贴合且用于托住电池(3)的底部,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并分别与所述箱体(1)的外壁贴合;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一对与至少一对所述上提板(2)一一对应的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与对应所述上提板(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提板(2)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定位筒(4)和提拉杆(5),所述定位筒(4)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其上端敞口且下端封闭;所述提拉杆(5)竖直安装在所述定位筒(4)内,其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定位筒(4)的上端敞口处并延伸至所述定位筒(4)的上端外,且其可上下移动并定位;对应所述上提板(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筒(4)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定位筒(4)内,并与所述提拉杆(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5)为t形杆,其下端通过弹簧(6)与所述定位筒(4)的下端连接,且其可向下移动至其上端贴近所述定位筒(4)的上端并定位;所述上提板(2)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提拉杆(5)上,并可随所述提拉杆(5)一起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4)的上端相对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7),所述提拉杆(5)可转动至其上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板(7)的下表面抵接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提板(2)的另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提拉杆(5)上,所述提拉杆(5)上上下间隔固定套设有两个限位板(8),所述上提板(2)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定位环(9)和螺纹杆(10),所述定位环(9)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所述螺纹杆(10)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所述定位环(9)转动连接,且其与所述定位环(9)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对应所述上提板(2)的另一端螺纹套设在所述螺纹杆(10)上,且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定位环(9)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的下端上下间隔固定套设有两个挡板(11),两个所述挡板(11)分别位于所述定位环(9)的上端和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提板(2)分别呈折弯板状结构,且其两端分别水平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所述连接板用于托住电池(3),位于所述箱体(1)外的所述连接板与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呈矩形体状结构,其上安装有两对所述上提板(2),两对所述上提板(2)分别安装在所述箱体(1)四周的中部。

10.一种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及动力汽车,该电池箱包括上端敞口的箱体,箱体上设有至少一对上提板,每对上提板相对安装在箱体上,其一端分别延伸至箱体内,并与箱体的内壁贴合且用于托住电池的底部,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箱体外,并分别与箱体的外壁贴合;箱体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至少一对与至少一对上提板一一对应的驱动组件,每个驱动组件均与对应上提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上提板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电池箱内电池的快速上提,使得电池的上端上移至箱体的上端外,以便作业人员手动取出电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李文韬,李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东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