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7606发布日期:2023-12-06 21: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滑动车门,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滑门是一种主要应用于mpv(多用途汽车)的常用车门类型,通过滑轮机构,使车门在车身的导轨中运行,按照导轨轨迹整体平移、实现车门开闭。

2、为了避免滑门在使用时出现滑门与导轨之间发生脱轨,通常需要在导轨滑槽的末端设置一个防脱限位结构。目前常用的防脱限位结构普遍存在限位强度差的问题,在滑门瞬间用力开启时,防脱限位结构无法承载滑门产生的力而松动,导致脱轨,而为了提高防脱限位结构的承载力度,在生产时又会存在成型困难、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滑门防脱限位结构成型困难,结构复杂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包括导轨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u型支架、缓冲块和支撑块,u型支架设置在导轨的端部,缓冲块连接在u型支架上,支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支撑块与缓冲块相接触。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u型支架、缓冲块和支撑块的配合,有效的解决滑门脱轨的问题,相较于现有的防脱限位机构,本限位机构的结构简单,成型工艺简单,方便生产。

4、1.设置u型支架实现与导轨端部的阻挡实现限位,u型支架固定在导轨上的位置能够调整,从而实现对滑门开度尺寸的微调,减少了整车成形过程中因安装误差而造成返工的情况。

5、2.设置缓冲块用来缓冲滑门在开启过程中滑块滑动产生的冲击力,减小u型支架受到的缓冲力。

6、3.设置支撑块与缓冲块相接触,则支撑块与缓冲块接触面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能分散一部分冲击力,从而起到减小u型支架受到的冲击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加限位机构与导轨连接的稳定性、减小滑门在使用过程中,因用力过大导致滑块撞击缓冲块后造成u型支架脱落、出现脱轨的情况。

7、优选的,缓冲块为锥台形,且缓冲块靠近u型支架的一端小于缓冲块远离u型支架的一端。

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缓冲块整体呈锥台形,以减小橡胶材质的使用。

9、2.缓冲块靠近u型支架的一端小于缓冲块远离u性支架一端,使缓冲块更好地滑块接触,避免出现因接触面过小,影响缓冲效果的问题。

10、3.缓冲块在受到冲击后,由大的一端向小的一端变形移动,以便支撑块能分散更多的冲击力。

11、优选的,u型支架上设有卡槽,缓冲块上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于卡槽内。

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卡接部的连接在卡槽内,从而实现缓冲块可拆卸连接在u型支架上,以便日后进行更换、确保缓冲块在限位机构中起到的缓冲效果。

13、优选的,u型支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导轨上,且点焊面的直径大于12mm。

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以确保焊接固定后u型支架与导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5、优选的,导轨上设有滑槽,支撑块固定在滑槽的槽壁上,且支撑块设有弧形面,弧形面与缓冲块的侧表面相贴。

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弧形面,使支撑块与缓冲块更好的相贴,从而增加摩擦力,减小滑门滑动时冲击力对u型支架的冲击,提高限位机构的稳定性和限位效果。

17、优选的,支撑块设有若干个,且所有支撑块沿缓冲块轴向均匀分布。

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称设置的支撑块确保缓冲块受力均匀,避免在缓冲块受到冲击力支撑块产生的力不均匀,导致缓冲块出现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u型支架、缓冲块和支撑块,u型支架设置在导轨的端部,缓冲块连接在u型支架上,支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支撑块与缓冲块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块为锥台形,且缓冲块靠近u型支架的一端小于缓冲块远离u型支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支架上设有卡槽,缓冲块上设有卡接部,卡接部卡接于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支架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导轨上,且点焊面的直径大于1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导轨上设有滑槽,支撑块固定在滑槽的槽壁上,且支撑块设有弧形面,弧形面与缓冲块的侧表面相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块设有若干个,且所有支撑块沿缓冲块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滑动车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滑门脱轨的限位结构,包括导轨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U型支架、缓冲块和支撑块,U型支架设置在导轨的端部,缓冲块连接在U型支架上,支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支撑块与缓冲块相接触;以解决现有滑门防脱限位结构成型困难,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韩鸣,周才平,蒋永强,周健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