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车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0693发布日期:2024-02-07 12:1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载车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车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背景技术:

1、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依靠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电动车辆,具有零排放,噪声小的优势,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和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用于为换电车型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更换场所的换电站也越来越普及,但现有的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建站周期长,成本高,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快速批量化建站的需求,且对于车密度少、运营压力小的区域,存在换电资源浪费的情形,同时,现有换电站需要举升电动汽车进行换电,换电过程较为麻烦,且由于需要确保汽车举升的高度满足换电站内的换电设备带着电池通过,因此,举升高度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载车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包括电池更换口和移动门,所述移动门安装于所述电池更换口处,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电池更换口,所述移动门还包括移动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门驱动装置与所述移动门连接,驱动所述移动门移动;

4、所述移动门驱动装置包括水平驱动装置和竖直驱动装置,所述竖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移动门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水平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移动门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电池更换口。

5、在本方案中,首先,通过在载车平台设置电池更换口,可利用载车平台下方空间,为换电站的换电设备提供位置空间,进而无需对电动汽车进行举升即可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换电,从而使得换电流程更为简易,还可以避免举升电动汽车带来的风险;其次,还在电池更换口安装了移动门,使得在非换电期间,可通过移动门关闭电池更换口,方便电动汽车在换电之前或之后行驶通过,同时也避免行人或杂物落入电池更换口内,提高换电安全性;最后,通过设置移动门驱动装置以顺利开启或关闭移动门,进而在对于电动汽车进行换电时及时开启,以实现顺利换电,或,在电动汽车在换电之前或之后保持电池更换口关闭,以便于电动汽车行驶通过,具体的,通过设置水平驱动装置使得移动门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设置竖直驱动装置以使得移动门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移动门的打开或者关闭更为灵活,以及避免移动门开启或关闭时与车辆的底部发生结构干涉。

6、较佳地,在所述移动门关闭时,所述竖直驱动装置用于对所述移动门沿竖直方向进行支撑。

7、在本方案中,该载车平台利用竖直驱动装置对移动门进行竖直支撑,提高移动门的承载能力,避免电动汽车驶过而导致移动门损坏。

8、较佳地,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套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

9、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液压缸套设于第一液压缸能够提升水平驱动装置的行程,并减小沿水平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10、较佳地,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于所述载车平台下方,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一液压缸沿所述移动门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并朝向所述移动门延伸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门相连。

11、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均朝向移动门延伸,以使得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共同带动移动门沿水平方向移动,提高移动门的移动行程,适用于较大电池包取放时通过增大移动门的行程以使得较大电池包能够通过电池更换口并顺利实现换电。

12、较佳地,所述移动门包括的相对可分离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相反方向水平移动,将所述电池更换口打开或者关闭。

13、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移动门分体式设置以降低单块移动门尺寸,对应降低单块移动门的开闭行程,减小对移动门支撑和驱动的要求。

14、较佳地,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各自与对方的相背侧均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以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相反方向水平移动。

15、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移动部相背第二移动部的侧面设置两个水平驱动装置以提高第一移动部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容差性,动力充足;通过在第二移动部相背第一移动部的侧面设置两个水平驱动装置以提高第二移动部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容差性,动力充足。

16、较佳地,所述竖直驱动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在平行于其移动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竖直驱动装置,所述竖直驱动装置朝向所述第一移动部或所述第二移动部的一端设置推顶部,所述第一移动部或所述第二移动部对应设置配合部,在所述移动门关闭时,所述推顶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而对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竖直方向进行支撑,进而使得所述移动门与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相齐平。

17、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移动部上平行于移动方向且相背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竖直驱动装置,以对于第一移动部在其关闭时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以及第二移动部上平行于移动方向且相背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竖直驱动装置,以对于第二移动部在其关闭时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使得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对应两侧受力均匀,对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的支撑更为稳定,以确保移动门与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平齐,进而便于电动车辆通行,增加电动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18、较佳地,所述竖直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载车平台靠近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移动部或所述第二移动部上对应所述竖直驱动装置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载车平台对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避让槽。

19、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竖直驱动装置安装在载车平台的下表面,使得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竖直驱动装置发生干涉,且竖直驱动装置不占用电池更换口内的空间,使得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与电池更换口之间可以实现完全封闭,避免杂物进入电池更换口而影响换电站的换电设备的运行;同时,安装板和避让槽的设置进一步避免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在移动过程中与竖直驱动装置发生干涉以及提高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与电池更换口之间的封闭效果。

20、较佳地,所述载车平台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载车平台的下表面,所述导轨用于支撑所述移动门移动,所述移动门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以使所述移动门沿所述导轨移动。

21、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导轨以对移动门起到承载、固定和引导作用,使移动门的移动更为稳定,通过设置导向部与导轨相匹配,使得移动门的移动更为平稳。

22、较佳地,所述移动门沿与行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导轨包括沿所述行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载车平台两侧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导向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部连接的第一导向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移动部连接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

23、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使得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在移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

24、较佳地,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水平导向槽和与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槽连通的第一竖直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部可在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槽内移动以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部可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槽内移动以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槽的最高点时所述移动门与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相齐平;

25、和/或,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水平导向槽和与所述第二水平导向槽连通的第二竖直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可在所述第二水平导向槽内移动以引导所述第二移动部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向部可在所述第二竖直导向槽内移动以引导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向槽的最高点时所述移动门与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相齐平。

26、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导向部或第二导向部对应位于第一竖直导向槽或第二竖直导向槽中的最高点时移动门与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相齐平,使得第一移动部或第二移动部可被竖直驱动装置驱动并沿第一竖直导向槽或第二竖直导向槽移动至最高点而与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齐平,使得竖直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简单可靠,无需担心第一移动部或第二移动部相对电池更换口过高或过低。同时,这种设计,相比于翻转开启或关闭的移动门来说,其运动过程通过导轨及导向部的配合更加平稳且不会出现开启或关闭时对于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例如翻转开启时移动门向载车平台的上表面转动而可能与电动车辆的底部发生干涉,又或是向载车平台的下方转动而使得载车平台的下方需预留空间而使得载车平台的制造成本增加的情况。

27、一种换电站,包括如上所述的载车平台和换电设备,所述换电站还包括:

28、地基,所述地基包括载车平台安装区,所述载车平台安装区向下凹陷以安装所述载车平台。

29、在本方案中,该换电站通过设置地基且地基对应设置的载车平台安装区向下凹陷以为载车平台提供了安装空间,方便载车平台的安装及固定,同时减少载车平台安装后对于地面以上的空间的占用,降低换电站的设置高度,提高空间的合理利用率。

30、较佳地,所述载车平台安装于所述载车平台安装区时,所述载车平台的表面不超出所述地基。

31、在本方案中,载车平台不超出地基,车辆驶入载车平台不会受到阻碍,方便车辆通行,提高了用户体验。

32、较佳地,所述地基的深度大于所述载车平台、电池包、所述换电设备以及预设间隙的总厚度,所述预设间隙为电池转运设备从所述换电设备上转运电池包的伸出机构所占高度。

33、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地基并限定其深度以为换电设备的设置以及电池包的更换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34、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载车平台设置电池更换口,可利用载车平台下方空间,为换电站的换电设备提供位置空间,进而无需对电动汽车进行举升即可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换电,从而使得换电流程更为简易,还可以避免举升电动汽车带来的风险;其次,还在电池更换口安装了移动门,使得在非换电期间,可通过移动门关闭电池更换口,方便电动汽车在换电之前或之后行驶通过,同时也避免行人或杂物落入电池更换口内,提高换电安全性;最后,通过设置移动门驱动装置以顺利开启或关闭移动门,进而在对于电动汽车进行换电时及时开启,以实现顺利换电,或,在电动汽车在换电之前或之后保持电池更换口关闭,以便于电动汽车行驶通过,具体的,通过设置水平驱动装置使得移动门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设置竖直驱动装置以使得移动门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移动门的打开或者关闭更为灵活,以及避免移动门开启或关闭时与车辆的底部发生结构干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