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6941发布日期:2023-12-29 23:3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是一种充电桩外壳。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外壳上需预留接线孔,传统充电桩外壳上预留的接线孔一般为固定直径,在使用不同直径的线缆时,存在接线孔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对于线缆的适应能力差,还有一种充电桩外壳的接线孔处采用可拆圆环式设计,即在外壳上设置多个同心圆结构,同心圆位置与外壳为易拆结构(通常为加工出类似易撕线的结构或将同心圆位置与外壳连接处进行冲压等操作使其能省力拆卸,如图5),在使用时根据线缆直径拆卸下相应直径的圆片,这种方式存在拆卸后边缘不齐整、拆卸内圆后外圆不牢靠、拆卸时易损坏等问题,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外壳,达到使充电桩外壳上接线孔直径便于调整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桩外壳,包括壳体、连接组件和孔盖,所述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接线孔,所述孔盖包括无孔孔盖和若干个有孔孔盖,每个所述有孔孔盖均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具有多个直径型号,最大直径≤所述接线孔直径,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孔盖,所述孔盖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丝,在所述孔盖和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螺丝孔。

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孔盖上设置有四个螺丝孔。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为卡合机构。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孔盖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孔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垫片。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接线孔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不同侧面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接线孔为圆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接线孔为方孔。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孔盖为分体式。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种孔盖,可在不同使用情境下使用合适的孔盖,如在运输过程中可使用无孔孔盖,避免异物进入壳体中,在进行接线时使用与线缆直径配套的孔盖,保证线缆穿出固定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连接组件和孔盖(3),所述壳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接线孔(7),所述孔盖(3)包括无孔孔盖和若干个有孔孔盖,每个所述有孔孔盖均上设置有穿线孔(30),所述穿线孔(30)具有多个直径型号,最大直径≤所述接线孔(7)直径,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孔盖(3),所述孔盖(3)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丝(4),在所述孔盖(3)和所述壳体(1)上均设置有螺丝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盖(3)上设置有四个螺丝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为卡合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盖(3)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盖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垫片(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7)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不同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7)为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7)为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盖(3)为分体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外壳,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连接组件和孔盖,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接线孔,孔盖包括无孔孔盖和若干个有孔孔盖,每个有孔孔盖均上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具有多个直径型号,最大直径≤接线孔直径,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孔盖,孔盖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壳体上。通过设置多种孔盖,可在不同使用情境下使用合适的孔盖,如在运输过程中可使用无孔孔盖,避免异物进入壳体中,在进行接线时使用与线缆直径配套的孔盖,保证线缆穿出固定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甫田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