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及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4932发布日期:2023-12-30 04:4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及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类设备的,具体涉及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上都需要设置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是冷却系统,燃油车上,冷却系统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吸收的热量要么散发到车外要么吹入车内用于供暖。而新能源车上,冷却系统不仅需要对电机进行冷却,还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且由于新能源汽车无法像燃油车那样有大量的废热可以利用,部分情况下还需要利于电池的热量来预热电机,故所需的冷却系统的组成和管路布置更为繁杂。加之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分散设置在车体内,连接管路繁多,对空间占用性较高且铺设繁琐,导致冷却系统在车辆上的布置和安装较为复杂,尤其是当车辆前仓空间较小时,非常不便于进行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集成了诸多部件,不仅便于制作,且集成度高,便于在车辆上进行集中化布置,减少所需铺设的管路数量,结构精简,降低对空间的占用,不仅便于应用在燃油车辆上也便于布置在新能源车辆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部件和管路繁杂不便于在车辆上进行布置的问题。

2、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包括集成板,所述集成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风扇的安装部,并集成有膨胀水壶、增压泵和流道总成中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其中,所述流道总成包括液体流道和设置在所述液体流道上的回路切换阀门,所述液体流道上具有多个连接端口,能用于连接至少两个液路部件。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板上集成有所述膨胀水壶和所述流道总成,且所述膨胀水壶和/或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集成板的板体一体成型。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凹槽,所述风扇的扇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壁上开设通气孔,使得所述集成板的位于所述安装部处的区域形成所述风扇的扇叶罩;

5、所述液体流道位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径向一侧,或分布在所述安装凹槽的径向两侧,或沿所述安装凹槽的周向排布。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集成板厚度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风扇相对,且内腔和所述液体流道相连通。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水壶设置在所述集成板的顶部,其顶端高于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和/或,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液体流道上并位于所述集成板的底部。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膨胀水壶相连通。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流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其中:所述进液流道上设置有第一切换阀门,并包括通向所述散热器进液口的第一流道,以及通向所述出液流道的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一流道上设置有通向所述膨胀水壶的旁通流道,以连接所述散热器和所述膨胀水壶;

10、和/或,所述出液流道上设置有第二切换阀门,并包括至少两个出液分支,所述集成板上集成设置的所述增压泵具有至少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液分支上。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水壶至少局部凸出在所述集成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并和所述集成板的板体形成容纳所述散热器的容纳槽;所述液体流道的用于与所述散热器相连通的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均设置所述第一侧,所述回路切换阀门和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集成板厚度方向的第二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集成板可拆卸地连接,或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集成板一体成型。

1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

1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具有集成板,集成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风扇的安装部,相当于风扇支架,同时,集成板上还集成了膨胀水壶、液体流道、回路切换阀门和增压泵等部件,诸多组成部件集成设置在一起,便于进行整体布置,无需分散安装,并便于设置膨胀水壶和增压泵的相对位置,便于实现将膨胀水壶设置在高位、增压泵设置在低位的空间布局,且减少了所需铺设的管路数量,结构精简,降低对空间的占用,不仅便于应用在燃油车辆上也便于布置在新能源车辆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部件和管路繁杂不便于在车辆上进行布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板,所述集成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风扇的安装部,并集成有膨胀水壶、增压泵和流道总成中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其中,所述流道总成包括液体流道和设置在所述液体流道上的回路切换阀门,所述液体流道上具有多个连接端口,能用于连接至少两个液路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板上集成有所述膨胀水壶和所述流道总成,且所述膨胀水壶和/或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集成板的板体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凹槽,所述风扇的扇叶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壁上开设通气孔,使得所述集成板的位于所述安装部处的区域形成所述风扇的扇叶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集成板厚度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风扇相对,且内腔和所述液体流道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设置在所述集成板的顶部,其顶端高于所述散热器的顶端;和/或,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液体流道上并位于所述集成板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液体流道与所述膨胀水壶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其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至少局部凸出在所述集成板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并和所述集成板的板体形成容纳所述散热器的容纳槽;所述液体流道的用于与所述散热器相连通的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均设置所述第一侧,所述回路切换阀门和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集成板厚度方向的第二侧。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集成板可拆卸地连接,或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集成板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辆类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液路系统的集成模块及一种车辆。该集成模块包括集成板,集成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风扇的安装部,并集成有膨胀水壶、增压泵和流道总成中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其中,流道总成包括液体流道和设置在液体流道上的回路切换阀门,液体流道上具有多个连接端口,能用于连接至少两个液路部件。本申请提供的集成模块集成了诸多部件,不仅便于制作,且集成度高,便于在车辆上进行集中化布置,减少所需铺设的管路数量,结构精简,降低对空间的占用,不仅便于应用在燃油车辆上也便于布置在新能源车辆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部件和管路繁杂不便于在车辆上进行布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涂少伍,李宗军,刘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