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供气单元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6538发布日期:2024-05-11 00:15阅读:6来源:国知局
空气供气单元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供气单元。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上述空气供气单元的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为了增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平稳性,空气悬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供气单元为车辆的空气弹簧供应压缩气体来缓冲车轮的振动,并根据储气罐压力及高度传感器,通过ecu实时调节供气单元的启停及充、排气模式,依此来改变空气弹簧的高度,达到车体高度稳定的目的。

2、现有技术中,集成式供气单元为气泵、气路分配阀和ecu三合一设计,必须捆绑ecu一并采购,不能分拆。另外,供气单元仅能给储气罐或者给空气弹簧补气,功能有待改进。此外,供气系统向连接多个储气罐时,需增加一个三通,或者在储气罐上额外新增一个孔,如此导致布置难度增加,以及供气系统泄漏风险增大。而且,现有的气路分配阀需多次热挤压成型后机加,工艺复杂,易产生内部缺陷,不易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气供气单元,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点不足。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空气供气单元,包括分配阀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分配阀组件上的空气压缩机构;

4、所述分配阀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空气压缩机构的出口连通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将第一腔体和空气弹簧连通的多个第二管路,各所述第二管路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围构形成有多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多个第三管路,以及第四管路;多个所述第二腔体与多个所述第三管路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二腔体分别用于连通储气罐,各所述第二腔体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管路并接于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构的入口连通;各所述第三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空气进气口,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用于将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构的入口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第六管路;所述第三腔体用于连接气动设备,所述第六管路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围构形成有第四腔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第七管路;所述第四腔体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七管路将所述第四腔体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七管路上设有第七控制阀。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第八管路,所述第八管路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空气压缩机构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八管路上设有第八控制阀。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五腔体,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第九管路,所述第九管路将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九管路上设有安全阀;和/或,所述第一阀体和/或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压力。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上串接有空气干燥器;和/或,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可为空气弹簧供应压缩气体来缓冲车轮的振动,并且通过设置分体式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使得分配阀组件结构较为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并可有效防止整体式结构中因不易加工而存在内部缺陷的问题发生,同时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15、此外,多个第二腔体、多个第三管路以及第四管路的设置,有利于空气供气单元连接多个储气罐,从而可实现多个储气罐向空气压缩机构进气,进而实现储气罐向空气弹簧充气。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可设置多个储气罐的串并联方式,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同时也使得储气罐可以分开布置,而利于节省空间及提高储气罐的可靠性。

16、其次,第一管路和第四管路通过连接管路连通,并在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五控制阀,可实现空气弹簧内的气体向储气罐内充气。空气进气口和第五管路的设置,可实现外界空气向空气压缩机构进气,进而实现外界空气向空气弹簧充气。

17、再者,第三腔体和第六管路的设置,可实现压缩空气向气动设备供气。第四腔体和第七管路及第七控制阀的设置,在系统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开启第七控制阀向大气中排气,防止空气供气系统承压过大而出现崩裂等异常情况,保障系统安全的同时,降低发生超压排气时系统压力的损耗程度。第八管路和第八控制阀的设置,可在第二控制阀和第八控制阀开启时,可利于空气弹簧内的气体经空气压缩机构压缩后向储气罐供气。

18、通过第五腔体和设置有安全阀的第九管路,并使得第九管路将第五腔体和第一管路连通,可在系统内部压力超出压力安全阀的阈值时,将气体排放至第一管路中,从而可利于选择性地将气体排放至大气中或排放至空气压缩机的入口处,以平衡系统内部压力。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检测系统内部的气体压力,从而利于控制各控制阀的开启。

19、另外,在第一管路上串接空气干燥器,有利于对进入空气压缩机构入口的气体进行干燥,并且在空气弹簧向大气排气的过程中,气体可对干燥器内的分子筛进行反吹除湿,实现干燥器的干燥再生,并提升干燥器的使用寿命。密封件的设置,可利于提高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提升空气供气单元的使用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

2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如上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供气单元,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供气单元及车辆,本技术的空气供气单元包括分配阀组件,以及设于分配阀组件上的空气压缩机构;分配阀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阀体和/或第二阀体上设有将第一腔体和空气压缩机构的出口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阀体和/或第二阀体上设有将第一腔体和空气弹簧连通的多个第二管路,各第二管路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本技术的空气供气单元为空气弹簧供应压缩气体来缓冲车轮的振动,并且分配阀组件采用分体式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使得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并可有效防止整体式结构中因不易加工而存在内部缺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樱梅,安彦博,朱春锋,周雅婧,黄欢,孙小敬,孙春光,刘彬,高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