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7137发布日期:2024-05-07 19: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输出装置,属于直流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直流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目前,随着电动汽车产业规模的发展,充电设施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单个充电设备对应多个充电回路的应用越来越多,各回路之间的电气连接可以设计为模块化结构,通过直流输出模块实现充电控制和功率切换,因此,直流输出模块成为直流充电设备的核心单元之一。但是,现有的直流输出装置一般采用多个开关器件分立安装在充电机柜内部或简单堆叠集成在一起,受内部空间、充电接口位置以及结构和电气连接的维护性等方面的限制,负责直流输出控制和功率切换的相关元器件往往难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组件,对生产和维护带来困难。而且现有的直流输出装置空间利用率低,内部各电器元件之间配线复杂,零件之间层次不明,装配不易,且需要维护拆卸时容易产生二次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直流输出装置,装置内设置两条输出回路,能够满足双回路的并行充电和功率切换需求,而且装置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结构设计,结构简单,电气复杂度低,便于拆装维护。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输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充电控制器、第一输出回路、第二输出回路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输出回路的一端通过第一直流输入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直流输出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枪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回路的一端通过第二直流输入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直流输出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枪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和所述第二直流输入母线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回路、所述第二输出回路和所述开关器件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回路包括直流接触器、分流器、熔断器;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的一端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流器的一端和所述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通过母线与所述直流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出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母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汽车充电枪的dc+和dc-连接。

5、进一步的,第二输出回路与第一输出回路的结构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控制器包括集中控制器、绝缘检测模块、系统配置端子、拨码开关、状态灯、电采集模块、bms电源模块、板载交流接触器和枪锁驱动器、a端子、b端子、aa端子、bb端子、c端子和d端子;所述集中控制器与所述绝缘检测模块、所述系统配置端子、所述拨码开关、所述状态灯、所述电采集模块、所述板载交流接触器和所述枪锁驱动器电连接,所述bms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板载交流接触器连接,所述bms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绝缘检测模块、所述枪锁驱动器分别通过a端子和b端子与电动汽车充电枪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aa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出回路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bb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出回路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c端子与所述开关器件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d端子与电动汽车充电桩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系统配置端子与外部设备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器件采用切断继电器。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壳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

9、进一步的,上盖板上设置有系统接口、拨码开关口和状态灯孔,所述系统接口用于放置系统配置端子,所述拨码开关口用于放置拨码开关,所述状态灯孔用于放置状态灯。

10、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输入绝缘件和输出绝缘件;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和第二直流输入母线穿过所述输入绝缘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直流输出母线和第二直流输出母线穿过所述输出绝缘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11、进一步的,下壳体上设置有对内端子孔和对外端子孔,所述对外端子孔用于放置a端子和b端子,所述对内端子孔用于放置aa端子、bb端子、c端子和d端子。

12、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壳体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

13、采用以上技术手段后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1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直流输出装置,装置内设置有两条输出回路,并在两条输出回路间设置有开关器件,能够提供双回路直流输出,且可以通过开关器件切换充电功率,能够满足更多变的充电需求。该直流输出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装置内各器件通过母线连接,配线简单,层次分明,实现了电气一次回路集成设计,电气二次回路集中走线,空间利用率高,便于检修维护。

15、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充电控制器连接直流输出装置内各器件,各器件的信号汇总到充电控制器,能够减少不同部位之间的电气参量传输,降低了电气复杂性,提升充电桩直流输出的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充电控制器、第一输出回路、第二输出回路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输出回路的一端通过第一直流输入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直流输出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枪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回路的一端通过第二直流输入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直流输出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枪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和所述第二直流输入母线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回路、所述第二输出回路和所述开关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回路包括直流接触器、分流器、熔断器;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的一端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流器的一端和所述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通过母线与所述直流接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出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母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汽车充电枪的dc+和d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回路与第一输出回路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器包括集中控制器、绝缘检测模块、系统配置端子、拨码开关、状态灯、电采集模块、bms电源模块、板载交流接触器和枪锁驱动器、a端子、b端子、aa端子、bb端子、c端子和d端子;所述集中控制器与所述绝缘检测模块、所述系统配置端子、所述拨码开关、所述状态灯、所述电采集模块、所述板载交流接触器和所述枪锁驱动器电连接,所述bms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板载交流接触器连接,所述bms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绝缘检测模块、所述枪锁驱动器分别通过a端子和b端子与电动汽车充电枪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aa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出回路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bb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出回路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c端子与所述开关器件电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d端子与电动汽车充电桩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过所述系统配置端子与外部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采用切断继电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壳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板上设置有系统接口、拨码开关口和状态灯孔,所述系统接口用于放置系统配置端子,所述拨码开关口用于放置拨码开关,所述状态灯孔用于放置状态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输入绝缘件和输出绝缘件;所述第一直流输入母线和第二直流输入母线穿过所述输入绝缘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直流输出母线和第二直流输出母线穿过所述输出绝缘件进入所述壳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上设置有对内端子孔和对外端子孔,所述对外端子孔用于放置a端子和b端子,所述对内端子孔用于放置aa端子、bb端子、c端子和d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壳体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输出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充电控制器、第一输出回路、第二输出回路、开关器件;第一输出回路的一端通过第一直流输入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第一输出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直流输出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枪连接,第二输出回路的一端通过第二直流输入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桩内的电源模块连接,第二输出回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直流输出母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枪连接,开关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流输入母线和第二直流输入母线连接,充电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输出回路、第二输出回路和开关器件连接。本技术能够满足双回路的并行充电和功率切换需求,能够降低充电桩直流输出端的电气复杂度,提高直流充电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史婷婷,刘国鹏,屈战,夏玉宝,顾进飞,王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