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悬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4322发布日期:2024-05-11 00:1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悬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悬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悬置通常连接在动力总成和副车架之间,主要起到隔振和限扭的作用。悬置通常为简单的橡胶结构,但是橡胶主体疲劳耐久性较差,抗扭性能较弱,容易导致悬置隔振性能下降,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悬置,该悬置可以提升悬置支架的抗扭性能,进而可以提升悬置支架的隔振性能,延长悬置支架的寿命,使车辆可以更加稳定的工作。

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悬置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和安装支架;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内芯,所述内芯与所述衬套组件连接,所述内芯设置有副车架安装部;吸振器,所述吸振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悬置,通过在悬置支架上设置衬套组件和内芯,内芯又与副车架进行连接,这样当动力总成将扭力传递给悬置支架时,副车架会对衬套组件和内芯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从而可以提升悬置支架的抗扭性能,进而可以提升悬置支架的隔振性能,延长悬置支架的寿命,使车辆可以更加稳定的工作。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衬套组件包括:第一外管、第一限位筋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外管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内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内芯间隔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所述内芯的截面构造为圆环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衬套组件包括:第二外管、第二限位筋、第二限位块和钢套,所述第二外管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所述第二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上,所述钢套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侧,所述第二限位筋与所述钢套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钢套间隔设置,所述钢套与所述内芯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芯设置有安装柱和限位挡板,所述安装柱设置于所述钢套,所述限位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吸振器的前后两端。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振器包括:连接件和吸振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通孔,所述吸振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前后两端。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吸振件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振器还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设置于所述吸振件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螺纹管与所述连接件螺纹配合。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振器还包括:调节垫圈,所述调节垫圈抵接于所述吸振件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包括:动力总成;副车架;以上所述的车辆的悬置,所述动力总成安装于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上,所述副车架安装于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上。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20)包括:第一外管(21)、第一限位筋(22)和第一限位块(23),所述第一外管(21)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10)上,所述第一限位筋(22)和所述第一限位块(2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管(2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筋(22)与所述内芯(3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23)与所述内芯(3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所述内芯(30)的截面构造为圆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20)包括:第二外管(24)、第二限位筋(25)、第二限位块(26)和钢套(27),所述第二外管(24)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10)上,所述第二限位筋(25)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24)的内壁上,所述钢套(27)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24)的内侧,所述第二限位筋(25)与所述钢套(27)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26)与所述钢套(27)间隔设置,所述钢套(27)与所述内芯(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30)设置有安装柱(32)和限位挡板(33),所述安装柱(32)设置于所述钢套(27),所述限位挡板(33)分别位于所述吸振器(40)的前后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40)包括:连接件(41)和吸振件(42),所述安装支架(1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件(41)穿设所述通孔,所述吸振件(42)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41)的前后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1)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吸振件(42)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40)还包括:螺纹管(43),所述螺纹管(43)设置于所述吸振件(42)朝向所述连接件(41)的一侧,所述螺纹管(43)与所述连接件(41)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40)还包括:调节垫圈(44),所述调节垫圈(44)抵接于所述吸振件(42)和所述安装支架(12)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悬置以及车辆,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和安装支架;衬套组件,所述衬套组件设置于所述悬置支架上;内芯,所述内芯与所述衬套组件连接,所述内芯设置有副车架安装部;吸振器,所述吸振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在悬置支架上设置衬套组件和内芯,内芯又与副车架进行连接,这样当动力总成将扭力传递给悬置支架时,副车架会对衬套组件和内芯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从而可以提升悬置支架的抗扭性能,进而可以提升悬置支架的隔振性能,延长悬置支架的寿命,使车辆可以更加稳定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钊,刘伟波,史康,冯峰,谷玉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7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