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热管理模块及整车热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18529发布日期:2024-04-23 11:5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热管理模块及整车热管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辆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热管理模块及整车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车辆包含动力电池系统、电机电控系统、乘员舱温控系统,整车热管理零部件数量大、数量多,零部件布置分散,系统热损失大,系统管路长,流阻大系统热损失大,能耗大;且目前的电机电控系统等有效热量未加以合理利用,电机电控的热管理余热利用率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大多将上述零部件通过管路集成在一起,形成热管理模块,热管理模块和其他零部件一起形成整车热管理系统。

2、但是目前的热管理模块正置安装在整车热管理系统的中部,管路中的气体排出困难,因此在给热管理模块的管路注入冷却液时,需要提前将管路中的气体抽出来,形成真空状态,然后再往管路内部加注冷却液,如此,采用真空加注方式排气困难、加注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热管理模块及整车热管理系统。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热管理模块水平倒置布置;

4、s2,将水平倒置的热管理模块安装在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最低点。

5、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1.5:在所述热管理模块安装前,将减震垫固定在所述热管理模块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各个安装位置处。

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热管理模块,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布置方法,所述热管理模块为将电池水泵、电机水泵、加热器及制冷器通过管路和五通阀集成在一起所形成,所述管路内充入冷却液,所述热管理模块上的每个部件的流道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水温传感器,所述电池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包的进口连接,所述热管理模块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电机电控的出口连接。

7、优选地,所述热管理模块上的各个管路出口均朝上或斜向上设置。

8、优选地,所述制冷器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电子膨胀阀和用于测量所述制冷器的出口制冷剂压力和温度的压力温度变送器。

9、优选地,所述热管理模块上通过管路连接有与冷却液源连通的燃电水泵,所述燃电水泵用于控制管路内冷却液的进液。

10、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模块,还包括电池包、电机电控、电机散热器及与所述热管理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当控制器通过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包温度<设定温度一,电机温度>设定温度二时,判定为电池包需要加热,电机需要散热,所述控制器发动指令将五通阀的各阀口通断模式调整为第一模式,此时加热器断开,五通阀将电机电控与电池包串联,旁通掉电机散热器,利用电机电控热量加热电池包;当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温度>设定温度一,电机温度>设定温度二,同时环境温度<设定温度三时,判定为电池包与电机可以利用环境进行散热,所述控制器发动指令将五通阀的各阀口通断模式调整为第二模式,此时五通阀将电机电控、电池包和电机散热器串联,利用电机散热器给电池包降温。

11、优选地,所述五通阀处于第一模式时的管路连通路线为:电池水泵→电池包→五通阀→电机水泵→电机电控→五通阀→制冷器→加热器→电池水泵;所述五通阀处于第二模式时的管路连通路线为:电池水泵→电池包→五通阀→电机水泵→电机电控→电机散热器→五通阀→制冷器→加热器→电池水泵。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先将热管理模块水平倒置,然后将水平倒置的热管理模块安装在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最低点,集成模块的管路加注冷却液时会随着冷却液的加注主动自然排气,可以采用非真空加注,无需提前对管路抽真空处理,节约了产线设备投资,降低了成本;且采用非真空加注方式排气简单、缩短了加注时间。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1.5:在所述热管理模块安装前,将减震垫固定在所述热管理模块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各个安装位置处。

3.一种热管理模块,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模块为将电池水泵、电机水泵、加热器及制冷器通过管路和五通阀集成在一起所形成,所述管路内充入冷却液,所述热管理模块上的每个部件的流道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水温传感器,所述电池水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电池包的进口连接,所述热管理模块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电机电控的出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模块上的各个管路出口均朝上或斜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电子膨胀阀和用于测量所述制冷器的出口制冷剂压力和温度的压力温度变送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模块上通过管路连接有与冷却液源连通的燃电水泵,所述燃电水泵用于控制管路内冷却液的进液。

7.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包、电机电控、电机散热器及与所述热管理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当控制器通过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包温度<设定温度一,电机温度>设定温度二时,判定为电池包需要加热,电机需要散热,所述控制器发动指令将五通阀的各阀口通断模式调整为第一模式,此时加热器断开,五通阀将电机电控与电池包串联,旁通掉电机散热器,利用电机电控热量加热电池包;当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温度>设定温度一,电机温度>设定温度二,同时环境温度<设定温度三时,判定为电池包与电机可以利用环境进行散热,所述控制器发动指令将五通阀的各阀口通断模式调整为第二模式,此时五通阀将电机电控、电池包和电机散热器串联,利用电机散热器给电池包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阀处于第一模式时的管路连通路线为:电池水泵→电池包→五通阀→电机水泵→电机电控→五通阀→制冷器→加热器→电池水泵;所述五通阀处于第二模式时的管路连通路线为:电池水泵→电池包→五通阀→电机水泵→电机电控→电机散热器→五通阀→制冷器→加热器→电池水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模块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热管理模块水平倒置布置;S2,将水平倒置的热管理模块安装在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最低点。如此,将热管理模块水平倒置安装在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最低点,集成模块的管路加注冷却液时会随着冷却液的加注主动自然排气,可以采用非真空加注,无需提前对管路抽真空处理,节约了产线设备投资,降低了成本;且采用非真空加注方式排气简单、缩短了加注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汪新云,王峰,卢刚,黄全丰,仝春龙,邹天逸,罗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鼎智能热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