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照明灯光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896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照明灯光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部门用于机动车夜间行驶会车时,自动控制远近光的一种控制器。
目前的机动车,要由驾驶人员操纵机械开关,控制灯光的有无与远近。当今行驶在公路上的各种机动车大量增加,夜间会车频繁出现需要驾驶员高度的注意力集中,随时变换照明灯光的远近,一次会车就需反复多次,而稍有不慎,就会使对方眩目,看不清路面,酿成交通事故。这种仅仅依靠驾驶员的自觉性和熟练程度的会车灯开关器械显然是不科学的。
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制成根据双方灯光强度的不同,而做出不同反映的自动控制器。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将输入光变换成电,放大后推动有记忆功能的开关电路,最后控制继电器达到控制灯光的目的。
结合电原理图,详细说明本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晶体管(1)是光敏管与三极管(2)(3)组合成高倍放大器。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三极管(3)发射极有电压输出,触发可控硅导通,三极管(5)导通,三极管(6)截止,稳压二极管2CW15击穿导通,三极管(7)导通,继电器吸合,通过触点的改换也就控制了大灯光束的变换。上述过程是三分之一秒完成的,也就是说必需有大于三分之一秒的光照时,才能启动电路。下面分三种有光输入时说明本控制器的动态功能一是光照时同无限长光照度满足启动值,过三分之一秒后,电路瞬时反转状态,继电器吸合。因三极管(5)(6)组成的是无稳态电路,所以三极管(6)的截止态只能维持三至四秒,而后反转为导通态。同时三极管(5)截止,可控硅因无电流通过而关断。此状态只有一秒稳定时间,随后可控硅又导通,三极管(5)导通,如此反复不停。二是光照时间超过三分之一秒而少于三秒时因可控硅一经导通既使撤销触发电流仍保持导通状态,此时的三极管(5)(6)和普通的无稳态电路一样,按它本身的固有时间常数反转,但三极管(5)发射极串联可控硅,三极管(5)一但截止,可控硅关断,电路就稳定于此状态。三是光强度大于启动值的一倍,而时间无限长时从原理图中的三极管(3)的发射极可看出输入光越强射极电压越高,稳压二极管选用了低电压稳压管2CW9,当三极管(3)输出电压升至0.65-0.7伏时,可控硅导通,三极管(7)导通,继电器吸合。此时输入光增强,三极管(3)输出电压继续上升,直到稳压管2CW9击穿后,三极管(7)的导通不再受三极管(6)的控制了,直到无光照时三极管(7)才能截止,继电器释放。
本发明安装在一辆摩托车上与未装本控制器的机动车实际会车试验表明,能和对方驾驶员很好地配合。我也把本发明按装在两辆中型汽车上,二十几位有丰富经验的老驾驶员做过一百多次会车试验,两车约在200米处开始自动变光,当相对距离缩短到70-100米处,开始固定在近光,直到会车过后,恢复远光。本发明对于交通管理事业能起到积极作用,从减少交通事故与消除事故隐患方面能收到很大成效。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机动车夜间行驶会车时照明灯光变换的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1)发射极直接串入(2)(3)复合成的放大器输入端,(5)串联可控硅后与(6)组成无稳态开关,2CW15连接于(6)(7)之间,2CW9接于(3)输出端用于控制(7),继电器串联在电源正极与(7)集电极之间其触点的改换受(7)的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是(5)发射极串联可控硅CR1A。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夜间行驶会车时的机动车照明灯光自动控制器,采用光敏三极管、普通三极管和可控硅等普通电子原件,利用双方照明光束做为互相控制的信号,适时自动变换远近照明灯光,从而减少驾驶人员操作负担,消除交通事故隐患,便于交通管理。
文档编号B60Q1/06GK2037699SQ88204848
公开日1989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2日
发明者倪俊岩 申请人:倪俊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