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摩托车用转向闪光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74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摩托车用转向闪光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摩托车用转向闪光指示器。
延用至今的双金属片热敏式闪光指示器因其结构所致,存在如下问题1.闪光滞后(1~2秒),2.工作寿命短(大约一年),3.工作电压范围小(不大于20%),4.兼容性差(必须与负载功率匹配)。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研制了多种电子式闪光指示器,但由于此类指示器均采用继电器作为指示器控制元件,故亦存在工作电压范围小,安装烦琐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安装方便的汽车、摩托车用转向闪光指示器,以提高现有指示器的性价比,促进产品的推广普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由电阻R1、R2、电位器W1、W2、电容C1-C3、二极管D1、三极管T1-T3组成所述输入端B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位器W1的一端、三极管T2、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C3的正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位器W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之间反极性串接有电容C1和电阻R1,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一端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输入端L与电容C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输入端L之间亦并接有相互串接的电阻R2和电位器W2。
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端B与电源E的正极连接,输入端L与转向指示灯控制开关K的中心触头接线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开关K与转向指示灯连通时,转向指示器被串接在电路中,此时,电源经二极管D1向电容C3充电,直充至电源电压,为指示器提供电源。与此同时,电阻R2、电位器W2为三极管T1提供偏流,三极管T1导通,进而使由三极管T2、T3构成的复合管饱和导通,使指示灯DX1或DX2发光,经一定时后,电容C1充电使三极管T1基极电位升高,三极管T1截止,进而使复合管截止,指示灯DX1或DX2熄灭,电容C1放电,电源亦经二极管D1向电容C3再次充电,当电容C1放电至一定时后,三极管T1又导通,进而使复合管亦导通,指示灯DX1或DX2发光。以上过程循环往复,形成振荡,直至将开关K复位为止。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容C3由于容易选择较大,故使指示器工作时工作电压变化不大,工作频率相对稳定;通过调整电位器W1和W2,即可随意改变指示器的工作频率。
综前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工作电压范围大,兼容性好,安装方便之特点,适于大部分类型的汽车、摩托车配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摩托车用转向闪光指示器,它由电阻R1电位器W1、W2、电容C1-C3、二极管D1、三极管T1-T3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输入端B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位器W1的一端、三极管T2、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3的正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位器W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之间反极性串接有电容C1和电阻R1,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一端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输入端L之间亦并接有相互串接的电阻R2和电位器W2。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摩托车用转向闪光指示器,它由采用晶体管元件及阻容元件构成的振荡电路构成,其振荡电路利用电容蓄能供电工作。该指示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工作电压范围大,频率稳定,兼容性好,安装方便诸特点,适合大部分类型的汽车、摩托车配装。
文档编号B60Q1/38GK2120727SQ9221216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9日
发明者程松林 申请人:程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