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压机自动卸荷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748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空压机自动卸荷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贮气筒压力的自动调节装置。
汽车空压机由发动机带动,空压机不论贮气筒压力高低,只要发动运转,空压机就始终不停地打气,当压力达到溢流值时,贮气筒安全阀排气,耗费能源,加剧空压机磨损。为此,有些汽车采用调压器控制压力,如国产黄河150型、东风EQ140型汽车及国外的达克6·135R、6·135RA型和却贝尔D450型汽车都采用调压器控制压力。但调压器是通过膜片的弹性变型控制压力,且结构十分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膜片经常出现塑性变形,变质破裂而漏气,造成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根据贮气筒的压力来自动控制空压机卸荷与否的调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贮气筒中高压气体的压力和调节弹簧的压力差来自动控制本装置的充气和卸荷过程而实现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由阀体[1]、阀芯[2]、单向阀[3]、阀芯盖[4]、螺钉[5]、阀顶盖[6]、阀底盖[7]、调压弹簧[8]组成,其特征在于管状阀体[1]的管壁上有进气孔A、定位孔B和卸荷孔C,进气孔A和空压机相通,卸荷孔和大气相通,阀芯[2]轴线方向上有两个孔径为上大下小的同轴孔和其下的一个垂直轴线方向的孔连通,阀芯[2]的左下侧有一矩形槽分别与阀体[1]的进气孔A和阀芯[2]的内孔相通,阀芯[2]的右上侧还有一矩形定位槽,由单向阀芯和弹簧构成的单向阀[3]置于阀芯[2]的轴向孔中,带有轴向通孔的阀芯盖[4]通过螺纹固定在阀芯[2]上,螺钉[5]穿过阀体[1]的定位孔B嵌入阀芯右上侧的定位槽中,带有轴向螺纹通孔的阀顶盖[6]和带有轴向通孔的阀底盖[7]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1]上下两端,阀顶盖[6]的轴向螺纹孔和贮气筒相通,阀底盖[7]轴向孔和大气相通,调压弹簧[8]置于阀体[1]内下部的阀底盖[7]与阀芯[2]之间。
以下结合
图1来了解汽车空压机自动卸荷阀的原理。
汽车发动机发动,空压机运转,从阀体[1]的进气孔A通过阀芯[2]垂直轴线的孔,推开单向阀[3],穿过阀芯盖[4]和阀顶盖[6]向贮气筒充气,随着压力的逐渐提高,气压推动阀芯[2]下移,当贮气筒压力达到标定值上限时,单向阀[3]关阀,阀体[1]的进气孔A和卸荷孔C接通,直接向大气排气,空压机卸荷,当贮气筒压力下降到标定值下限时弹簧[8]推动阀芯[2]上移,卸荷通路被切断,气压升高,推动单向阀[3],空压机向贮气筒继续充气,实现了随贮气筒压力的变化,自动控制空压机卸荷与否。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不同车型,只要调节阀底盖[7]就可满足制动系统的各种压力要求。
本阀使贮气筒的压力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当压力超过规定值上限时,自动卸荷,当压力低于规定值下限时,自动充气,既节约能源,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又克服了调压器复杂的结构,该阀将充气和卸荷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安全可靠,体积小,动作迅速,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空压机自动卸荷阀,由阀体、阀芯、单向阀、阀芯盖、螺钉、阀顶盖、阀底盖、和调压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管状阀体[1]的管壁上有进气孔A、定位孔B和卸荷孔C,阀芯[2]轴线方向上有两个孔径为上大下小的同轴孔和其下的一个垂直轴线方向的孔连通,阀芯[2]的左下侧有一矩形槽分别与阀体[1]的进气孔A和阀芯[2]的内孔相通,阀芯[2]的右上侧也有一矩形定位槽,由单向阀芯和弹簧构成的单向阀[3]置于阀芯[2]的轴向孔中,带有轴向通孔的阀芯盖[4]通过螺纹固定在阀芯[2]上,螺钉[5]穿过阀体[1]的定位孔B嵌入阀芯右上侧的定位槽中,带有轴向螺纹通孔的阀顶盖[6]和带有轴向通孔的阀底盖[7]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1]上下两端,调压弹簧[8]置于阀体[1]内下部的阀底盖[7]与阀芯[2]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汽车空压机自动卸荷阀,由阀体、阀芯、单向阀、阀芯盖、螺钉、阀顶盖、阀底盖、调压弹簧组成。它可使贮气筒压力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当压力超过规定值上限时,自动卸荷,当压力低于规定值下限时,自动充气,既节约能源,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又克服了已有调压器结构复杂等缺陷。该阀将充气和卸荷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安全可靠,体积小,动作迅速。
文档编号B60T11/10GK2113216SQ92212178
公开日1992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0日
发明者刘中勋, 胡军科 申请人:长沙铁道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