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吸球式虹吸抽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396阅读:40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吸球式虹吸抽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利用虹吸原理,把油液从油箱或油桶中抽出的抽油器具。主要应用于以汽、柴油机为动力的机动车、工程机械和船只等的使用和维修中。它也可以做为饲养观赏鱼的工具,用来抽吸鱼缸中的污水。
现有的手动抽油器具,多为叶片泵式和活塞泵式结构,泵体材料是金属,体积和重量较大,一般不适合作为随车、随机或随身携带工具使用,另外,其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不易普及。在实际中,常见的做法是,用一根输油管,并借助于用嘴吸,来达到抽油的目的,这样做的弊端是,操作人员经常把油液吸入口中,特别是当吸入口中的油液,含有有毒的添加剂时,很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随处可用的抽油器具,能作为驾驶员、操作人员的随车、随机工具,以及维修人员的常备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操作要领。
本实用新型抽油器,由抽气泵[2、3、4、5、6]和输油管[1]组成,二者之间的联接采用过盈配合管联接,是通过抽气泵[2、3、4、5、6]上的进气阀体[2]实现的。插拔操作即可完成它们之间的联接与分离,附图给出的是二者联接在一起时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抽油原理是这样的当输油管[1]的一端插入油液,另一端与抽气泵[2、3、4、5、6]联接好以后,连续握压、松开泵体[4],使抽气泵[2、3、4、5、6]工作,它能将输油管[1]中的空气抽出,并使油液吸入,当输油管[1]中充满油液时,拔下抽气泵[2、3、4、5、6],并使输油管[1]的端口低于被抽油液的平面,这样,输油管[1]便构成了一个虹吸管,油液可以自行流出,从而达到抽油的目的。
由于上述抽油器采用了分体式结构,使抽气泵在功能上单一化(即只抽气,不输油);在结构设计上,不受与油液有关的流量、效率等参数的限制。由此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1)使抽油器的结构变得简单、尺寸缩小;(2)抽气泵的各组成元件可以采用橡胶和塑料件,使抽油器重量减轻,原材料成本降低;(3)抽气泵各组成元件的生产或制造,可分别采用橡胶或塑料的一次成型加工工艺,使生产制造成本降低;(4)使抽油操作简化。
本实用新型抽油器中的抽气泵,由泵体[4]、进气阀体[2]、排气阀体[5]和两个卡箍[3]和[6]组成。泵体[4]上装有进气阀体[2]和排气阀体[5],过盈配合管联接,联接部位用卡箍[3]和[6]锁紧。在进气阀体[2]和排气阀体[5]上,分别装有进行阀[8]和排气阀[13],它们是两个单向阀,分别用挡芯[9]和[14]限位。
抽气泵[2、3、4、5、6]是这样工作的当握压泵体[4]时,最初从进气孔[7]和排气孔[12]排出的少量空气,带动进行阀[8]和排气阀[13]运动,使进气阀[8]关闭,排气阀[13]打开,此后,泵体[4]内的空气只能从排气孔[12]排出,直到握压动作结束,这是一次排气过程。当松开握压泵体[4]的手时,泵体[4]靠弹性力恢复原有形状,使最初从进气孔[7]和排气孔[12]吸入的少量空气,带动进气阀[8]和排气阀[13]运动,从而打开进气阀[8],关闭排气阀[13],此后,泵体[4]只能从进气孔[7]将输油管[1]中的空气吸入,直到泵体[4]恢复到原有形状为止,这是一次进气过程。每进行一次进气和排气过程,抽气泵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连续重复上述工作循环,油液便被抽入输油管[1]中,当油液充满或达到最大抽油长度(见后面的定义)时,便最终完成了抽气工作。
抽气泵[2、3、4、5、6]各组成元件的结构特征是泵体[4],是一个中部为空心橄榄球形,两端为管形的弹性抽气元件,用耐油橡胶或其它耐油弹性材料制造。其中部为手握的部位,两端为联接部位。
进气阀体[2],是一个中部有凸起轮台,两端分别为截锥形接头和管接头的部件,用塑料或金属制造。其截锥形接头一端是与输油管[1]联接的部位,中心线上有进气孔[7],而管接头一端则与泵体[4]联接,其端部有凸缘,中心线上有进气阀座孔[11],通过圆锥面过渡与进气孔[7]连通,圆锥面为配合密封面。进气阀座孔[11]的形状有多种形式,主要取决于挡芯[9](详见后述)的结构形式,如可以是带有环形凹槽、螺纹或台肩的孔。附图给出的是带环形凹槽这种孔的形式,挡芯槽[10]是用来装卡挡芯[9]的。
排气阀体[5],是一个蘑菇形部件,用塑料或金属制造,其杆部是与泵体[4]联接的部位,端部有凸缘,中心线上有排气孔[12],其伞部中心线上有排气阀座孔[16],通过圆锥面过渡与排气孔[12]连通,圆锥面为配合密封面。排气阀座孔[16]同进气阀座孔[11]一样,也可以有许多种形状,这里不再重复。附图给出的排气阀座孔[16]中,有当芯槽[15],用来装卡挡芯[14]。
进气阀[8]和排气阀[13],是两个发动机气门形的弹性阀门,用于控制空气或油液进出泵体[4],由耐油橡胶或其它耐油弹性材料制造。其杆部分别插在进气孔[7]和排气孔[12]中,间隙配合,起导向作用。其头部的圆锥面,分别与进气阀座孔[11]和排气阀座孔[16]中的圆锥面配合,起密封作用。
挡芯[9]和[14],是分别限制进气阀[8]和排气阀[13]位置的元件,其结构形式及装配关系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下述中的任何一种。按规范的设计,它与进气阀座孔[11]和排气阀座孔[16]之间的装配关系,可以是过盈配合联接,也可以是螺纹联接,或弹性卡丝联接。如中间有十字支撑的轮形塑料挡芯,与带有台肩的座孔过盈配合;断面为十字形的塑料丝堵式或两端带有螺纹的一字形挡杆式挡芯,与带有螺纹的座孔螺纹联接;S形钢丝挡芯,与带有环形凹槽的座孔卡丝联接,附图给出的挡芯[9]和[14],便是这种形式。
卡箍[3]和[6],是两个起锁紧和加强密封作用的部件。当抽气泵结构尺寸较小时,可以不用。它的结构形式为管卡子或带内翻边的金属管箍,附图给出的卡箍[3]和[6],是钢丝卡子这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抽油器中的输油管[1],是一段塑料或耐油橡胶软管,可以从市场上选配。它的内径和长度,需根据抽气泵的结构尺寸确定,不能随意选择。因为,抽气泵的抽力只能与一定的油液重量相平衡,若输油管[1]过粗、过长,抽气泵将不能完成抽气工作。这里,我们定义在正规操作的情况下,抽气泵[2、3、4、5、6]所能抽出的输油管[1]中的最大油液长度,为最大抽油长度。抽气泵结构尺寸一定,输油管的内径也就定了,最大抽油长度便是一个定值。对长度等于最大抽油长度的输油管[1],我们称它为标准输油管。作为产品,输油管[1]的长度,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标准输油管,对长度大于标准输油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接头加长输油管,或在输油管上标记最大抽油长度来实现,以便于使用者选用。
本实用新型抽油器的操作要领是开始抽油时,抽气泵一端应略高于被抽油液油箱或油桶的出油口,尽量使输油管呈一条斜线,使抽气泵进气阀体[2]一端略低,这是为了避免油液在输油管中产生分段现象,即油、气相间现象,而影响正常抽气,当感觉到或看见(采用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管时)输油管中充满油液,或油液达到最大抽油长度时,再将其下移到盛油容器上方,使输油管出油口,低于被抽油液平面。拔下抽气泵时,有时需要排出抽入泵体[4]中的油液,此时,需将其移开油液流束,继续握压、松开泵体几次,油液便可以从排气阀座孔[16]流出,流入盛油容器中。使用完毕,最好将抽气泵和输油管插在一起,便于存放和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由抽气泵[2、3、4、5、6]和输油管[1]组成的手动吸球式虹吸抽油器,其特征是抽气泵[2、3、4、5、6]与输油管[1]之间的联接,是通过抽气泵[2、3、4、5、6]上的进气阀体[2]实现的,为过盈配合管联接,联接与分离采用插拔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抽气泵[2、3、4、5、6]是吸球式的,由泵体[4]、进气阀体[2]、排气阀体[5]及卡箍[3]和[6]组成,进气阀体[2]和排气阀体[5]分别装在泵体[4]的两端,过盈配合管联接,联接部位可用卡箍[3]和[6]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泵体[4]是一个中部为空心橄榄球形,两端为管形的弹性抽气元件,用耐油橡胶或其它耐油弹性材料制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阀体[2],是一个中部有凸起轮台,两端分别为截锥形接头和管接头的部件,上面装有进气阀[8]和挡芯[9],用塑料或金属制造,截锥形接头一端是与输油管[1]联接的部位,中心线上有进气孔[7],而管接头一端则与泵体[4]联接,其端部有凸缘,中心线上有进气阀座孔[11],通过圆锥面过渡与进气孔[7]连通,圆锥面为配合密封面,进气阀座孔[11]的形状与挡芯[9]的结构相对应,可以是有环形凹槽、螺纹或台肩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气阀体[5],是一个蘑菇形部件,上面装有排气阀[13]和挡芯[14],用塑料或金属制造,其杆部是与泵体[4]联接的部位,端部有凸缘,中心线上有排气孔[12],其伞部中心线上有排气阀座孔[16],通过圆锥面过渡与排气孔[12]连通,圆锥面为配合密封面,排气阀座孔[16]的形状与挡芯[14]的结构相对应,可以是有环形凹槽、螺纹或台肩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阀[8]和排气阀[13],是两个发动机气门形弹性阀门,用于控制空气或油液进出泵体[4],由耐油橡胶或其它耐油弹性材料制造,其杆部分别插在进气孔[7]和排气孔[12]中,间隙配合,起导向作用,其头部的圆锥面,分别与进气阀座孔[11]和排气阀座孔[16]中的圆锥面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输油管[1],是一段长度需要根据泵体[4]抽力大小来确定的塑料或耐油橡胶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油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输油管[1]上有接头和/或表示最大抽油长度的标记。
专利摘要手动吸球式虹吸抽油器,是一种能利用虹吸原理,把油液从油箱或油桶中抽出的专用工具。主要用于以汽、柴油机为动力的机动车、工程机械和船只等的使用和维修中。它由抽气泵和输油软管组成,采用过盈配合管联接方式,结构简单;弹性吸球式泵体,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手动握压操作,性能可靠,能避免借助于用嘴吸的抽油方法所产生的弊端,可以作为驾驶员、操作人员的随车、随机工具,以及维修人员的常备工具。
文档编号B60S5/00GK2173776SQ93220558
公开日1994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6日
发明者陆盈, 陆积思 申请人:陆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