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231阅读:17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运输车后桥半轴的设计改进。
现有农用运输车的后桥为半浮式后桥,其结构形式是由减速器总成将动力由半轴10的A端输入、半轴套管2及轴承半轴的另一端,半轴10的动力通过平键8传递给制动鼓11,从而带动后轮转动。支承由制动鼓11传给半轴10再传给轴承7以至半轴套管2,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半轴承受两种力即支承力与扭力,在动态情况下往往由于路况恶劣,运行惯性较大等原因,造成半轴在轴承7的部位剪切断裂,制动鼓11随同轮胎跑开,造成翻车事故屡见不鲜。
半轴10的动力通过平键13传递给制动鼓11并通过螺帽9将制动鼓与半轴夹紧,在运行中往往由于速度的惯性作用引起平键13撑破损坏制动鼓11。
另外,目前市场虽也有全浮式后桥但由于半轴套管用钢管焊接,易引起塑性变形,影响半轴的同轴度,降低半轴的使用寿命,加工制造工艺困难,互换性较差,不便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设计结构合理,成本低、寿命长、安全可靠的全浮式后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包括有半轴、半轴套管、制动鼓,其特征是半轴装在半轴管套管内,一端与减速器总成相连,另一端支承在与制动鼓相连的法兰盘上,轴管与半轴套管通过锥销定位配合、轴承装在制动鼓的内孔中,轴管通过轴承来支承制动鼓;半轴不起支承作用,只传递扭力,因而提高了半轴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半轴断裂的难题。
制动鼓的扭力传递也由改进前平键改为半轴的法兰盘与制动鼓的法兰用螺纹连接来传递,避免了平键撑破制动鼓的缺陷。


图1为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的结构示图;图2为现有农用运输车半浮式后桥的结构示图。
标号说明1、减速器总成2、半轴套管3、锥销4、轴管5、制动盘6、制动体7、轴承8、锁紧螺帽9、止退垫圈10、半轴11、制动鼓12、法兰盘13、平键根据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述,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由减速器总成1、半轴套管2、制动盘5、半轴10等组成,半轴套管2采用铸铁材料制成,不易变形,半轴10装在半轴套管2内,一端与减速器总成1相连,另一端与制动鼓11相连在法兰盘12上。轴管4与半轴套管2通锥销定位配合,制动鼓11的内孔内装有轴承7,轴管4通过轴承来支承制动鼓,工作时,轮胎的支承力通过轮辋传递给制动鼓再传给半轴管以至车架,半轴在任何状态下均不承受压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后桥半轴为全浮式,不承受负荷;制动鼓不易破裂,使用寿命长,完全可靠,避免了因半轴折断而造成人身事故发生,是一种农用运输半浮式后桥的更新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包括有半轴、半轴套管、制动鼓,其特征是半轴(10)装在半轴套管(2)内,一端与减速器总成(1)相连、另一端支承在与制动鼓(11)相连的法兰盘(12)上,轴管(4)与半轴套管(2)通过锥销(3)定位配合,轴承(7)装在制动鼓(11)的内孔中,轴管(4)通过轴承(7)支承制动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运输车全浮式后桥,其特征在于半轴套管(2)采用铸铁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用运输车后桥半轴的结构改进,由半轴、半轴套管、制动鼓等组成,其特征是半轴装有半轴套管内,半轴的一端与减速器总成相连、另一端支承在与制动鼓相连的法兰盘上,轴管与半轴套管通过锥销定位配合,运行时,半轴只传送扭力,而不承受来自轮胎的冲击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农用运输车后桥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B60B35/12GK2294859SQ97210500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4日
发明者赵华龙, 李志华 申请人:赵华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