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65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防滑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滑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安装在汽车中部的防滑箱。
目前,在冬天的冰雪路面上,汽车行驶过程中常发生轮胎打滑空转,刹车不灵,上、下坡发生“坐坡”“侧滑”等现象,以至于汽车失去控制发生危险,为防止危险发生,在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增加路面摩擦。但安装防滑链非常不便,拆卸也繁锁,同时不能根据路面状况而随时改变防滑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路况而随时改变防滑需要、非常有效的汽车防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防滑箱,在箱体上设有进料门、出料门和控制出料门开、关的控制装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采用气室式推动控制器,在箱体外侧设置外壳体,外壳体设有进气口,外壳体内部由橡胶膜片分为内室和外室,在内室相对应膜片设有推杆,推杆上安有回位弹簧,推杆另一端穿过箱体通过连杆与出料门相配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或者采用电动式控制器,在箱体外侧设有电磁开关,活塞电磁开关的柱铁与拉杆相接,拉杆另一端与出料门相配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或者采用手柄机械式控制器,在箱体外侧设有拉杆,拉杆一端连接有拉绳另一端穿过固定架与出料门相配置,拉杆上设有回位弹簧。
由于采用箱体结构,将其安装在汽车中部、轮胎前,箱体内装有防滑料,如碎石、沙石土、煤渣或矿渣石等,汽车行驶中,只要通过出料门的控制装置即可向路面铺撒防滑料,起到防滑作用,不需要时,通过关闭出料门,随时恢复正常行驶,因此,非常方便、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是由箱体1、进料门2、出料门3和控制出料门开、关的控制装置4构成,控制装置4采用三种结构形式,由以下三个实施例给出。
实施例1汽车防滑箱安装在汽车底部、轮胎前,在箱体1上设有进料门2和出料门3,控制出料门3开、关的为气室式推动控制器,主要适用于采用气制动刹车装置的汽车上,在箱体1外侧设置外壳体5,外壳体5设有进气口22,外壳体5内部由橡胶膜片6分为内室7和外室8,在内室7相对应膜片6设有推杆9,推杆9上安有回位弹簧10,推杆9另一端穿过箱体1通过连杆11与出料门3相配置,当汽车贮气筒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外室8,由于气体压迫膜片6向内运动,从而推动推杆9运动,推杆9通过连杆11打开出料门3,箱体1内的防滑料铺撒在汽车轮胎前的路面上,达到防滑作用。关闭气体进入外室8,推杆9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状态。
实施例2包括有进料门2、出料门3以及出料门3的开关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采用电磁开关控制,主要适用于采用液压制动刹车装置的汽车上,电磁开关是由接线柱19、线圈20、导向杆21、活塞柱铁12和柱铁上的回位弹簧18组成,柱铁与拉杆13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出料门3相配置。
实施例3在箱体1上设有进料门2、出料门3以及出料门开关的控制装置4,该控制装置采用手柄机械式控制装置,在箱体1外侧设有拉杆14,拉杆14一端连接有拉绳15,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6与出料门3相配置,拉杆14上设有回位弹簧17。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防滑箱,其特征是在箱体(1)上设有进料门(2)、出料门(3)和控制出料门(3)开、关的控制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装置(4)为气室式推动控制器,在箱体(1)外侧设置外壳体(5),外壳体(5)上设有进气口(22),外壳体(5)内部由橡胶膜片(6)分为内室(7)和外室(8),在内室(7)相对应膜片(6)设有推杆(9),推杆(9)上安有回位弹簧(10),推杆(9)另一端穿过箱体(1)通过连杆(11)与出料门(3)相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装置(4)为电动式控制器,在箱体(1)外侧设有电磁开关,电磁开关的活塞柱铁(12)与拉杆(13)相接,拉杆(13)另一端与出料门(3)相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装置(4)为手柄机械式控制器,在箱体(1)外侧设有拉杆(14),拉杆(14)一端连接有拉绳(15),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6)与出料门(3)相配置,拉杆(14)上设有回位弹簧(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滑箱,其特征是在箱体上设有进料门、出料门和控制出料门开、关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采用气室式推动控制器,它是由外壳体内的橡胶膜片、推杆、连杆和回位弹簧组成;控制装置也可采用电动式控制器或手柄机械式控制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可以根据路面状况而随时改变防滑需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汽车防滑装置。
文档编号B60B39/00GK2362722SQ9920220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5日
发明者于庆善 申请人:于庆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