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搭铁组合端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227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台15,和设于第二导电板21的定位孔25,定位凸台15嵌入定位孔25,此结构简单,定位方便。具体地,定位凸台15为圆弧板状结构,其径向端面与第一导电板11固接,定位凸台15自其圆弧面嵌入定位孔25内,并实现第二端子20相对于第一端子10的周向定位避免在拧紧力矩的作用下,发生跟转的缺陷。
[0033]当然,第一夹紧部和第一定位部还可设置为其他方案,如第一夹紧部还可选择设置为弹性卡子,第一定位部还可设置成挡板等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0034]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除去车体钣金上油漆而造成的安装效率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搭铁组合端子,还包括用于刮除车体钣金的油漆的除漆结构30,除漆结构30设于第一导电板11靠近车体钣金的一侧。此方案在安装第一端子10的过中,利用除漆结构30与车体钣金的摩擦,即可除去车体钣金与第一导电板11接触面的油漆,以保证可靠的电连接,较现有技术中将除漆作为一道单独的工序、且利用人工去除油漆相比,节省了程序,且安装效率提高,同时,除漆结构30还可避免反装,当将组装好的搭铁组合端子100反装时,除漆结构30会与螺栓抵靠,导致其无法被打紧,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反装导致的连接不可靠、和与线束连接部位扭曲变形的缺陷。
[0035]除漆结构30可选择摩擦力较大的结构或尖锐结构,以轻松除漆,在本实施例中,除漆结构30优选包括锯齿状凸起,锯齿状凸起凸向车体钣金。锯齿状凸起可轻易刺破车体钣金的油漆,除漆效果好,且更优地,锯齿状凸起设有多个,各锯齿状凸起沿中心孔13的周向分布,此方案使除漆效果进一步强化,且当打紧螺栓时,悬臂结构的锯齿状凸起在压紧力的作用下,可与车体钣金的贴合,不会造成虚接和接触电阻大的缺陷。
[0036]本发明提供的搭铁组合端子100,第二端子20可设有多个,第二导电板21沿中心孔13的轴向叠放、各第二夹箍22沿中心孔13的周向排布,且各第二端子20通过第二定位部和第二夹紧部连接固定,此方案将多个搭铁端子叠放设置,从而减少在车体钣金上的开孔数量,避免车体强度被削弱,同时相互错开的第二夹箍可避免干涉,以保证多个第二端子20之间良好的电接触。
[0037]多个第二端子20通过第二夹紧部和第二定位部连接固定,具体地,第二端子20包括自第二导电板21的外边缘向远离中心孔13的一侧延伸出的凸板26,凸板26凸出于第一导电板11的圆周并与第一导电板11共面,凸板26上设置凸起261和通孔262,且凸起261和通孔262相邻设置,第一定位部形成于相邻两第二端子20中一者的凸起261,和另一者的通孔262,凸起261嵌入通孔262内定位。
[0038]第二端子20包括设于第二导电板21外边缘的卡板27和卡槽28,卡板27和卡槽28相邻设置,第二夹紧部形成于相邻两第二端子20中一者的卡板27,和另一者的卡槽28,卡板27卡接于卡槽28内。
[0039]需要指出,凸板26、卡板27和卡槽28三者对应的第二导电板21的圆周长度相等,以保证任意相邻两第二端子20通过上述的第二夹紧部和第二定位部均可实现夹紧和定位,且使得第二夹箍22依次沿着第二导电板21的圆周均匀排布,同理,第二夹紧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结构也避免反装后各第二端子20之间无法夹紧定位的缺陷。
[0040]当然,第二端子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工况增加或减少,当需要连接的第二端子20数量较多时,可适当减小凸板26、卡板27和卡槽28三者对应的第二导电板21的圆周长度,从而使得第二夹箍22可沿第二导电板21的周向分布的相对密集,以增加容纳更多个第二端子20的空间,但需要同时考虑调整螺栓的尺寸以增大螺栓的拧紧力矩,从而保证可靠的连接,但在本实施例中,仍以设置第二端子20的数量为3?5为优选。
[0041]进一步地,第二夹紧部优选设置两组,两者分别设于第二定位部的两侧,且相对设置,使得夹紧结构更加可靠。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卡槽28与弯折部14、凸起261与定位凸台15均采用相同结构,卡板27采用延伸部23和卡紧凸台24的组合结构,以此减少模具种类,降低制造成本。
[00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钣金贴合的第一端子,和叠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导电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并夹紧线束的第一夹箍,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二导电板,和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并夹紧线束的第二夹箍,所述第二导电板通过第一夹紧部被夹紧且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并通过第一定位部被周向定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心孔并螺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夹箍与所述第二夹箍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弯折部,和设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延伸部,所述弯折部自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外边沿向靠近所述中心孔的一侧弯折,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外边沿向远离所述中心孔的一侧延伸,且所述延伸部设有卡紧凸台,所述延伸部嵌入所述弯折部,且所述卡紧凸台与所述弯折部的内壁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第一导电板的定位凸台,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台嵌入所述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刮除所述车体钣金的油漆的除漆结构,所述除漆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板靠近所述车体钣金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漆结构包括锯齿状凸起,所述锯齿状凸起凸向所述车体钣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凸起设有多个,各所述锯齿状凸起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多个,各所述第二导电板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叠放、各所述第二夹箍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排布,且各所述第二端子通过第二夹紧部夹紧,并通过第二定位部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自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外缘向远离所述中心孔的一侧延伸出的凸板,所述凸板设有凸起和通孔,且所述凸起和所述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于相邻两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一者的所述凸起,和另一者的所述通孔,所述凸起嵌入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外缘的卡板和卡槽,所述卡板和所述卡槽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于相邻两所述第二端子中一者的所述卡板,和另一者的所述卡槽,所述卡板卡接于所述卡槽,且所述凸板、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板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到导电板的圆周长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铁组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部设有两组,两所述第二夹紧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两侧,且相对设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搭铁组合端子,包括与车体钣金贴合的第一端子,和叠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导电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并夹紧线束的第一夹箍,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二导电板,和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并夹紧线束的第二夹箍,所述第二导电板通过第一夹紧部被夹紧且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并通过第一定位部被周向定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中心孔并螺接固定,且所述第一夹箍与所述第二夹箍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分布。采用此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的大面积的贴合,减小了由于排布位置凌乱而造成的接触电阻大、虚接等电气故障。
【IPC分类】B60R16-02
【公开号】CN104742829
【申请号】CN201510185454
【发明人】孙丰超, 汪振兴, 孟胥里, 李荫荣, 王春芝, 王政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