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86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a与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的倾斜面部54B 之间设定间隔t。并且,从图6所示的前方位置朝向图7所示的后方位置,间隔t逐渐变宽。 该间隔t的变化在图3中由粗线的虚线表示。
[0039] 本实施方式的侧框架18R与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配置成上述那样的关系。由 此,当侧框架18R产生向后方且下方沉降的位移时,下端部位18Ra与倾斜面部54B从前方 朝后方逐渐抵接,接触面积增多。此时,侧框架18R的沉降伴有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因此, 在该塑性变形中,吸收作用于侧框架18R的作用力的能量。
[0040]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座椅10的作用。当其他的机动车从后方碰撞搭载有该座 椅10的机动车等从后方过大的载荷作用于搭载有该座椅10的机动车时,在就座者产生相 对于座椅10要相对地向后方移动的作用力。在该就座者产生的向后方的作用力由座椅靠 背14承受,从座椅靠背14的侧框架16经由斜倚板40向座椅坐垫12的侧框架18传递。此 时,从座椅靠背14的侧框架16向斜倚板40的作用力的传递经由牢固的斜倚机构进行,从 斜倚板40向座椅坐垫12的侧框架18的作用力的传递经由两处的紧固用具42A、42B进行。 在从该斜倚板40向座椅坐垫12的侧框架18的作用力的传递中,也如前述那样应力集中于 两处的螺栓螺母的紧固用具42A、42B。并且,该两处的紧固用具中的紧固用具42B更容易受 到应力,因此在该传递系统产生应力集中时,紧固用具42B先破损,座椅靠背14向后方较大 地沉降。因此,需要壁面产生后方碰撞时的应力集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那样来 避免应力集中。
[0041]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坐垫12通过前后的连结托架28、30而支撑于地板22。并且,在 后方碰撞时,如上述那样作用于座椅10整体的向后方的作用力使座椅坐垫12的后端部、具 体而言使座椅坐垫12的侧框架18的后端部W向后方且下方沉降的方式变形。该变形也如 前述那样通过侧框架18的后端部的塑性变形及弹性变形进行。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的侧框架18R的下端部位18Ra由与下端部位18Ra相对配 置的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的倾斜面部54B支撑,从而使座椅坐垫12的侧框架18的后 端部W向后方且下方沉降的方式变形的作用力由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承受。下端部位 18Ra与倾斜面部54B的配置间隔从前方位置朝向后方位置逐渐变宽。因此,座椅安全带错 固托架50由于侧框架18的后端部的沉降变形,首先如图5所示在前方位置成为下端部位 18Ra与倾斜面部54B抵接的状态,从侧框架18R承受由作用力引起的载荷。此时,在图6所 示的后方位置,在下端部位18Ra与倾斜面部54B之间形成间隔,因此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 50成为从侧框架18R不承受载荷的状态。然后,伴随于侧框架18R的向后方的沉降变形的 逐渐进展,下端部位18Ra与倾斜面部54B的抵接扩展地进行至后方,最后由下端部位18Ra 和倾斜面部54B的整体来承受载荷。运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座椅坐垫12的后端部 的沉降变形,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分散地承受来自侧框架18R的载荷,因此能够避免应 力集中。因此,能够阻止应力集中引起的前述的传递系统中的强度比较低的部位的破损等。
[0043] W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W通过 各种方式来实施。
[0044]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地板侧的托架构件是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的 情况。但是只要使用现有的托架构件作为本发明的地板侧的托架构件即可简化结构,不过 也可W设置专用的托架构件。而且,也可W将地板侧托架构件兼用作其他的用途的构件。
[004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的对置部位为倾斜面部 54B,但对置部位未必非要由倾斜面形成,也可W由水平面形成。目P,只要是使一方的对置部 位与另一方的对置部位的配置间隔在前后方向上变化的结构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对置 部位设为倾斜面部54B是为了对应于相邻配置的中央控制台。
[004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座椅安全带错固托架50是安装于座椅滑轨机构24的上 轨的结构,但是在未配置座椅滑轨机构的情况下,也可W是直接安装于地板22的结构。
[004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紧固用具是螺栓及螺母,但此外也可W是馴钉等通用的 紧固用具。
[0048] 交通工具运一术语是指输送人或物体的设备或装置,包括例如汽车、卡车、公共汽 车、列车、飞机、船舶及潜水艇等。运些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例示的,并不限定本发明。
【主权项】
1.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 座椅靠背(14); 具有侧框架(18R)的座椅坐垫(18); 将所述座椅靠背与座椅坐垫连结的连结部(20);及 在所述侧框架的下方配置的地板侧的托架构件(50), 其中, 在所述侧框架形成有沿所述座椅坐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对置部位(ISRa), 在所述地板侧的托架构件形成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而与所述侧框架对置部位相对 的托架对置部位(54B), 来自后方的载荷从座椅靠背经由所述连结部向座椅坐垫(18)传递而所述座椅坐垫向 后方且下方沉降时,所述侧框架对置部位与所述托架对置部位抵接,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对置部位与所述侧框架对置部位之间的配置间隔在所述座椅坐垫的前后方 向上,前方比后方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通过使所述地板侧的托架构件的在所述座椅坐垫的左右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在前后方 向上变化,而使所述托架对置部位与所述侧框架对置部位之间的配置间隔前方比后方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地板侧的托架构件是座椅安全带锚固托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座椅安全带锚固托架安装于座椅滑轨机构(24)的上轨(25)。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框架对置部位是所述侧框架的下端部, 所述托架对置部位是所述地板侧的托架构件的侧面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面部相对于所述地板侧的托架构件的底面部(52)向上方倾斜,以沿着向后方 的走向而所述侧面部的上端部与所述底面部更接近的方式形成为窄幅。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后方碰撞时的载荷从座椅靠背向座椅坐垫传递,作为向后方且下方沉降的作用力而起作用,以使该作用力能够由座椅安全带锚固托架(50)承受的方式,在该座椅安全带锚固托架(50)和所述座椅坐垫的侧框架上分别沿前后方向设定沿承受所述作用力的方向成为接触状态而能够承受载荷的对置部位(54B)。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带锚固托架(50)与所述座椅坐垫的侧框架的对置部位间的承受载荷的方向的配置间隔以在所述座椅坐垫的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前方比后方窄的方式配置,在后方碰撞时,从前方朝向后方逐渐接触而承受载荷。
【IPC分类】B60N2/42, B64D11/06, B61D33/00, B63B29/00
【公开号】CN105015379
【申请号】CN201510200934
【发明人】林宏昭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公告号】DE102015207296A1, US20150307006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