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641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防眩且加工成本较低、保证其使用寿命的汽车后视镜。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和镜面,所述镜面前端设置有一层透明层,并与镜面形成密封状态的中空玻璃镜。中空玻璃镜有至少一面,如其中所述透明层相对镜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线散射层,且中空玻璃镜上设置有调光装置包括:液体容器,其内储存有用于调整光线散射层的补偿液体,且所述的液体容器设置于中空玻璃的顶部;液体泵,设置于后视镜壳体与镜面连接所形成的空腔内;管道,所述液体容器和液体泵通过管道于中空玻璃镜相互连通,其中连通液体容器和中空玻璃镜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连通液体泵和中空玻璃镜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专利说明】
_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眩后视镜。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用的后视镜通常一个透明玻璃后表面镀一层反射层,通常是金属,如铝,等薄膜构成镜面。这样的后视镜在通常情况可以给驾驶人员一副逼真的在其后方或旁边的交通情况。到傍晚,因为光线暗淡,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会打开车灯。汽车的车灯都是接近平行光束。这样,来自后方车辆车灯的近平行光束的经过后视镜反射进入驾驶人员的眼睛,因为光束过强,会导致驾驶人员眩晕,甚至短暂致盲,产生交通安全隐患。
[0003]因此,防眩后视镜将来会成为未来驾驶安全和舒适驾驶的必要部件。目前防眩后视镜最大的公司是美国的Gentex公司。该公司在两层玻璃上的透明导电电极之间,加入电化学反应器件。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外加电源控制可逆的电化学反应来控制电化学器件的颜色,达到控制电化学器件在可见光范围的吸收率来实现电控反射率。其实施方法如下:夜晚,后方车灯的平行强光经过第一层导电玻璃,经过强吸收的电化学器件,到第二导电玻璃层,经由镜面发射后,发射光再次经过强吸收的电化学器件和第一导电玻璃层射向驾驶人员的眼睛。因为光强被电化学器件吸收,实现防晕和安全保障。除了电化学器件外,也可以通过在两层导电玻璃之间加入一个PDLC层,即液晶和聚合物形成的分散在基底(聚合物)材料中的微小液晶颗粒混合膜层。通过在两个玻璃层之间外加电压,可以控制液晶分子排列取向,改变微小颗粒和基底之间的光折射系数差。当颗粒的有效光折射系数和基底材料一样时,整个反射镜和普通反射镜一样。当颗粒的有效折射系数大于基底材料时,平行光在混合膜中传播时,将经历漫反射。这样后面车灯的强的准平行光到达驾驶人员眼镜时的光强度大大降低,实现防晕和安全效果。这两种防眩后视镜的缺点如下:1、电化学防眩后视镜的缺点是成本高,美国Gentex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电调光防眩后视镜每个售价在200美元以上,大大增加消费者的负担。除了成本外,电化学材料在长期温度变化和阳光辐照环境中的材料的退化也是一个问题,近期的科学研究才有初步的解决方案,但是离实际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只用于车内后视镜。2JDLC防眩后视镜。TOLC调光膜的材料稳定性比电化学调光层有所改进,但是比玻璃的老化性能要差。其成本比电化学防眩后视镜成本也低,但是目前的TOLC在断电状态下是防眩(低反射)状态,如果电源出现问题,这样的后视镜在白天会给驾驶人员带来不能清晰监控后方车辆的麻烦,可能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0004]基于现有技术并未对上述问题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防眩且加工成本较低、使用寿命有保障的汽车后视镜。
[0006]—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和镜面,所述镜面前端间隔设置有一层透明层,并与镜面形成密封状态的中空玻璃镜,其中所述中空玻璃镜的内壁上设置有光线散射层,且中空玻璃镜上设置有调光装置,包括:液体容器,其内储存有用于调整光线散射层的补偿液体。且所述的液体容器设置于中空玻璃的顶部;
[0007]液体栗,设置于后视镜壳体与镜面连接所形成的空腔内;
[0008]管道,所述液体容器和液体栗通过管道于中空玻璃镜相互连通,其中连通液体容器和中空玻璃镜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连通液体栗和中空玻璃镜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09]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的镜面上设置有一层透明材质,并于此形成中空玻璃镜,并且至少在所述透明层相对镜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线散射层,因此当强光照向中空玻璃镜时,皆可以借助光线散射层,对强光做出一定的散射效果,借此减弱进入驾驶人员眼中的光线强度,起到本技术方案中所要求要达到的防眩的技术效果。此外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空玻璃镜上设置有调光装置,该装置包括了液体容器、液体栗、管道以及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所述的液体容器内储存用于调节光线散射的补偿液体,并且所述的液体容器和液体栗通过管道于中空玻璃相互连通。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要使得所述的镜面达到高光反射的技术效果时,只需将第一控制阀打开,由于液体容器是设置在中空玻璃镜的顶端的,因此借助惯性,储存在液体容器内的补偿液体就会通过管道流入中空玻璃镜内。因为该液体和散射层材料具有相同光折射系数,经过折射系数匹配使得光线散射层失去原有光散射的效果。
[0010]而当要再次达到防眩的技术效果时,将中空玻璃镜内的补偿液体排出即可。可先将第二控制阀门打开,然后打开液体栗,由于液体栗和液体容器以及中空玻璃镜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填充于中空玻璃镜内的补偿液体就会被液体栗抽回液体容器内,使得镜面恢复防眩状态。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方案所要求要实现的技术效果,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加工,节约加工成本的同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也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2]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线散射层设置于透明层上。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所述的光线散射层设置于透明层上,不仅能很好的实现光线散射层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并且不会对镜面的正常功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0014]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线散射层为设置于透明层上的一层或多层透明微球构成的多空散射结构。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出,所述的光线散射层实质上是呈偏向于一定的磨砂结构设置的,这种结构能很好的对光线起到一定的散射作用,且其加工方式相对简单。
[0016]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玻璃镜的底部开设有导出口,导出口上连接有控制其启闭状态的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通过手动控制。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体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即使会发生损坏或是没电的状态,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空玻璃镜的底部开设有导出口,因此在液体栗暂时性的无法实现正常工作时,所述的补偿液体就可以通过导出口导出,借此保证使得中空玻璃镜达到散射光线的防炫效果,而导出口的启闭状态是由第三控制阀门控制的,因此只要打开第三控制阀即可。
[0018]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控制阀通过手动控制。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控制阀通过手动控制,便于操作者实际的操作控制,使得液体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损坏或是没电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手动打开第一控制阀使补偿液体进入中空玻璃镜的空腔,补偿光散射层,使整个镜面发射功能恢复正常,保障行驶安全。
[0020]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容器上设置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上连接有密封至
ΠΠ O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出口导出的补偿液体是直接排出所述的调光装置之外的,因此就必须进行再次的添加操作,由此结构补偿液体就可以直接从液体容器上设置的注入口注入,密封盖可以对液体容器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0022]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玻璃镜的中空间隙为Imm至1mm之间。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玻璃镜中的中空间隙不宜过小或是过大,否则无法很好的达到其要求要实现的技术效果,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特将其设置为在Imm至1mm之间,优选5mm ο
[0024]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偿液体内包含有一定的染色物质。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补偿液体包含有一定颜色就可以对强光起到一定的缓和,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最终实现。
[0026]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玻璃镜上设置有一层加固层。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中空玻璃镜上设置有一层加固层,它可以提高玻璃的防爆等安全性能。
[0028]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玻璃镜内侧还设置有一层于与光吸收液体不浸润的功能层。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功能层的设置可以保证在光吸收液体流出中空空腔后在空腔内壁不残留液滴,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
[0030]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层为透明玻璃。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玻璃不仅能符合本技术方案的技术要求,且其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34]图中:2、镜面;3、透明层;23、中空玻璃镜;4、液体栗;5、管道;6、液体容器;7、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9、补偿液体;1、导出口; 1、第三控制阀;12、注入口; 13、密封盖;14、
光线散射层;15、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实施例1: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和镜面2,所述镜面2前端间隔设置有一层透明层3,并与镜面2形成密封状态的中空玻璃镜23,其中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内壁上设置有光线散射层14,且中空玻璃镜23上设置有调光装置包括:液体容器6,其内储存有用于调整光线散射层14的补偿液体9,且所述的液体容器6设置于中空玻璃的顶部;
[0037]液体栗4,设置于后视镜壳体与镜面2连接所形成的空腔内;
[0038]管道5,所述液体容器6和液体栗4通过管道5于中空玻璃镜23相互连通,其中连通液体容器6和中空玻璃镜23的管道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连通液体栗4和中空玻璃镜23的管道5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
[0039]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的镜面2上设置有一层透明材质,并于此形成中空玻璃镜23,并且至少在所述透明层3相对镜面2的一侧上设置有光线散射层14,因此当强光照向中空玻璃镜23时,皆可以借助光线散射层14,对强光做出一定的散射效果,借此减弱进入驾驶人员眼中的光线强度,起到本技术方案中所要求要达到的防眩的技术效果。此外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中空玻璃镜23上设置有调光装置,该装置包括了液体容器6、液体栗4、管道5以及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其中所述的液体容器6内储存用于调节光线散射的补偿液体9,并且所述的液体容器6和液体栗4通过管道5于中空玻璃相互连通。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要使得所述的镜面2达到高光反射的技术效果时,只需将第一控制阀7打开,其中所述的第一控制阀7是手动控制的,因此便于操作者的实际控制操作,由于液体容器6是设置在中空玻璃镜23的顶面的,因此借助惯性,储存在液体容器6内的补偿液体9就会通过管道5流入中空玻璃镜23内。因为该液体和散射层材料具有相同光折射系数,经过折射系数匹配使得光线散射层14失去原有光散射的效果。
[0040]而当要再次达到防眩的技术效果时,将中空玻璃镜23内的补偿液体9排出即可,可先将第二控制阀8门打开,然后打开液体栗4,由于液体栗4和液体容器6以及中空玻璃镜23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填充于中空玻璃镜23内的补偿液体9就会被液体栗4抽回液体容器6内,使得镜面2恢复防眩状态。
[0041]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方案所要求要实现的技术效果,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加工,节约加工成本的同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也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42]其中,所述光线散射层14设置于透明层3上,使得所述的光线散射层14设置于透明层3上,不仅能很好的实现光线散射层14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并且不会对镜面2的正常功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0043]其中在本技术方案中光线散射层14为设置于透明层3上的一层或多层透明微球构成的多空散射结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判断出,所述的光线散射层14实质上是呈偏向于一定的磨砂结构设置的,这种结构能很好的对光线起到一定的散射作用,且其加工方式相对简单。
[0044]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特在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底部开设有导出口1,导出口 1上连接有控制其启闭状态的第三控制阀I。第一控制阀7和第三控制阀I可以分别通过手动控制。因为液体栗4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即使会发生损坏或是没电的状态,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第一控制阀保障所述的补偿液体9就可以进入中空玻璃镜空腔补偿光散射,使整个镜面恢复反射功能,保证驾驶安全。如果需要更换补偿液,可以手动调节第三控制阀,排除需要更换的液体。
[0045]针对上述的技术方案,特在所述液体容器6上设置有注入口 12,所述注入口 12上连接有密封盖13,因为通过导出口 10导出的补偿液体9是直接排出所述的调光装置之外的,因此就必须进行再次的添加操作,由此结构补偿液体9就可以直接从液体容器6上设置的注入口 12注入,密封盖13可以对液体容器6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0046]此外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中空间隙为Imm至1mm之间,中空玻璃镜23中的中空间隙不宜过小或是过大,否则无法很好的达到其要求要实现的技术效果,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特将其设置为在Imm至1mm之间,优选5mmο
[0047]其中所述补偿液体9内包含有一定的染色物质,所述的补偿液体9包含有一定颜色就可以对强光起到一定的缓和,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最终实现。
[0048]此外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特在所述中空玻璃镜23上设置有一层加固层,在所述中空玻璃镜23上设置有一层加固层,它可以提高玻璃的防爆等安全性能。
[0049]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和或实施2的基础上,特在所述中空玻璃镜23内侧还设置有一层于与光吸收液体不浸润的功能层15,借助功能层15的设置可以保证在光吸收液体流出中空空腔后在空腔内壁不残留液滴,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的功能层15可以设置为微米或纳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
[0050]在本技术方案中的透明层3为透明玻璃,透明玻璃不仅能符合本技术方案的技术要求,且其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005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和镜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2)前端间隔设置有一层透明层(3),并与镜面(2)形成密封状态的中空玻璃镜(23),其中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内壁上设置有光线散射层(14),且中空玻璃镜(23)上设置有调光装置包括: 液体容器(6),其内储存有用于调整光线散射层(14)的补偿液体(9),且所述的液体容器(6)设置于中空玻璃的顶部; 液体栗(4),设置于后视镜壳体与镜面(2)连接所形成的空腔内;管道(5),所述液体容器(6)和液体栗(4)通过管道(5)于中空玻璃镜(23)相互连通,其中连通液体容器(6)和中空玻璃镜(23)的管道(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连通液体栗(4)和中空玻璃镜(23)的管道(5)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散射层(14)设置于透明层(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散射层(14)为设置于透明层(3)上的一层或多层透明微球构成的多空散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底部开设有导出口(10),导出口(10)上连接有控制其启闭状态的第三控制阀(I),第三控制阀(I)通过手动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阀(7)通过手动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6)上设置有注入口( 12),所述注入口( 12)上连接有密封盖(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中空间隙为Imm至I Om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液体(9)内包含有一定的染色物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层(3)外侧面上设置有加固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射式防眩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镜(23)的内壁还设置有一层于与光吸收液体不浸润的功能层(15)。
【文档编号】G02B5/02GK205417388SQ20162019892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发明人】李西军
【申请人】温州梅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