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55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特别是一种适应适用于高速列 车的空调风道系统的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属客车空调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速客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使得高速列车空调 机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风道系统是空调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众所周知, 空调的目的就是制造一个由合理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组成的空间环境,而各 个送风口所需的风量是否满足要求,则是一个达到以上目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 件。
近几年高速车迅猛发展,全社会相关专业专家对高速车与非高速车的不同 有了越来越透彻的理解。非高速列车在运行中车体外的压力值相对于高速车来 说要小的多,压力波动值也小的多,必须在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风道系统设计 中考虑由以上两点主要原因引起的震动、噪音和压头等方面的问题。
高速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噪音过大、震动过于剧烈,其主 要原因在于空气的流速不合理。正确选择风速度是高速列车风道设计中的 一个 主要问题。因为合理的风速除了可以给乘客提供新鲜的空气外,还可以保证车 厢内具有适当的气压,即当车外气压发上明显变化时,特定较高的风速会将车 厢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让人们感到舒适的水平。这是因为当列车高速运行时, 特别是进入隧道中或者会车时,列车外表面进风口处的空气压力会明显不同于 静态时的大气压力。若出风速度偏小,易造成冷气短路,不能达到地板面,车
内制冷效果极差;若出风速度偏大,则会产生噪音,并且冷空气会直接吹到乘 客头部,造成极不舒适的感觉。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是对原来应用于普通列车上的空调风道系统进行如下改进
(1) 设置变截面风道,但是此方法会导致制造、安装的不方便;
(2) 在风道截面内加调节板,但是它的缺点是阻力大,尤其是起始端,因 为风速高,易产生噪音,而且需要人工对每个风口进行调节。并且为了克服增 加的附加阻力,空调机组送风机需要提高压头,这也是产生噪音的一个原因。
(3) 车顶中央风道等截面送风,这种方法由于受到风道内静压的影响,一 般是前端出风量少,后端出风量多,送风很不均匀,进而影响车内乘客的舒适 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使列车 送风系统既保持较高的合理风速、保证车厢全方位均匀受风,同时使出风口出 风舒緩,保证乘客感觉舒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结构中包括,车厢下部设置空调机组,空调机组 出风口与车下送风道相连,车下送风道与布置在地板中部的地板送风道连通, 地板送风道通过窗间风道与设置在客室顶部的顶送风道相连,顶送风道沿车厢 两侧纵向设置、布置在车窗和行李架之间,车厢内设置连通回风风道的回风口, 回风风道连通空调机组回风口 ,顶送风道结构中包括连通窗间风道的主风道和 连通主风道的静压室,主风道和静压室均沿车厢纵向设置,静压室上开设送风 o 。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送风口设计为条缝状。
车下送风道内壁铆接吸声板,在吸声板与风道壁的夹层中设置吸声层,并 在吸声板上开设吸声孔。 顶送风道内设置导流板。窗间风道与顶送风道端部^^目互连通处采用圆滑过渡结构。
窗间风道内外表面粘贴保温层,车下送风道、地^L送风道及顶送风道外表 面粘贴保温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静压送风原理发明的静压室条缝式均匀送风风道,即在静 压室箱体上开设连续条缝口或若干个条缝口直接送风到客室,此方法送风较均 匀,保证车厢全方位均匀受风,同时使送风口出风舒緩,保证乘客感觉舒适。
车下送风道内壁铆接吸声板,在吸声板与风道壁的夹层中放置吸声材料, 并在吸声板上开了大量的吸声孔,这样就很好的起到了降噪的效果。
顶送风道内i殳置导流板,既可以减小风道阻力,同时也可以实现风量分配 的功能。
窗间风道与顶送风道端部及相互连通处采用圆滑过渡结构,减小阻力,且 保证气流通畅。
风道采用铝板材料。这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风道材料,送风性能好,质量 轻、档次高,表面质量好,使用寿命长,并可与前后顶整体成形,使整车内饰 的质量大为减轻,使内饰的美观及室内的环境大为改善。
结构简单,送风均匀良好,在出厂和运用中不需要调节,可以灵活的运用 在高速车上。
该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采用等风量送风道,所谓等风量送风道,是指,当 空气沿主风道行进时,通过主风道通风口进入静压室,在静压室的压力平衡作 用下,使得主风道的不同断面、不同静压的空气在静压室里得到平衡,并形成 一定的静压值,然后在条缝送风口处将静压转化成动压,以一定的速度在长度 方向均匀射出,从而达到等风量出风的目的。
由于等风量送风道阻力小,可以考虑减少空调机组内离心风机压头,以使 风机压头与风道系统阻力匹配,并可以降低噪音。

图l是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送风道的结构原理示意其中1、顶送风道,.1-1、静压室,1-2、主风道,l-3静压室进风口, l-4、送风口, 2、窗间风道,3、回风口, 4、回风风道,5、车下送风道,6、 空调机组出风口, 7、空调机组回风口, 8、空调才几组,9、地玲反送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车厢下部设置空调机组8,空调机组出 风口 6与车下送风道5相连,车下送风道5与布置在地板中部的地板送风道9 连通,地板送风道9通过窗间风道2与设置在客室顶部的顶送风道1相连,顶 送风道1沿车厢两侧纵向设置、布置在车窗和行李架之间,车厢内设置连通回 风风道4的回风口 3,回风风道4连通空调机组回风口 7,顶送风道l结构中包 括连通窗间风道2的主风道1-2和连通主风道1-2的静压室1-1,主风道1-2和 静压室1-1均沿车厢纵向设置,主风道l-2与静压室1-1通过静压室进风口 l-3 连通,静压室1-1上开设送风口 1-4。
所述送风口 l-4设计为条缝状。
所述车下送风道5内壁铆接吸声板,在吸声板与风道壁的夹层中放置吸声 材料,并在吸声板上开设吸声孔。 所述顶送风道l内设置导流板。
所述窗间风道2与顶送风道1端部及相互连通处采用圆滑过渡结构。 所述车下送风道5及地板送风道9为铝板材质,顶送风道1为玻璃钢材质,
窗间风道2材质为铝板材质,内外表面粘贴保温层,车下送风道5 、地板送风道
9及顶送风道1外表面粘贴保温层。
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空调机组送出的风进入顶送风道1的主风道1-2,并在沿主风道1-2推进过程中逐步通过静压室进风口 1-3进入静压 室l-l、进行静压平衡调节,使得在主风道1-2的不同截面上,具有不同静压的 空气在静压室1-1中得到平衡,并形成一定的静压值。具有一定静压的空气, 在条缝状送风口 1-4转换成动压,形成一定的速度射出,从而达到均匀送风的 目的。
冷气输送时,从回风风道4吸入的室内空气与,人新风口处进入的室外新鲜 空气相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机组回风口 7的过滤网,然后与室内热交换器进 行热交换,冷凝为低温气体,低温气体从顶送风道的出风口 1-4吹入客室,向 乘客提供冷风。暖气输送时,从回风风道4吸入的空气,同样与新鲜的室外空 气相混合,通过i文置在空调^L组回风口 7的过滤网,由电加热加热,通过相同 路径,向乘客提供暖风。
顶送风道1是前后封闭布置在内室的两侧顶部。前顶的长度尺寸应尽可能 设计得小一些,可保证风道能通过整个车厢,后顶的长度也同样要求小一些, 让风道尽可能加长,可使最后一排座位上的乘员享受到冷风或热风。风道与前、 后顶^目通。
权利要求1、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结构中包括,车厢下部设置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出风口与车下送风道相连,车下送风道与布置在地板中部的地板送风道连通,地板送风道通过窗间风道与设置在客室顶部的顶送风道相连,顶送风道沿车厢两侧纵向设置、布置在车窗和行李架之间,车厢内设置连通回风风道的回风口,回风风道连通空调机组回风口,其特征在于顶送风道结构中包括连通窗间风道的主风道和连通主风道的静压室,主风道和静压室均沿车厢纵向设置,静压室上开设送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设 计为条缝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下送风 道内壁铆接吸声板,在吸声板与风道壁的夹层中设置吸声层,并在吸声板上开 设吸声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风道 内设置导流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间风道 与顶送风道端部及相互连通处采用圓滑过渡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l一2v 、 4或5所述的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窗间风道内外表面粘贴保温层,车下送风道、地板送风道及顶送风道外 表面粘贴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吸力风机风道系统,属客车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其结构中包括,车厢下部设置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出风口与车下送风道相连,车下送风道与布置在地板中部的地板送风道连通,地板送风道通过窗间风道与设置在客室顶部的顶送风道相连,顶送风道沿车厢两侧纵向设置、布置在车窗和行李架之间,车厢内设置连通回风风道的回风口,回风风道连通空调机组回风口,其特征在于顶送风道结构中包括主风道,连通主风道的静压室,静压室上开设送风口。本实用新型采用静压送风原理发明的静压室条缝式均匀送风风道,即在静压室箱体上开设连续条缝口或若干个条缝口直接送风到客室,送风均匀,车厢全方位均匀受风,出风口出风舒缓,乘客感觉舒适。
文档编号B61D27/00GK201300857SQ20082010664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4日
发明者卢文军, 慧 张 申请人: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