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701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的移动式轨道板精 确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列车高速行驶的需要,高速铁路主要采用板式无砟轨道,钢轨不是铺设在普 通轨枕上,而是铺设在经机床精确打磨的轨道板上,以确保线路的平稳性、安全性、低噪音 等。高速铁路要求轨道在高度和水平方向具有严格的平顺性,为达到这一要求。轨道板精 确定位通常是利用精密测量控制网和先进的精调测量仪器通过不断地实时测量每一块轨 道板的空间坐标,并通过电脑系统与理论空间座标进行实时比对,给出实时偏差,再配合精 确调整装置,将轨道板精确定设在理论设计的空间位置,且满足高程和平面的精度要求。目前,现有的精确调整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多为手动操作,结构简单、每台设备成 本较低,但人力需求较多,难以控制定位精度;通常设备需要等待到水泥灌浆浇注凝固完毕 后才能撤离,这样就需要很多套设备同时工作,从而大大的增加了每次调整的成本。另外, 有的调整设备虽然能够撤离,但也需要留下最后支撑等待直到水泥灌浆浇注凝固完毕后才 能撤离,调整中间过程轨道板的支撑点与最后支撑点需要转换,从而存在基准转换问题,需 要人工再次精调,影响了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 成本低、效率高、易于精确控制的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走行机构、支腿、调整机构,走行机构由车架、驱动轮机构、支承轮机构、导 向轮机构组成,驱动轮机构、支承轮机构相隔一定的距离安装在车架下方,导向轮机构安装 在车架的下方,其关键技术是在车架下方安装有不少于一对的调整机构及不少于一对的 支腿。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调整机构可全部采用自动伺服控制,调整 过程的轨道板支撑点和终支撑点在同一位置,终支撑和调整机构可分离,接省了人力和设 备,提高了作业效率。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支腿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支承轮机构及导向轮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驱动轮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调整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是底座、2是轨道板、3是车架、4是支腿、5是调整机构、6是驱动轮机构、7是导向轮机构、8是支承轮机构、9是其他构件、10是电机、11是外箱、12是丝杠、13是螺母、 14是内箱、15是承靴、16是支承轮架、17是支承轮、18是导向轮架、19是导向轮、20是驱动 轮架、21是驱动轮、22是电机、23是电机、24是丝杠、25是托架、26是外箱、27是内箱、28是 螺母、29是电机、30是丝杠、31是外箱、32是螺母、33是内箱、34是齿轮、35是电机、36是连 接、37是螺杆、38是螺母。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图6,本发明包括走行机构、支腿4、调整机构5,走行机构由车架3、驱动轮 机构6、支承轮机构8、导向轮机构7组成,驱动轮机构6、支承轮机构8相隔一定的距离安 装在车架3下方,导向轮机构7安装在车架3的下方,在车架3下方安装有不少于一对的调 整机构5及不少于一对的支腿4。支腿4由电机10、外箱11、内箱14、丝杠12、螺母13、承 靴15组成,外箱11固定安装在车架3下方,内箱13位于外箱11内,丝杠12及与之配套的 螺母13位于内箱13内,丝杠12上方连结有电机10,内箱13下部连结有承靴15。调整机 构5由电机23、丝杠24、托架25、外箱26、内箱27、螺母28、电机29、丝杠30、外箱31、螺母 32、内箱33、齿轮34、电机35、连接36、螺杆37、螺母38组成,丝杠24与丝杠30成丄形,夕卜 箱26固定安装在车架3下方,丝杠24及与之配套的螺母28位于外箱26内,丝杠24上端 连结电机23,丝杠30及与之配套的螺母32位于外箱31内,外箱31通过内箱33与托架25 连结,电机35固定连接在托架25下方,电机35与齿轮34连接,螺杆37的外齿与齿轮34 啮合并和螺母38螺纹连接,螺母38连接在托架36下方,螺杆37、螺母38构成终支撑,终 支撑的螺母38与托架25间为可拆连接,以便调整完后将终支撑留下,机械移走。支承轮机 构8由支承轮架16、支承轮17组成,支承轮17通过支承轮架16安装在车架3下方,支承轮 17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驱动轮机构6由支承轮架20、支承轮21组成,支承轮21通过 支承轮架20安装在车架3下方,支承轮21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并连结有电机22。导向 轮机构7由导向轮架18、导向轮19组成,导向轮19通过导向轮架18安装在车架3下方,导 向轮19垂直于底座1的侧面。在各电机后不排除增加一减速机构。具体工作过程驱动车辆行走在底座1上到达待调整的轨道板2上方停止,伸出支 腿4,支承轮17离开地面,此时整机由支腿4支撑,调整机构5横移和垂向移动托架25使 终支撑伸入轨道板2下将轨道板2托起,调整机构2横移和垂向移动完成粗调,电机35带 动齿轮34使螺母38下移动直至顶在底座1上,调整螺杆37、螺母38使轨道板2至精确位 置,松开终支撑的螺母37与托架25的连接,向上、向外移动托架25。将终支撑留在轨道板 下直至水泥灌浆浇注凝固完毕。移车辆至另一新工位,新循环开始。
权利要求
一种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它包括走行机构、支腿(4)、调整机构(5),走行机构由车架(3)、驱动轮机构(6)、支承轮机构(8)、导向轮机构(7)组成,驱动轮机构(6)、支承轮机构(8)相隔一定的距离安装在车架(3)下方,导向轮机构(7)安装在车架(3)的下方,其特征是在车架(3)下方安装有不少于一对的调整机构(5)及不少于一对的支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支腿(4)由电机(10)、 外箱(11)、内箱(14)、丝杠(12)、螺母(13)、承靴(15)组成,外箱(11)固定安装在车架(3) 下方,内箱(13)位于外箱(11)内,丝杠(12)及与之配套的螺母(13)位于内箱(13)内,丝 杠(12)上方连结有电机(10),内箱(13)下部连结有承靴(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其特征是调整机构(5)由电机 (23)、丝杠(24)、托架(25)、外箱(26)、内箱(27)、螺母(28)、电机(29)、丝杠(30)、外箱(31)、螺母(32)、内箱(33)、齿轮(34)、电机(35)、连接(36)、螺杆(37)、螺母(38)组成,丝 杠(24)与丝杠(30)成丄形,外箱(26)固定安装在车架(3)下方,丝杠(24)及与之配套的 螺母(28)位于外箱(26)内,丝杠(24)上端连结电机(23),丝杠(30)及与之配套的螺母(32)位于外箱(31)内,外箱(31)通过内箱(33)与托架(25)连结,电机(35)固定连接在 托架(25)下方,电机(35)与齿轮(34)连接,螺杆(37)的外齿与齿轮(34)啮合并和螺母 (38)螺纹连接,螺母(38)连接在托架(36)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支承轮机构(8)由支 承轮架(16)、支承轮(17)组成,支承轮(17)通过支承轮架(16)安装在车架(3)下方,支承 轮(17)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其特征是驱动轮机构(6)由支 承轮架(20)、支承轮(21)组成,支承轮(21)通过支承轮架(20)安装在车架(3)下方,支承 轮(21)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并连结有电机(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轮机构(7)由导 向轮架(18)、导向轮(19)组成,导向轮(19)通过导向轮架(18)安装在车架(3)下方,导向 轮(19)垂直于底座(1)的侧面。
全文摘要
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涉及铁路轨道,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的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它包括走行机构、支腿、调整机构,走行机构由车架、驱动轮机构、支承轮机构、导向轮机构组成,驱动轮机构、支承轮机构相隔一定的距离安装在车架下方,导向轮机构安装在车架的下方,在车架下方安装有不少于一对的调整机构及不少于一对的支腿。该移动式轨道板精确调整装置具有调整机构可全部采用自动伺服控制,调整过程的轨道板支撑点和终支撑点在同一位置,终支撑和调整机构可分离,节省了人力和设备,提高了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E01B29/06GK101812818SQ201010169389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于兰英, 刘伟, 吴元文, 张海波, 李涛, 李钦林, 董勇, 邓斌 申请人:四川省成都普什机电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