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13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人们优选的出行工具,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中,为了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对于每一个机械零件的品质要求都很高,然而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高速铁路建设所用零件的品质和结构设计并不完善,限制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包括连接钢筋,钢筋螺纹套管的一端套接在连接钢筋的一端,且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的外表面上镀有两层保护层。[0005]所述连接钢筋可以为L形结构,还可以是I形结构。[0006]所述刚接螺纹套管的内表面上设有螺纹。[0007]所述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上的保护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环氧树脂涂料层和合金共渗防腐层。[0008]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结构合理,结实耐用, 表面镀有双层防腐层,其中多元合金共渗层为牺牲阳极保护层,环氧树脂涂层为封闭保护层,可以有效避免水分或其他化学成分的腐蚀,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乘客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0009]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本图I所述A-A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3是本图I所述B-B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I、连接钢筋;2、钢筋螺纹套管;3、螺纹;4、环氧树脂涂料层;5、合金共渗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包括连接钢筋1,钢筋螺纹套管2的一端套接在连接钢筋的一端,且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的外表面上镀有两层保护层。其中,所述连接钢筋可以为L形结构,还可以是I形结构;所述刚接螺纹套管的内表面上设有螺纹3 ;所述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上的保护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环氧树脂涂料层4和合金共渗防腐层5 ;所述的连接钢筋为带有螺纹的钢筋。[0014]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之间通过丝扣的方式连接而非焊接方式,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之间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更换,使用方式十分灵活。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上都镀有防腐层,可以有效的延长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使用成本,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0015]钢筋连接套筒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的各类构筑物钢筋混凝结构中的钢筋连接施工,能满足建筑结构中横向、竖向、斜向等部位的同径、异径及可调长度和方向的连接钢筋需求。[0016]钢筋连接套筒技术特点接头强度达到行业标准JGJ107-96中A级接头性能要求。 螺纹牙形好、精度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直径16-40mm。II、III级钢筋在任意方向和位置的同异径连接。可调型正反丝扣型套筒适用于拐铁钢筋笼等不能转动处钢筋的连接。施工速度快螺纹加工提前预制和现场加工,装配施工。节约能源、无污染,施工安全可靠。[0017]新型钢筋连接套筒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受钢筋的化学成分、人为因素、气候、电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无明火操作施工安全可靠;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方位及同、异径钢筋的连接;4、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5、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0018]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包括连接钢筋(I),其特征在于,钢筋螺纹套管(2)的一端套接在连接钢筋的一端,且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的外表面上镀有两层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可以为L形结构,还可以是I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接螺纹套管的内表面上设有螺纹(3)。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上的保护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环氧树脂涂料层(4)和合金共渗防腐层(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焊接式防腐连接套筒,包括连接钢筋,钢筋螺纹套管的一端套接在连接钢筋的一端,且连接钢筋与钢筋螺纹套管的外表面上镀有两层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腐效果好,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E01B26/00GK202809412SQ2012204199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杨金来, 杨金发, 杨泽鹏, 刘会池, 杨梓桢 申请人:天津滨海润鹏路桥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