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掉道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41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掉道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掉道矿车。
背景技术
一般矿井中的路面凹凸不平,铺出的轨道也高低不平,而且矿道中弯路很多,考虑到经济原因,一般矿井中采用普通轨运输,普通轨道不能卡轨,因此运输过程中的矿车稳定性减弱,矿车运输的重物的质量很大,矿车的行走机构与车体间都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即行走机构中的轮轴与支撑部件固定在一起),矿车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轨道,由于惯性作用运输的重物给矿车很大的冲击力,这样矿车在运输过程中难以再保持平衡,车身会严重倾斜,部分车轮不能够接触到轨面,矿车会脱离运行轨道,这样就会导致矿车和轨道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掉道矿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掉道矿车,不再采用传统的行走机构与支撑部件固定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掉道矿车,它包括行走机构、车体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装在车体底部,支撑部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上固装有压板,所述行走机构通过卡槽穿装在支撑部件内。进一步的,所述轮组机构包括车轮和轮轴,所述车轮穿装在轮轴上。进一步的,所述轮轴装置在卡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通过轮轴和卡槽的独特设计,轮轴可以在卡槽限定的范围内上下移动,轮轴会带动车轮与车体间产生较大位移。轮轴在支撑部件中的位置随倾斜程度相应改变,这样车轮始终运行在轨道上,进而防止掉道,提高了矿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行走机构,2、车体,3、卡槽,4、支撑部件,5、车轮,6、轮轴,7、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不掉道矿车,它包括行走机构1、车体2和支撑部件4,行走机构I穿装在支撑部件4上;支撑部件4固装在车体2底部,支撑部件4上设有卡槽3,卡槽3宽度与轮轴6外圆直径间设有5mm左右间隙,便于轮轴6的穿装,卡槽3长度在50cm以内(轮轴在卡槽中的活动范围),将压板7固定在支撑部件4下部的卡槽3缺口处;这样轮轴6在卡槽3中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够防止脱轮,避免引起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图2所示,行走机构I包括车轮5、轮轴6,车轮5穿装在轮轴6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掉道矿车,通过轮轴和卡槽的独特设计,轮轴可以在卡槽限定的范围内上下移动,轮轴会带动车轮与车体间产生较大位移,矿车运输的重物的质量很大,通过高低不平的轨道时,由于惯性作用运输的重物给矿车很大的冲击力,这样矿车在运输过程中难以再保持平衡,车身会严重倾斜,矿车的支撑部件和轮轴间有一定空隙,轮轴在支撑部件中的位置随倾斜程度相应改变,这样车轮始终运行在轨道上,进而防止掉道,提高了矿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不掉道矿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行走机构(I)、车体(2)和支撑部件(4),所述支撑部件(4)固装在车体(2)底部,支撑部件(4)上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槽口上固装有压板(7),所述行走机构(I)通过卡槽(3)穿装在支撑部件(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掉道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I)包括车轮(5)和轮轴(6),车轮(5)穿装在轮轴(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掉道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6)装置在卡槽(3)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掉道矿车,它包括行走机构、车体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装在车体底部,支撑部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上固装有压板,所述行走机构通过卡槽穿装在支撑部件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轮轴能在卡槽中上下移动,能解决矿车行驶在高低不平的轨道或者弯道时的掉道问题,大大提高了矿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1F9/00GK202847722SQ2012204886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
发明者王成学, 盛慧强, 呼世杰 申请人:长治市南垂飞虹煤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