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旁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1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旁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锁旁承,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的旁承机构,属铁道车辆配件类。它包括旁承座、旁承体、限位滚子和摇枕旁承盒,旁承体嵌装于旁承座内,旁承座装于摇枕旁承盒内,摇枕旁承盒与旁承座之间设有调整垫板和调整垫片,旁承体顶部设有磨耗板。其关键技术是在摇枕旁承盒与旁承座之间的侧壁设有自锁斜铁。自锁斜铁呈楔状,包括旁承体接触面、旁承盒接触面和滚子接触面,旁承体接触面和滚子接触面分别为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旁承的自锁斜铁呈楔状,利用摩擦自锁原理能彻底消除旁承与摇枕旁承盒的纵向间隙,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回转阻尼矩,保证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自锁旁承
【技术领域】:
[0001]一种自锁旁承,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的旁承机构,属铁道车辆配件类。
【背景技术】:
[0002]现代铁道货车常采用常接触弹性旁承来获得较高的回转阻尼矩来提高车辆的运行稳定性,获得稳定的动力学性能和运行安全性。研究和试验表明:旁承的纵向间隙是影响旁承性能的关键技术参数,当间隙大于Imm时,旁承基本失去提供回转阻尼矩的作用,因此控制旁承与摇枕盒之间的纵向间隙是旁承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现有的旁承消除纵向间隙的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旁承座1、旁承体3、限位滚子4和摇枕旁承盒7,旁承体3嵌装于旁承座I内,旁承座I装于摇枕旁承盒7内,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底部设有调整垫板9,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侧壁设有调整垫片6,为避免调整垫片6松脱,再将调整垫片与摇枕旁承盒焊接固定,旁承体3顶部设有磨耗板
2。此装置的缺点在于:
[0004]a)由于结构限制和装配困难,常不能彻底地消除纵向间隙;
[0005]b)焊接工艺对现场设备提出了要求;
[0006]c)旁承维修需要被取出时,可能需要切除调整垫片6,从而割伤摇枕。

【发明内容】
: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彻底消除旁承纵向间隙而自锁的旁承。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8]它包括旁承座、旁承体、限位滚子和摇枕旁承盒,旁承体嵌装于旁承座内,旁承座装于摇枕旁承盒内,摇枕旁承盒与旁承座之间的底部设有调整垫板,摇枕旁承盒与旁承座之间的侧壁设有调整垫片,旁承体顶部设有磨耗板。其关键技术是在摇枕旁承盒与旁承座之间的侧壁设有自锁斜铁。自锁斜铁呈楔状,包括旁承体接触面、旁承盒接触面和滚子接触面,旁承体接触面和滚子接触面分别为斜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旁承的自锁斜铁呈楔状,利用摩擦自锁原理能彻底消除旁承与摇枕旁承盒的纵向间隙,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回转阻尼矩,保证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0011]2、取消旁承与摇枕旁承盒之间的焊接,降低组装时对工装的要求。
[0012]3、旁承拆卸方便,无需在切除时割伤摇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旁承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锁斜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旁承座1、旁承体3、限位滚子4和摇枕旁承盒7,旁承体3嵌装于旁承座I内,旁承座I装于摇枕旁承盒7内,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底部设有调整垫板9,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侧壁设有调整垫片6,旁承体3顶部设有磨耗板2。其关键技术是在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侧壁设有自锁斜铁5,利用摩擦自锁原理消除旁承与摇枕旁承盒7的纵向间隙。自锁斜铁5呈楔状,包括旁承体接触面11、旁承盒接触面10和滚子接触面12,旁承体接触面11和滚子接触面12分别为斜面。自锁斜铁5顶端为一平面13,平面13与旁承体接触面11之间是滚子接触面12。旁承体接触面11与竖直面的夹角在17deg?25deg之间,旁承盒接触面10为直立面。在自锁斜铁5上设置拆卸孔8。
[0017]拆卸旁承时,先取出限位滚子4,撬动拆卸孔8即可取出旁承。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锁旁承,包括旁承座(I)、旁承体(3)、限位滚子(4)和摇枕旁承盒(7),旁承体(3 )嵌装于旁承座(I)内,旁承座(I)装于摇枕旁承盒(7 )内,摇枕旁承盒(7 )与旁承座(I)之间的底部设有调整垫板(9),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侧壁设有调整垫片(6),旁承体(3)顶部设有磨耗板(2),其特征是在摇枕旁承盒(7)与旁承座(I)之间的侧壁设有自锁斜铁(5),自锁斜铁(5)呈楔状,包括旁承体接触面(11)、旁承盒接触面(10)和滚子接触面(12),旁承体接触面(11)和滚子接触面(12)分别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锁旁承,其特征是旁承体接触面(11)与竖直面的夹角在17deg?25deg之间,旁承盒接触面(10)为直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锁旁承,其特征是自锁斜铁(5)顶端为一平面(13),平面(13)与旁承体接触面(11)之间是滚子接触面(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锁旁承,其特征是在自锁斜铁(5)上设置拆卸孔(8)。
【文档编号】B61F5/14GK203713891SQ20142004778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发明者】李亨利, 吴畅, 邓涛, 潘树平, 王爱民, 王璞, 周凌, 廖军, 张显锋, 王云贵, 祝笈, 李志强, 罗汉江 申请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