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46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目前,高架桥和轻型轨道交通在城市已经成为常见的交通方式,但各自分别建造却造成了土地和建设费用的巨大浪费。为此,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的高架桥桥面以及高架桥桥墩,高架桥桥面和高架桥桥墩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高架桥桥底净空处,以高架桥桥墩为支撑架设有轻型轨道,该轻型轨道包括横跨在高架桥桥墩之间的横梁,横梁上设有纵向轻型轨道梁和钢轨,钢轨下垫着若干个轨枕,该若干个轨枕沿钢轨均匀布置,钢轨上设有轻型轨道车厢;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缓解交通压力、节约土地、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等优点。
【专利说明】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轻型轨道,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高架桥和轻型轨道交通在城市已经成为常见的交通方式,但是各自分别建造却造成了土地和建设费用的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该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具有缓解交通压力、节约土地、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等优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的高架桥桥面以及高架桥桥墩,所述高架桥桥面和高架桥桥墩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以高架桥桥墩为支撑架设有轻型轨道,该轻型轨道包括横跨在高架桥桥墩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纵向轻型轨道梁和钢轨,所述钢轨下垫着若干个轨枕,该若干个轨枕沿钢轨均匀布置,所述钢轨上设有轻型轨道车厢;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
[0005]作为优化,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
[0006]作为优化,所述高架桥桥面下方设有用于已有高架桥改建时减小纵向轻型轨道梁的截面高度、提高轻型轨道抗纵向冲击能力及稳定性并提高桥下净高的吊杆和剪刀撑。
[0007]作为优化,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下车口、供乘客上下站点的楼梯和/或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
[0008]另外,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的高架桥桥面以及高架桥桥墩,所述高架桥桥面和高架桥桥墩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通过于高架桥桥面下方设置悬挂轨道建设轻型轨道,所述悬挂轨道下方悬挂轻型轨道车厢;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下车口、供乘客上下站点的楼梯或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
[0009]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具有缓解交通压力、节约土地、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的实施例1、实施例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高架桥桥面、2为高架桥桥墩、3为横梁、4为轻型轨道梁、5为轨枕、6为防撞梁、7为吊杆、8为轻型轨道车厢、9为高架桥桥面车辆、10为钢轨、11为上车口、12为下车口、13为楼梯、14为车站平台、15为桥下交叉路口、16为悬挂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该高架轻型轨道是在已有高架桥基础上进行改建而成,其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9的高架桥桥面I以及高架桥桥墩2,所述高架桥桥面I和高架桥桥墩2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以高架桥桥墩2为支撑架设有轻型轨道,该轻型轨道包括横跨在高架桥桥墩2之间的横梁3,该横梁3为钢梁,所述横梁3上设有纵向轻型轨道梁4和钢轨10,所述纵向轻型轨道梁4采用钢梁,所述钢轨10下垫着若干个轨枕5,该若干个轨枕5沿钢轨10均匀布置,所述轨枕5采用钢枕,所述钢轨10上设有轻型轨道车厢8 ;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 11、下车口 12、供乘客上下站点的楼梯13和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14 ;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6,防止桥底超高车辆横穿高架桥底时撞击轻型轨道桥面,该防撞梁6采用钢梁;所述高架桥桥面I下方设有用于已有高架桥改建时减小纵向轻型轨道梁4的截面高度、提高轻型轨道抗纵向冲击能力及稳定性并提高桥下净高的吊杆7和剪刀撑。高架桥下设有桥下交叉路口 15。
[0018]实施例2:如图2、图3所示,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该高架轻型轨道是在新建高架桥时,与高架轻型轨道同时建造所建,其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9的高架桥桥面I以及高架桥桥墩2,所述高架桥桥面I和高架桥桥墩2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以高架桥桥墩2为支撑架设有轻型轨道,该轻型轨道包括横跨在高架桥桥墩2之间的横梁3,该横梁3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所述横梁3上设有纵向轻型轨道梁4和钢轨10,所述纵向轻型轨道梁4与横梁3用钢筋混凝土同时浇筑,并在纵向轻型轨道梁4之间浇筑轻型轨道桥面,所述钢轨10下垫着若干个轨枕5,该若干个轨枕5沿钢轨10均匀布置,所述轨枕5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所述钢轨10上设有轻型轨道车厢8 ;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 11、下车口 12、供乘客上下站点的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14;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6,防止桥底超高车辆横穿高架桥底时撞击轻型轨道桥面,该防撞梁6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高架桥下设有桥下交叉路口 15。
[0019]实施例3:如图4所示,本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9的高架桥桥面I以及高架桥桥墩2,所述高架桥桥面I和高架桥桥墩2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通过于高架桥桥面I下方设置悬挂轨道16建设轻型轨道,所述悬挂轨道16下方悬挂轻型轨道车厢8 ;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6 ;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 11、下车口 12、供乘客上下站点的楼梯13和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14。
[0020]另外,若高架桥桥墩2内侧有商业用途时,可在高架桥桥墩2外侧的高架桥悬挑部分下方架设或悬挂轻型轨道。
[0021]上述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9)的高架桥桥面(I)以及高架桥桥墩(2),所述高架桥桥面(I)和高架桥桥墩(2)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以高架桥桥墩(2)为支撑架设有轻型轨道,该轻型轨道包括横跨在高架桥桥墩(2)之间的横梁(3),所述横梁(3)上设有纵向轻型轨道梁(4)和钢轨(10),所述钢轨(10)下垫着若干个轨枕(5),该若干个轨枕(5)沿钢轨(10)均匀布置,所述钢轨(10)上设有轻型轨道车厢(8);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其特征在于: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桥面(I)下方设有用于已有高架桥改建时减小纵向轻型轨道梁(4)的截面高度、提高轻型轨道抗纵向冲击能力及稳定性并提高桥下净高的吊杆(7)和剪刀撑。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 11 )、下车口( 12 )、供乘客上下站点的楼梯(13 )和/或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14)。
5.一种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包括用于行驶高架桥桥面车辆(9)的高架桥桥面(I)以及高架桥桥墩(2),所述高架桥桥面(I)和高架桥桥墩(2)之间形成高架桥桥底净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桥底净空处,通过于高架桥桥面(I)下方设置悬挂轨道(16)建设轻型轨道,所述悬挂轨道(16)下方悬挂轻型轨道车厢(8);还包括供乘客上下车的站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其特征在于:与高架桥交叉的路口处设有防撞梁(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高架桥底净空建设的高架轻型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包括上车口(I I)、下车口( 12 )、供乘客上下站点的楼梯(13 )和/或自动扶梯以及车站平台(14)。
【文档编号】B61B15/00GK203958138SQ20142016303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吕欣远 申请人:吕欣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