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78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铁路客车用车钩,包括:车钩体和位于车钩体上方的上提拉装置;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锁孔,锁孔中插有锁钩;上提拉装置包括两个提杆座、两个支座、两个提杆垫、一个提钩链、一个提链杆和一个手提杆,支座固定在铁路客车的车体上,提杆座固定在支座上,手提杆为U型结构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提杆座上,提链杆固定在手提杆的中部,提链杆通过提钩链与锁钩连接,手提杆的两端还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的端部设置有提杆垫;当手提杆处于自由状态时,提杆垫抵靠在铁路客车的车体上。实现方便操作人员对铁路客车用车钩进行解锁,以提高铁路客车用车钩的使用便利性。
【专利说明】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铁路客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铁路客车通常包括多个车厢,车厢与车厢之间通过车钩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车钩均为下作用式,即通过向下驱动的方式实现车钩的解锁。但是,对于车厢下部空间较小的车型,车钩解锁的空间较小,导致操作人员不方便对车钩进行解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不方便对车钩进行解锁的缺陷,实现方便操作人员对铁路客车用车钩进行解锁,以提高铁路客车用车钩的使用便利性。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客车用车钩,包括:车钩体和位于所述车钩体上方的上提拉装置;所述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中插有锁钩;所述上提拉装置包括两个提杆座、两个支座、两个提杆垫、一个提钩链、一个提链杆和一个手提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铁路客车的车体上,所述提杆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手提杆为U型结构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提杆座上,所述提链杆固定在所述手提杆的中部,所述提链杆通过所述提钩链与所述锁钩连接,所述手提杆的两端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提杆垫;当所述手提杆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提杆垫抵靠在所述铁路客车的车体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手提杆上还设置有两个止挡块;两个所述止挡块位于两个所述提杆座之间,或者,两个所述提杆座位于两个所述止挡块之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提杆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提链杆焊接在所述手提杆上。
[000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客车,包括车体,还包括车钩体和位于所述车钩体上方的上提拉装置;所述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中插有锁钩;所述上提拉装置包括两个提杆座、两个支座、两个提杆垫、一个提钩链、一个提链杆和一个手提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提杆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手提杆为U型结构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提杆座上,所述提链杆固定在所述手提杆的中部,所述提链杆通过所述提钩链与所述锁钩连接,所述手提杆的两端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提杆垫;当所述手提杆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提杆垫抵靠在所述车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手提杆上还设置有两个止挡块;两个所述止挡块位于两个所述提杆座之间,或者,两个所述提杆座位于两个所述止挡块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提杆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提链杆焊接在所述手提杆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提杆垫对应的胶垫。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客车用车钩及铁路客车,通过在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锁孔,上提拉装置通过提钩链与锁孔中的锁钩连接,当需要进行解锁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提杆,手提杆通过提链杆带动提钩链上移,使得提钩链带动锁钩上移实现解锁,由于上提拉装置位于车钩的上方,实现操作人员从上部对车钩进行解锁,解决车体下部解钩空间不足而导致解锁困难的问题,并且上提拉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现方便操作人员对铁路客车用车钩进行解锁,以提高铁路客车用车钩的使用便利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客车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路客车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6]图4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铁路客车,包括车体I,还包括车钩体2和位于车钩体2上方的上提拉装置3 ;车钩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锁孔21,锁孔21中插有锁钩22 ;上提拉装置3包括两个提杆座32、两个支座31、两个提杆垫36、一个提钩链35、一个提链杆34和一个手提杆33,支座31固定在车体I上,提杆座32固定在支座31上,手提杆33为U型结构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提杆座32上,提链杆34固定在手提杆33的中部,提链杆34通过提钩链35与锁钩22连接,手提杆33的两端还设置有弯折部331,弯折部331的端部设置有提杆垫36 ;当手提杆33处于自由状态时,提杆垫36抵靠在车体I上。
[0019]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铁路客车使用的车钩体2采用上作用方式进行解锁,其中,车钩体2的上表面开设锁孔21用于安装锁钩22,上提拉装置3中的提钩链35与锁钩22连接,以通过上提拉装置3实现对锁钩22进行解锁操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拉动手提杆33,手提杆33带动提链杆34转动,提链杆34将通过提钩链35提升锁钩22实现解锁。手提杆33在初始状态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提杆垫36抵靠在车体1,提杆垫36 一方面可以对手提杆33进行定位,另一方面能够缓冲手提杆33与车体I之间的撞击,减弱在运行过程中手提杆33与车体I之间撞击强度。
[0020]进一步的,手提杆33上还设置有两个止挡块332 ;两个止挡块332位于两个提杆座32之间,或者,两个提杆座32位于两个止挡块332之间。具体的,通过止挡块332能够有效的避免手提杆33发生左右移动。其中,提杆座3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座31上,提链杆34焊接在手提杆33上。优选的,为了更有效的减轻手提杆33与车体I之间撞击,车体I上还设置有与提杆垫36对应的胶垫11。
[0021]本实施例铁路客车,通过在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锁孔,上提拉装置通过提钩链与锁孔中的锁钩连接,当需要进行解锁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手提杆,手提杆通过提链杆带动提钩链上移,使得提钩链带动锁钩上移实现解锁,由于上提拉装置位于车钩的上方,实现操作人员从上部对车钩进行解锁,解决车体下部解钩空间不足而导致解锁困难的问题,并且上提拉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现方便操作人员对铁路客车用车钩进行解锁,以提高铁路客车用车钩的使用便利性。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路客车用车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钩体和位于所述车钩体上方的上提拉装置;所述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中插有锁钩;所述上提拉装置包括两个提杆座、两个支座、两个提杆垫、一个提钩链、一个提链杆和一个手提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铁路客车的车体上,所述提杆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手提杆为U型结构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提杆座上,所述提链杆固定在所述手提杆的中部,所述提链杆通过所述提钩链与所述锁钩连接,所述手提杆的两端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提杆垫;当所述手提杆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提杆垫抵靠在所述铁路客车的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客车用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杆上还设置有两个止挡块;两个所述止挡块位于两个所述提杆座之间,或者,两个所述提杆座位于两个所述止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客车用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提链杆焊接在所述手提杆上。
4.一种铁路客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钩体和位于所述车钩体上方的上提拉装置;所述车钩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中插有锁钩;所述上提拉装置包括两个提杆座、两个支座、两个提杆垫、一个提钩链、一个提链杆和一个手提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提杆座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手提杆为U型结构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提杆座上,所述提链杆固定在所述手提杆的中部,所述提链杆通过所述提钩链与所述锁钩连接,所述手提杆的两端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提杆垫;当所述手提杆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提杆垫抵靠在所述车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杆上还设置有两个止挡块;两个所述止挡块位于两个所述提杆座之间,或者,两个所述提杆座位于两个所述止挡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提链杆焊接在所述手提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提杆垫对应的胶垫。
【文档编号】B61G7/00GK203854672SQ20142025797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林红, 侯新英, 周家林, 陈常江, 安海亮, 刘晓光, 曹华民, 孙珉堂, 马凯, 王晓峰, 饶真 申请人: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