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起式挡车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4319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地起式挡车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地起式挡车拦,包括底座、挡车栏和升降装置,所述底座安装在道轨的下面,在两平行道轨中间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底座安装架,挡车栏安装在底座安装架上,挡车栏的下端安装有升降装置。当需要阻挡车辆通行时,升降装置将挡车栏升起,车辆不能通过;当需要车辆通过时,升降装置将挡车栏放下,挡车栏上的挡车架落在两平行道轨中间,挡车栏上的挡杆落在道轨上的方形槽内,车辆便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维修、更换容易,制造成本低。
【专利说明】地起式挡车栏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矿用的挡车栏,尤其是一种地起式挡车栏。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公知的井下矿用的挡车栏采用的是气缸或液缸带动提升导轨,当提升导轨落下时,提升导轨与固定导轨相连接,绞车可以通过;当提升导轨被气缸抬起时,轨道断开,提升导轨可挡住绞车,不让绞车通过。由于绞车自身重量较大,容易撞坏提升导轨,维修、更换提升导轨都很困难。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挡车栏的不足,提供一种维修、更换方便的地起式挡车栏。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地起式挡车栏,包括底座、挡车栏和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安装在道轨的下面,在两平行道轨中间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底座安装架,挡车栏安装在底座安装架上,挡车栏的下端安装有升降装置。
[0009]根据所述的地起式挡车栏,其特征是:所述挡车栏由挡车架和挡杆组成,挡车架为长方形金属框,挡车架的上平面上均匀地焊接有3-5个挡杆。
[0010]根据所述的地起式挡车栏,其特征是:所述挡杆为方形钢管,每根的长度大于两平行道轨的宽度。
[0011]根据所述的地起式挡车栏,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升降装置或气压升降
>J-U ρ?α装直。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维修、更换容易,制造成本低。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底座与挡车栏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2为挡车栏与升降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中I底座、11底座安装架、2挡车栏、21挡车架、22挡杆、3升降装置、4道轨、41
方形槽。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地起式挡车栏,包括底座1、挡车栏2和升降装置3,所述底座I安装在道轨4的下面,在两平行道轨4中间的底座I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底座安装架11,挡车栏2安装在底座安装架11上,挡车栏2的下端安装有升降装置3。所述挡车栏2由挡车架21和挡杆22组成,挡车架21为长方形,挡车架21的上平面上均匀地焊接有3-5各栏杆。所述栏杆为方形钢管,每根的长度大于两平行道轨4的宽度。所述升降装置3为液压升降装置或气压升降装置。在挡车栏2倒向的一侧的两平行道轨4的上平面上设有方形槽41,方形槽41的个数与挡杆22的个数相一致,方形槽41的位置必须与挡杆22落下时的位置相一致,方形槽41的深度与挡杆22的高度相一致,方形槽41的宽度略大于挡杆22的宽度。
[0020]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当需要阻挡车辆通行时,升降装置3将挡车栏2升起,车辆不能通过;当需要车辆通过时,升降装置3将挡车栏2放下,挡车栏2上的挡车架21落在两平行道轨4中间,挡车栏2上的挡杆22落在道轨4上的方形槽41内,车辆便可以通过。
【权利要求】
1.一种地起式挡车栏,包括底座、挡车栏和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安装在道轨的下面,在两平行道轨中间的底座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底座安装架,挡车栏安装在底座安装架上,挡车栏的下端安装有升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起式挡车栏,其特征是:所述挡车栏由挡车架和挡杆组成,挡车架为长方形金属框,挡车架的上平面上均匀地焊接有3-5个挡杆。
【文档编号】B61K7/16GK204020909SQ20142044157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7日
【发明者】王士奎, 雷志远, 滕勇 申请人:枣庄海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