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2681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各车厢之间连接的贯通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装置,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满足国内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群崛起对城际轨道交通的要求,需要一种新型的移动装备,它既需要有高速动车组持续高速运行的能力,又要具有地铁般的起停能力,城际动车组或城际市域车由此产生。温州S1线城际市域项目作为国内首条140公里的城际市域订单产品,它既有动车组的设计技术,又有类似地铁的运营要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安全可靠、又便于检修维护时快速解编的贯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于检修维护时快速解编的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包括分体的两个折棚风挡,两个所述折棚风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折棚风挡,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折棚风挡对接侧的对接框和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锁杆和锁钩、两个U形联动杆及两个锁手柄,所述锁杆卡在对应的锁钩内实现锁闭,在每个所述联动杆上安装多个锁钩,在另一个所述对接框上安装多个与所述锁钩对应的锁杆,每个所述联动杆连接一个所述锁手柄。

进一步,在所述对接框上设置有环形的开口槽,所述联动杆安装在所述开口槽内。

进一步,在所述开口槽的开口处安装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将联动杆卡固在所述开口槽内。

进一步,每个所述联动杆分成多段,多段之间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两个所述联动杆相互错开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对接框上。

进一步,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两个对接框上的定位销和定位孔。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对接框上,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孔各设置一半。

进一步,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对接框上设置有对接后用于密封的密封条。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对接框与对应的车体端墙之间设置有多个拉簧。

进一步,在贯通道的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体式侧护板。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采用分体式的折棚风挡结构,两个折棚风挡之间通过多个锁闭点固定连接,多个锁闭点分别通过两个联动杆和两个锁手柄实现联动和解锁,不但可以保证贯通道在140公里高速运行时安全可靠,还便于检修维护时实现快速解编,2个人操作15分钟即可完成车厢之间的快速解编,提高了检修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贯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断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折棚风挡1,折棚风挡1a,折棚风挡1b,安装座2,连接机构3,密封条4,对接框5,对接框5a,对接框5b,锁闭机构6,安装框7,车体端墙8,锁杆9,锁钩10,联动杆11,锁手柄12,开口槽13,挡板14,拉簧15,定位销16,定位孔17,定位销安装板18,定位孔安装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城际市域车的贯通道,包括折棚风挡1、顶板、渡板、侧护板等,其中,折棚风挡1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分别为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之间通过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折棚风挡1,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分别通过一个安装框7与对应的车体端墙8固定连接,折棚风挡1的宽度为800mm,安装框7与车体端墙8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实现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与车体端墙8之间的密封。

在贯通道的车体横向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护板(图中未示出),侧护板位于折棚风挡1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侧护板优选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不但可以防止因为棚布被意外破损,影响车辆的正常的运行和运输成本的增加,还可以保证贯通道的整体美观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对接框5和锁闭机构6,在折棚风挡1a的对接侧安装一个环形的对接框5a,在折棚风挡1b的对接侧安装一个环形的对接框5b,对接框5a和5b为铝合金型材结构,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分别通过若干个螺钉固定在对接框5a和5b上。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对接后通过锁闭机构6锁闭,进而将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折棚风挡1,在检修而需要解编时,将锁闭机构6解锁,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即可分开。在其中至少一个对接框5上设置有密封条4,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对接框5a和5b上都设置有密封条4,在对接框5a和5b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条4的插槽(图中未标示),密封条4的尾部插入插槽内固定,对接框5a和5b对接后两个密封条4相互压紧实现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之间的密封,保证折棚风挡1具有良好的隔间隔热性能。

在对接框5a和5b与对应的车体端墙8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拉簧15,拉簧15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2与对接框5和车体端墙8固定连接,通过拉簧15的作用可以使拆棚风挡1在经过小曲线时可以及时复位。

如图2和图3所示,锁闭机构6包括多个成对设置的锁杆9和锁钩10、两个U形联动杆11及两个锁手柄12,锁杆9卡在对应的锁钩10内实现锁闭。在每个联动杆11上安装多个锁钩10,锁钩10焊接固定在联动杆11上。本实施例中,在每个联动杆11上安装四个锁钩10,在另一个对接框5上安装四个与锁钩10对应的锁杆9,即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之间通过八个锁闭点实现锁闭,确保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之间可靠锁闭,进而保证贯通道在140公里高速运行时的安全可靠性能。每个联动杆11连接一个锁手柄12,操作人员操作两个锁手柄12即可实现折棚风挡1a和折棚风挡1b之间的解锁,2个人操作15分钟即可完成车厢之间的快速解编,提高了检修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对接框5a和5b的结构是对称的,在对接框5a和5b上均设置有环形的开口槽13,U形的联动杆11安装在开口槽13内,在开口槽13的开口处安装有多个挡板14,多个挡板14通过螺钉固定在对接框5a和5b上,多个挡板14将联动杆11卡固在开口槽13内。每个联动杆11分成多段,多段之间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以保证联动杆11沿开口槽13在一定距离内移动,进而带动锁钩10从锁杆9中插入或脱出。

为了进一步便于拆装折棚风挡1,本实施例中,将两个联动杆11相互错开且分别安装在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上,即在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上各安装有一个U形的联动杆11,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对接后两个U形的联动杆11形成完整的环形的联动杆11。与联动杆11相对应,如图2所示,在对接框5a上一半的位置安装联动杆11和锁钩10,另一半的位置安装锁杆9,分别与另一个对接框5b上的锁杆9和锁钩10相对应卡扣锁定。

为了简化结构,锁钩10采用L形结构,其折弯的方向与联动杆11伸展的方向相同,锁杆9为一块金属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开口槽13的开口处,锁钩10伸出开口槽13与另一个对接框5上的锁杆9卡扣固定。

在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上还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上的相互插接的定位销16和定位孔17,定位销16焊接固定在定位销安装板18上,定位孔17设置在定位孔安装板19上,定位销安装板18和定位孔安装板19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上。与联动杆11相同,如图2所示,在对接框5a和对接框5b上,定位销16和定位孔17都各设置一半,即对接框5a上的一半框架设置定位销16,另一半框架设置定位孔17,对应的另一个对接框5b上的一半框架设置定位孔17,另一半框设置定位销16,方便可靠定位,提高拆装效率。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