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火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18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火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火车行李架。



背景技术:

火车是现代人旅行、出差的主要交通工具,乘坐火车的人大多能感受到火车车厢乘客密度高,且行李多、空间狭小,火车行李架相对火车车厢底板的高度超过两米,且是不可移动地固定在火车车厢侧壁。对于携带了大件行李的乘客来说,上车时放置行李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火车行李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火车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架体、支撑轴、电机、主轴、调节机构和设置在车厢侧壁上的滑轨,所述支撑轴和主轴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支撑轴滑动安装在滑轨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母座、第一螺母座连接杆、第二螺母座连接杆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设置在螺杆上,所述从动齿轮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座与第一螺母座连接杆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螺母座与第二螺母座连接杆上端铰接,所述第一螺母座连接杆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的下端与主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螺杆向对应方向转动,所述螺杆转动带动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向中间或两边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母座连接件、第二螺母座连接件随之合拢或张开,实现行李架的下降或上升。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为燕尾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大致为T形,其末端设有一卡合在燕尾槽中的限位块,且限位块可在燕尾槽中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螺纹是梯形螺纹,螺杆的径升角大于螺杆的螺纹摩擦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母座之间最大间距为110cm、最小间距为10cm。

进一步的,第一螺母座连接杆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的长度均为60cm。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第一螺母座连接杆、第二螺母座连接杆夹角的值在23.56度和70度之间时,所述行李架移动较为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扭矩大于7.18 N*m。

进一步的,所述火车行李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火车行李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实现乘客轻松放置行李的功能,为乘客提供一个便捷、简单、安全的火车行李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火车行李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自动火车行李架的滑轨和支撑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火车行李架,包括架体10、支撑轴20、电机30、主轴40、调节机构50和滑轨60,所述支撑轴20和主轴40设置于架体10上靠近火车车厢壁的一侧,所述支撑轴20卡合地设置于火车车厢壁的滑轨60内,可上下滑动,所述电机30设有传动齿轮31,所述调节机构50包括螺杆51、第一螺母座521、第二螺母座522、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和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54和传动齿轮31啮合,所述第一螺母座521、第二螺母座522安装在所述螺杆51上,所述第一螺母座521与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螺母座522与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上端铰接,所述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的下端与主轴40铰接,电机30转动带动传动齿轮31转动,传动齿轮31转动带动从动齿轮54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螺杆51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螺杆51朝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螺母座521、第二螺母座522向中间靠拢,从而通过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带动主轴40和架体10下降;所述螺杆51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螺母座521、第二螺母座522向两侧分离,从而通过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带动主轴40和架体10上升。

请参阅图2,所述滑轨60为燕尾槽,支撑轴20大致为T形,其末端设有一卡合在燕尾槽中的限位块21,且限位块21可在燕尾槽中上下滑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螺母座521、第二螺母座522之间最大间距为110cm、最小间距是10cm,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的长度均为60cm。

当所述螺杆51与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的夹角的值在23.56度和70度之间时,所述行李架移动较为平稳。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杆51螺纹为梯形螺纹,螺杆51的径升角大于螺杆的螺纹摩擦角,从而避免发生自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0的扭矩大于7.18N*m,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减速直流电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0的宽度为50cm,行李重量不超过35kg。

所述滑轨60和螺杆51都采用通过滚珠轴承座和推力轴承(图未示)固定在火车的车厢壁上,当然还可通过其他常用的固定方式将滑轨60和螺杆51固定在车厢壁上。

所述半自动行李架还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机的启停和转向,所述控制装置内设单片机。

乘客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机30向第一方向转动(假设向第一方向转动为行李架下降),通过传动齿轮31带动从动齿轮54转动,从动齿轮54带动螺杆51匀速转动,第一螺母座521和第二螺母座522向中间靠拢,继而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带动主轴40和架体10匀速下降,最后实现行李架下降,从而方便装卸行李。

乘客还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30向第二方向转动(假设向第二方向转动为行李架上升),通过传动齿轮31带动从动齿轮54转动,从动齿轮54带动螺杆51匀速转动,第一螺母座521和第二螺母座522向两侧分离,继而第一螺母座连接杆531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杆532带动主轴40和架体10匀速上升,最后实现行李架上升,从而将行李架设置到较高的位置,避免影响乘客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且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帮助乘客轻松放置行李,为乘客提供一个便捷、简单、安全的火车行李架。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