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手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176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手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座椅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扣手解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列车座椅的扣手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在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引入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并逐步形成便捷快速的城际网络。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乘坐列车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目前大多列车座椅采用可旋转180度的结构,使得乘客总是可以和列车行进方向保持一致,保持乘客使用座椅的舒适性。所以当列车到达终点站后,列车员需要旋转座椅,调整座椅方向。目前大多数旋转座椅结构主要是脚踩侧脚踏解除座椅限位装置,待座椅靠背复位后,手放在靠背顶端位置,然后旋转座椅,调整座椅方向。每列车大概有200多把座椅,所以乘务员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而本扣手解锁装置可以大大缩短乘务员的操作时间,而且和目前侧脚踏解除装置相比较,座椅重量更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扣手解锁装置,扣手位于侧扶手后部顶端位置,符合人机工程学,方便乘务员操作,大大缩短乘务员操作时间,并且和目前侧脚踏解除装置相比较,座椅重量更轻,而且还可以降低个别暴力操作,造成侧脚踏断裂的概率,造成座椅无法实现正常功能,需要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手解锁装置,它主要包括底架和侧扶手,其特征在于:所受的扣手解锁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扶手上扣手和设置在底架上的气弹簧和支架板组件,支架板组件上设有止位挡块;所述的扣手解锁装置包括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的一端与扣手相连,另一端与止位挡块相连,第二拉索的一端与气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止位挡块相连。

优选的,扣手通过第一销轴与侧扶手形成可转动连接,侧扶手内设有与扣手相配合的限位点;侧扶手上设有安装板,扣手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一拉簧相连。

进一步,第一拉索的一端内芯通过第二销轴与扣手固定,另一端内芯卡设在止位挡块内。

更进一步,止位挡块与支架板组件之间设有塑料垫片和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止位挡块相连,第二拉簧的另一端与支架板组件相连;所述的塑料垫片通过螺钉与止位挡块形成可转动连接。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双拉索,当搬动扣手后,第一拉索带动止位挡块转动,解除座椅旋转限位,使座椅可以旋转,同时止位挡块的转动也带动第二拉索运动,带动靠背复位。当搬动扣手时本身就有个使座椅旋转的动作,因此座椅靠背复位和座椅旋转在搬动扣手后此动作比较连贯,一气呵成。同时本装置方便乘务员操作,大大缩短乘务员操作时间,并且和目前侧脚踏解除装置相比较,座椅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扣手解锁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扣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板组件和止位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板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除靠背复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扣手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中的标号表示如下:

1侧扶手、2扣手、3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5第一拉簧、6第一螺钉、7安装板、8第一拉索、9支架板组件、10第二拉簧、11止位挡块、12第二螺钉、13塑料垫片、14螺母、15底架、16固定板;

111 T型部、112开口槽、113长圆形通孔;

91支架底板、92支架侧板、93腔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种扣手解锁装置,它主要包括底架和侧扶手,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受的扣手解锁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扶手上扣手和设置在底架上的气弹簧和支架板组件,支架板组件上设有止位挡块。

可选的,所述的扣手解锁装置包括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的一端与扣手相连,另一端与止位挡块相连,第二拉索的一端与气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止位挡块相连。

通过所述的双拉索结构,可以快速的实现解锁、限位和复位的整套动作,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拉索一端连接在扣手,一端和止位挡块连接,第二拉索分别和气弹簧和止位挡块连接。当搬动扣手后,第一拉索带动止位挡块转动,解除座椅旋转限位,使座椅可以旋转,同时止位挡块的转动也带动第二拉索运动,带动靠背复位。当搬动扣手时本身就有个使座椅旋转的动作,因此座椅靠背复位和座椅旋转在搬动扣手后此动作比较连贯,一气呵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扣手通过第一销轴与侧扶手形成可转动连接,侧扶手内设有与扣手相配合的限位点,使得扣手在需要设定的角度内旋转,避免过度转动造成的机械磨损,同时保证扣手转动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侧扶手上设有安装板,扣手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一拉簧相连。

可选的,第一拉索的一端内芯通过第二销轴与扣手固定,另一端内芯卡设在止位挡块内。

可选的,底架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第一拉索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后与止动挡块相连,所述的固定板架设在底架的横梁之间,可以很好的控制第一拉索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并且保证拉索的外径基本固定,拉索的内芯在扣手牵引力的作用下快速有效的运动拉伸,起到敏捷反应的作用。

侧扶手顶部设有一L型的扣手凹槽,所述的扣手设置于扣手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止位挡块与支架板组件之间设有塑料垫片和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一端与止位挡块相连,第二拉簧的另一端与支架板组件相连;所述的支架板组件由支架底板和支架侧板连接而成,支架底板设有一腔体,所述的第二拉簧、止位挡块的一端均可设置于该腔体中,支架侧板上限位孔,所述的第二拉索的一端穿过限位孔与止位挡块相连,支架侧板还设有拉簧固定孔,所述的第二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拉簧固定孔中。所述的塑料垫片通过第二螺钉与止位挡块形成可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止位挡块呈L型,L型转折处设有旋转孔,所述的塑料垫片由一组对称的弹性垫片和设在弹性垫片之间的连接杆连接而成,弹性垫片的下部设有与旋转孔相对以的固定孔,旋转孔和固定孔内设有第二螺钉。

可选的,所述的止位挡块一端设有T型部,T型部的外表面设有圆弧状倒角,T型部的顶端设有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一侧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开口槽的宽度,第一拉簧的一端卡设在圆形凹槽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扣手2通过第一销轴3和侧扶手1固定,保证扣手2可以绕着第一销轴3在侧扶手1内旋转,并且侧扶手1有限位点,使扣手2只可以在一定角度内旋转。安装板7通过第一螺钉6锁在侧扶手1上,安装板7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第一拉索8,保证第一拉索8的内芯可以运动。第一拉索8的内芯通过第二销轴4和扣手2固定,保证扣手2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拉索8内芯的运动。扣手2和安装板7通过第一拉簧5连接,保证扣手2旋转后可以复位到原始位置。止位挡块11和支架板组件9通过第二螺钉12和螺母14固定,保证止位挡块11可以绕着第二螺钉12旋转,塑料垫片13分别在止位挡块11和支架板组件9两侧之间,避免金属件和金属件之间旋转摩擦,第二拉簧10一端头和支架板组件9连接,另一端头和止位挡块11连接,保证止位挡块11旋转后可以复位到原始位置。支架板组件9通过螺钉和底架15固定,固定板16通过螺钉和底架15固定,固定板16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第一拉索8,保证第一拉索8的内芯可以运动,第一拉索8的内芯直接卡在止位挡块11内,保证止位挡块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拉索8的内芯运动。第二拉索18一端头和气弹簧17固定,另一端头和止位挡块11固定,保证止位挡块11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拉索18的运动,带动气弹簧17压缩,使靠背复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