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7900发布日期:2018-09-21 23:2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其中,各个运用库、检修库和咽喉区是城市轨道交通场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库和检修库(以下统称为停车库)的主要功能是承担车辆的停车保养和检查维修工作,咽喉区是行车和调车作业繁忙的地方,咽喉区的一端通常与库内各股道线相连,另一端与正线轨道相连,是整个车辆基地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因此,咽喉区的布置是否合理,对作业安全、运输效率、土地利用、工作环境等有很大影响,咽喉设计是整个车辆基地总平面设计的重中之重。

目前,停车库和咽喉区的布置形式多为扇形或梳子形,列车从停车库一端的咽喉区进入库内,然后从另一端的咽喉区出库;上述布置结构占地面积大,夹心地(曲线轨道切割作用导致咽喉区边缘产生的不规则地块)由于形状不规则难以被利用,也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该结构中的两个咽喉区分别利用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交织设置,充分利用库前平交道的空间,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咽喉区结构占地面积大,产生利用率低的夹心地,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以及两条设置于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之间的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第一停车库内设有n条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第二停车库内设有m条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第一正线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通过(m-1)个道岔引出m条第一出入线轨道,第二停车库中的m条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分别通过m条第一出入线轨道与第一正线轨道相连,m条第一出入线轨道所在区域形成进入第二停车库的第二咽喉区;第二正线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通过(n-1)个道岔引出n条第二出入线轨道,第一停车库中的n条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分别通过n条第二出入线轨道与第二正线轨道相连,所述n条第二出入线轨道所在区域形成进入第一停车库的第一咽喉区;

第一咽喉区设置在第二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第二咽喉区设置在第一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使第一咽喉区和第二咽喉区所在区域部分重叠;其中,n、m均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优选的,上述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其第一正线轨道上引出的每条第一出入线轨道均与第二正线轨道上引出的各条第二出入线轨道相交;第二正线轨道上引出的每条第二出入线轨道均与第一正线轨道上引出的各条第一出入线轨道相交,第一出入线轨道和第二出入线轨道相互交织。

优选的,上述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其第一停车库和第二停车库之间的宽度不小于一辆列车能直角转进库房的宽度。

优选的,上述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其第一正线轨道和第二正线轨道均垂直于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或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设置。

优选的,上述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其第一出入线轨道和第二出入线轨道均由夹直线和圆曲线接驳构成,该圆曲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小于20m。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通过停车库与咽喉区结构位置关系、连接关系的合理构造,将第一停车库前的咽喉区设置在第二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第二停车库前的咽喉区设置在第一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两个咽喉区分别利用相对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交织设置,充分利用库前平交道的空间,根据面积的物理重叠原理和数学计算原理等自然规律,有效减少咽喉区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2)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其咽喉区占地更加方正规整,减少了夹心地等利用条件差的地块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扇形咽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梳子形咽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停车库,2-第二停车库,3-第一正线轨道,4-第二正线轨道,5-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6-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7-第一出入线轨道,8-第二出入线轨道,9-第一库前平交道,10-第二库前平交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和图2是两种常规的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结构示意图,停车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咽喉区,列车从停车库一端的咽喉区进入库内,然后从另一端的咽喉区出库;其中,图1中咽喉区为扇形结构,正线轨道与停车库中的停车线的方向基本平行,从正线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上分别通过道岔引出若干条出入线,在上述出入线上通过道岔引出若干条分支出入线,各条停车线分别通过出入线与正线轨道相连;采用此种主干-分支结构,咽喉区占地面积较大,且由于曲线轨道切割作用导致咽喉区旁产生的夹心地由于形状不规则难以被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图2中咽喉区为梳子形结构,正线轨道的方向与停车线的方向近似于垂直,从正线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上分别通过道岔引出若干条出入线,各条停车线分别通过出入线与正线轨道相连;采用此种结构,停车库的两端各有一个咽喉区,咽喉区占地面积大,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停车库1和第二停车库2,以及两条设置于上述停车库之间的第一正线轨道3和第二正线轨道4,第一停车库1内设有n(n为大于1的自然数)条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5,第二停车库2内设有m(m为大于1的自然数)条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6;在第一正线轨道3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通过m-1个道岔引出m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第二停车库2中的m条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6分别通过m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与第一正线轨道3相连,m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所在区域形成进入第二停车库2的第二咽喉区;在第二正线轨道4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通过n-1个道岔引出n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第一停车库1中的n条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5分别通过n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与第二正线轨道4相连,n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所在区域形成进入第一停车库1的第一咽喉区;第一正线轨道3上引出的每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均与第二正线轨道4上引出的各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相交,同样的,第二正线轨道4上引出的每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均与第一正线轨道3上引出的各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相交,各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和第二出入线轨道8相互交织,使第一咽喉区和第二咽喉区所在区域部分重叠;当n与m相同时,第一咽喉区和第二咽喉区中的轨道呈完全对称交织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正线轨道3和第二正线轨道4均垂直于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5和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6设置,可使咽喉区占地更加方正规整,减少夹心地等利用条件差的地块面积。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停车库1和第二停车库2,以及两条设置于上述停车库之间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正线轨道3和第二正线轨道4,两库房中间预留满足一列车可以直角转进库房的宽度,此宽度与列车的单节车厢长度、转弯半径和库前平交道长度相关,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和需求进行设置;第一停车库1内设有6条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5,第二停车库2内设有6条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6;第一正线轨道3靠近第一停车库1设置,在第一正线轨道3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通过5个道岔(c1~c5)引出6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第二停车库2中的6条第二库内停车线轨道6分别通过6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与第一正线轨道3相连,6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所在区域形成进入第二停车库2的第二咽喉区;第二正线轨道4靠近第二停车库2设置,在第二正线轨道4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通过5个道岔(c6~c10)引出6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第一停车库1中的6条第一库内停车线轨道5分别通过6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与第二正线轨道4相连,6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所在区域形成进入第一停车库1的第一咽喉区;第一正线轨道3上引出的每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均与第二正线轨道4上引出的各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相交,同样的,第二正线轨道4上引出的每条第二出入线轨道8均与第一正线轨道3上引出的各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相交,使两个咽喉区中的轨道呈对称交织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当第一停车库1和第二停车库2内的停车线数量不一致时,或者停车线数量一致,但股道线间距不一致时,两个咽喉区中的轨道相互交织但不对称。

列车通过第一正线轨道3上引出的第一出入线轨道7进入第二停车库2,在第二停车库2中转换方向后再通过第一出入线轨道7驶出;列车通过第二正线轨道4上引出的第二出入线轨道8进入第一停车库1,在第一停车库1中转换方向后再通过第二出入线轨道8驶出。

为便于列车转向进入库房,停车库前需保留一段直线区域,称为平交道;图3中的两个虚线区域分别为第一停车库1的第一库前平交道9和第二停车库2的第二库前平交道10;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咽喉区结构中,用于进出第二停车库2的第二咽喉区与第一停车库1前的第一库前平交道9所在区域部分重叠,用于进出第一停车库1的第一咽喉区与第二停车库2前的第二库前平交道10所在区域部分重叠,根据几何重叠面积减小这一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第一停车库1的第一库前平交道9规划第二停车库2的第二咽喉区,利用第二停车库2的第二库前平交道10规划第一停车库1的第一咽喉区,两个咽喉区所在区域部分重叠,轨道相互交织,有效减少咽喉区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相比图2中的咽喉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交织结构中的咽喉区面积约减小1/3;另外,采用交织结构能够使咽喉区占地更加方正规整,减少夹心地等利用条件差的地块面积。

进一步的,各条第一出入线轨道7和第二出入线轨道8均由多根曲线半径不同的圆曲线和夹直线接驳而成,各圆曲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小于20m。

相比于现有的咽喉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轨道电车车辆基地咽喉区对称交织结构中,第一停车库前的咽喉区设置在第二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第二停车库前的咽喉区设置在第一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两个咽喉区分别利用相对的停车库前的平交道区域交织设置,充分利用库前平交道的空间,有效减少咽喉区的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另外,交织结构能使咽喉区占地更加方正规整,减少夹心地等利用条件差的地块面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