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1969发布日期:2019-03-02 01:02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及使用方法,属于煤矿井下矿车运输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炭工业对国家的两大贡献即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贡献注定了其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及其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地位不会改变,这种地位是由中国能源的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煤炭科技工作者在此期间创造并实践了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这些采煤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工作面煤炭采出率,极大的促进了采煤效率和工效,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煤炭能源需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量采出的煤炭需要通过矿井运输才能运至地面才可以被利用,由于运输线路长且多个环节和各种运输设备配套而成,如果线路某个环节中断,就会使工作面和其他工作地点的作业陷于停顿,甚至导致全矿停产,因此矿井运输系统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正常运行,同时矿井运输也被形象地比作矿山生产的动脉。

矿车作为一种传统而可靠的运输方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煤矿生产中普遍采用的矿车形式主要有固定式矿车、底卸式矿车和侧卸式矿车,固定式矿车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车皮系数小、容积数较大、坚固耐用、维修方便,但是需要专用的卸载设备进行卸载,卸载效率较低,而常见的底卸式矿车尺寸大,车皮系数较大,卸载站结构复杂,适用与有粘接性、年产量较大且围岩稳固的矿山使用,而侧卸式矿车活动侧壁容易漏粉,装卸时要求矿车有固定方向,不宜于粉矿多、矿物重和含水量大的矿山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可以用于各种矿物条件的底卸式矿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包括车厢,车厢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车厢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左箱体和右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行走轮,夹持机构包括左夹片和右夹片,左夹片和右夹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左夹片底部与左箱体上部相连,右夹片底部与右箱体上部相连,左夹片上部设置有左曲轨,右夹片上部设置有右曲轨,左夹片与左曲轨之间设置有左导轮,右夹片与右曲轨之间设置有右导轮,左曲轨与右曲轨上部设置有支架。

所述的左曲轨与右曲轨对称设置,左曲轨和右曲轨为弧形曲轨,左曲轨与右曲轨整体成x形结构。

所述的左导轮和右导轮为刚性胶轮。

所述的左箱体和右箱体顶部设置有进煤口。

所述的支架为拱形支架。

所述的左夹片和右夹片铰接处设置有弹簧。

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使用方法如下:

1)、将支架、左曲轨、右曲轨安装在煤仓上方;

2)、溜煤眼排出煤块通过车厢顶部的进煤口进入车厢中;

3)、车厢通过牵引机构运行至卸煤口处,车厢上部的夹持装置与曲轨对接,通过曲轨,打开左箱体和右箱体,煤块靠重力落入底煤仓;

4)、煤块卸干净后,车厢继续前进,车厢上部的夹持装置与曲轨分离,左箱体和右箱体合并,进入正常轨道,进行下一次运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夹持装置对车厢进行夹持,装卸稳定可靠,在夹持装置上方设置有曲轨,左右曲轨为对称设置,整体为x型,靠侧压与矿车接触时的挤压力将矿车撑开,实现卸煤,在通过曲轨后,左右箱体在夹持装置的作用下自动闭合,进入正常轨道,进行下一次运输。

2、曲轨支架使用拱形支架,抗失稳能力强,曲轨与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刚性胶轮,可以确保矿车进入曲轨时平稳,车厢为流线型车厢,可以防止煤炭堆积,实现充分的卸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支架和曲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1为车厢、2为夹持机构、3为行走轮、4为左曲轨、5为右曲轨、6为左导轮、7为右导轮、8为支架、11为左箱体、12为右箱体、21为左夹片、22为右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包括车厢1,车厢1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2,车厢1分为左箱体11和右箱体12,左箱体11和右箱体12底部两侧设置有行走轮3,夹持机构2包括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左夹片21底部与左箱体11上部相连,右夹片22底部与右箱体12上部相连,左夹片21上部设置有左曲轨4,右夹片22上部设置有右曲轨5,左夹片21与左曲轨4之间设置有左导轮6,右夹片22与右曲轨5之间设置有右导轮7,左曲轨4与右曲轨5上部设置有支架8,左曲轨4与右曲轨5对称设置,左曲轨4和右曲轨5为弧形曲轨,左曲轨4与右曲轨5整体成x形结构,左导轮6和右导轮7为刚性胶轮,左箱体11和右箱体12顶部设置有进煤口,支架8为拱形支架,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铰接处设置有弹簧。

使用方法如下:

1)、将支架、左曲轨、右曲轨安装在煤仓上方;

2)、溜煤眼排出煤块通过车厢顶部的进煤口进入车厢中;

3)、车厢通过牵引机构运行至卸煤口处,车厢上部的夹持装置与曲轨对接,通过曲轨,打开左箱体和右箱体,煤块靠重力落入底煤仓;

4)、煤块卸干净后,车厢继续前进,车厢上部的夹持装置与曲轨分离,左箱体和右箱体合并,进入正常轨道,进行下一次运输。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及使用方法,属于煤矿井下矿车运输装置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可以用于各种矿物条件的底卸式矿车;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曲轨侧压式底卸矿车,包括车厢,车厢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车厢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左箱体和右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行走轮,夹持机构上方设置有曲轨,在矿车通过曲轨时,夹持装置将车厢打开,进行卸煤作业,通过曲轨后,自动关闭左右箱体,使用方便;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井下运输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升;步丰畅;魏仁楷;王朋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08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