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缓解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197发布日期:2020-06-26 22:3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缓解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缓解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停放制动的可靠施加和缓解对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车辆运行时,通过向停放制动缸实时充入压缩空气来缓解停放制动功能,当车辆压缩空气过低时,利用压缩空气不能有效的缓解停放制动,此时需要手动进行停放制动的缓解。

传统的手动缓解停放制动是通过拉动车下转向架附近设计的停放制动缓解拉绳来缓解停放制动缸,但当轨道车辆在隧道内运行,因故障出现停放制动意外施加的情况时,此时压缩空气压力又不能缓解停放制动,而操作人员又不能下车操作,传统的停放制动缓解方法受到了限制,导致轨道车辆在车上和车下均无法缓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缓解操纵装置,采用该制动缓解操纵装置在车下和车上均能对停放制动进行手动缓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缓解操纵装置,用于控制缓解制动缸进行制动缓解,所述缓解制动缸上设置有缓解拉手;所述制动缓解操纵装置包括车上操作机构、第一缓解拉绳、集成放大机构以及第二缓解拉绳;

所述车上操作机构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厢内,用于在车上施加对缓解制动缸进行制动缓解的操纵力;

集成放大机构安装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缓解拉绳和所述第二缓解拉绳,并对所述车上操作机构施加的操纵力进行放大;

所述第一缓解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上操作机构、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成放大机构,用于将所述车上操作机构施加的操纵力传递到所述集成放大机构;

所述第二缓解拉绳与所述缓解制动缸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缓解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成放大机构、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缓解制动缸的拉绳接口,用于使所述缓解制动缸进行制动缓解。

优选地,所述集成放大机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凸台轴孔,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缓解拉绳和所述第二缓解拉绳的安装孔;

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外壳顶部;

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凸台轴孔内;

拉杆,所述拉杆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拉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所述转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卡接在所述拉杆上、且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弹簧用于所述拉杆的自动复位;

所述拉杆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缓解拉绳一一对应的第一带孔销和与所述第二缓解拉绳一一对应的第二带孔销;所述第一带孔销上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异形螺栓,在所述第一异形螺栓的端部安装有第一豁口螺母,所述第一豁口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缓解拉绳的一端;所述第二带孔销上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异形螺栓,在所述第二异形螺栓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豁口螺母,所述第二豁口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缓解拉绳的一端。

优选地,在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所述外壳的外周面设置有与第一缓解拉绳一一对应的第一挡片和与所述第二缓解拉绳一一对应的第二挡片;

所述第一缓解拉绳包括套设的第一外芯和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能够在所述第一外芯内滑动;所述第一外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上操作机构、且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挡片;所述第一内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上操作机构、且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豁口螺母;

所述第二缓解拉绳包括套设的第二外芯和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能够在所述第二外芯内滑动;所述第二外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缓解制动缸、且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挡片;所述第二内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拉绳接口、且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豁口螺母。

优选地,所述车上操作机构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手柄和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绞盘;所述手柄用于驱动所述绞盘旋转;所述第一内芯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绞盘上。

优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绞盘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手柄的动作转换为所述绞盘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手柄进行限位的限位挡块。

优选地,所述缓解制动缸包括第一缓解制动缸和第二缓解制动缸;

所述第二缓解拉绳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缓解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成放大机构、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缓解制动缸的第一拉绳接口,另一个所述第二缓解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成放大机构、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缓解制动缸的第二拉绳接口。

优选地,所述车上操作机构安装于所述车厢内的电器柜或侧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制动缓解操纵装置。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轨道车辆及其制动缓解操纵装置,该制动缓解操纵装置在轨道车辆的车厢内设置有车上操作机构,并通过第一缓解拉绳、集成放大机构和第二缓解拉绳将车上操作机构施加的操纵力传递到缓解制动缸,以控制缓解制动缸进行制动缓解,因此,在车上也可以对缓解制动缸进行制动缓解;同时,由于在缓解制动缸上设置有缓解拉手,因此,在车下可以通过缓解拉手控制缓解制动缸的制动缓解,因此,采用上述制动缓解操纵装置可以在车下和车上均能对停放制动进行手动缓解。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设置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缓解操纵装置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缓解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提供的制动缓解操纵装置的集成放大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提供的集成放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制动缓解操纵装置;2-缓解制动缸;3-缓解拉手;4-转向架;11-车上操作机构;12-第一缓解拉绳;13-集成放大机构;14-第二缓解拉绳;21-第一缓解制动缸;22-第二缓解制动缸;131-外壳;132-转轴;133-安装孔;134-上盖;135-拉杆;136-弹簧;137-第一带孔销;138-第二带孔销;139-第一异形螺栓;140-第一豁口螺母;141-第二异形螺栓;142-第二豁口螺母;143-第一挡片;144-第二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但当轨道车辆在隧道内运行,因故障出现停放制动意外施加的情况时,此时压缩空气压力又不能缓解停放制动,而操作人员又不能下车操作,传统的停放制动缓解方法受到了限制,导致轨道车辆在车上和车下均无法缓解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制动缓解操纵装置,该制动缓解操纵装置在轨道车辆的车厢内设置有车上操作机构,因此,在车上也可以对缓解制动缸进行制动缓解;同时,由于在缓解制动缸上设置有缓解拉手,因此,在车下可以通过缓解拉手控制缓解制动缸的制动缓解,因此,采用上述制动缓解操纵装置可以在车下和车上均能对停放制动进行手动缓解。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用于控制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缓解制动缸2上设置有缓解拉手3,如图1结构所示,在一个转向架4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缓解制动缸2,包括第一缓解制动缸21和第二缓解制动缸22;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包括车上操作机构11、第一缓解拉绳12、集成放大机构13以及第二缓解拉绳14;

车上操作机构11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厢内,用于在车上施加对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的操纵力;为了便于在车上进行制动缓解,车上操作机构11安装于车厢内,如:车上操作机构11可以安装于车厢内的电器柜或侧墙上,也不限于上述两个位置,还可以安装于车厢内的任意位置;

集成放大机构13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用于连接第一缓解拉绳12和第二缓解拉绳14,并对车上操作机构11施加的操纵力进行放大;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集成放大机构13包括外壳131和设置于外壳131内的拉杆135,采用杠杆原理,通过拉杆135能够减小在车上施加的操纵力,也可以将施加的操纵力进行放大;同时,通过拉杆135与第一缓解拉绳12和第二缓解拉绳14之间的连接关系,仅通过一个车上操作机构11实现对两个缓解制动缸2的制动缓解;

第一缓解拉绳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车上操作机构1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成放大机构13,用于将车上操作机构11施加的操纵力传递到集成放大机构13;当转向架4上仅设置有一个缓解制动缸2时,也可以通过第一缓解拉绳12直接连接车上操作机构11和缓解制动缸2,即,通过第一缓解拉绳12和车上操作机构11即可实现在车上对缓解制动缸2的制动缓解;

第二缓解拉绳14与缓解制动缸2一一对应,第二缓解拉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成放大机构13、且另一端安装于缓解制动缸2的拉绳接口,用于使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

上述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在轨道车辆的车厢内设置有车上操作机构11,并通过第一缓解拉绳12、集成放大机构13和第二缓解拉绳14将车上操作机构11施加的操纵力传递到缓解制动缸2,以控制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因此,在车上也可以对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同时,由于在缓解制动缸2上设置有缓解拉手3,因此,在车下可以通过缓解拉手3控制缓解制动缸2的制动缓解,因此,采用上述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可以在车下和车上均能对停放制动进行手动缓解。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集成放大机构13包括:

外壳131,外壳131的内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132的凸台轴孔,外壳131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缓解拉绳12和第二缓解拉绳14的安装孔133;

上盖134,上盖134盖设于外壳131顶部;

转轴13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凸台轴孔内;

拉杆135,拉杆135能够绕转轴132转动地安装于转轴132上;通过拉杆135绕转轴132的转动,在第一缓解拉绳12和第二缓解拉绳14分别与拉杆135相连接时,使拉杆135变为杠杆,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减小车上操作机构11所施加的操纵力,也可以增大输出到缓解制动缸2上的作用力;因此,具有省力的特点;

弹簧136,弹簧136套设于拉杆135和外壳131之间的转轴132上,弹簧136的一端卡接在拉杆135上、且另一端卡接在凸台上,弹簧136用于拉杆135的自动复位;通过弹簧136能够对转轴132施加弹力,在操作结束后,可以通过弹簧136的弹力使拉杆135自动复位;

拉杆135上安装有与第一缓解拉绳12一一对应的第一带孔销137和与第二缓解拉绳14一一对应的第二带孔销138;第一带孔销137上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异形螺栓139,在第一异形螺栓139的端部安装有第一豁口螺母140,第一豁口螺母140用于固定第一缓解拉绳12的一端;第二带孔销138上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异形螺栓141,在第二异形螺栓141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豁口螺母142,第二豁口螺母142用于固定第二缓解拉绳14的一端。

通过上述集成放大机构13不仅可以减小操作时的操纵力,还可以同时对两个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因此,采用上述集成放大机构13的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具有省力、效率高的特点。

具体地,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在与安装孔133对应的外壳131的外周面设置有与第一缓解拉绳12一一对应的第一挡片143和与第二缓解拉绳14一一对应的第二挡片144;外壳13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3,安装孔133用于穿设第一缓解拉绳12和第二缓解拉绳14,在安装孔133外周侧的外壳131上设置有用于缓解拉绳的外芯的固定挡片;

第一缓解拉绳12包括套设的第一外芯和第一内芯,第一内芯能够在第一外芯内滑动;第一外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车上操作机构11、且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挡片143;第一内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车上操作机构11、且另一端穿过安装孔133固定安装于第一豁口螺母140;第一挡片143用于固定第一缓解拉绳12的第一外芯的一端,使第一缓解拉绳12的第一内芯能够在第一外芯中滑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第二缓解拉绳14包括套设的第二外芯和第二内芯,第二内芯能够在第二外芯内滑动;第二外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缓解制动缸2、且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挡片144;第二内芯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拉绳接口、且另一端穿过安装孔133固定安装于第二豁口螺母142;第二挡片144用于固定第二缓解拉绳14的第二外芯的一端,使第二缓解拉绳14的第二内芯能够在第一外芯中滑动,进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更进一步地,车上操作机构11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外部的手柄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绞盘;手柄用于驱动绞盘旋转;第一内芯的一端缠绕于绞盘上。手柄与绞盘之间可以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将手柄的动作转换为绞盘的转动。车上操作机构11的传动机构可以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当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进行力放大时,手柄安装在蜗杆的端部,绞盘可以设置在蜗轮且与蜗轮同轴转动,第一缓解拉绳12的第一内芯的一端缠绕在绞盘上,在通过手柄旋转蜗杆时,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第一缓解拉绳12的第一内芯即可在绞盘上缠绕;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也可以对操纵力进行放大,根据力矩平衡原理,通过手柄长度和蜗杆分度圆的半径关系,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力的放大倍率。通过蜗轮蜗杆和手柄可以进行两级放大,达到了车上操作机构11体积小且操纵力大的效果。当顺时针转动手柄时,带动蜗轮上的绞盘缠绕第一缓解拉绳12的第一内芯,进行制动的缓解。当手柄逆时针旋转时,缓解停放制动。

为了防止手柄旋转过位而使第一缓解拉绳12被过度拉紧而产生损坏的可能,传动机构设置有用于对手柄进行限位的限位挡块。

在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缓解制动缸2可以包括安装于转向架4上的第一缓解制动缸21和第二缓解制动缸22;

同理,第二缓解拉绳1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缓解拉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成放大机构13、且另一端安装于第一缓解制动缸21的第一拉绳接口,另一个第二缓解拉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成放大机构13、且另一端安装于第二缓解制动缸22的第二拉绳接口。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

上述轨道车辆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缓解操纵装置1后,既可以通过设置在缓解制动缸2上的缓解拉手3在车下对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也可以通过车上操作机构11、第一缓解拉绳12、集成放大机构13和第二缓解拉绳14在车上控制缓解制动缸2进行制动缓解,因此,使轨道车辆能够在车上和车下均能够进行制动缓解,有利于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