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有轨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847发布日期:2018-10-30 23:3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产品及农资搬运设备,尤指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的农产品及农资轻简化有轨搬运设备。



背景技术:

温室和大棚是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设施结构类型,通常呈长条形布置,跨度通常8m-12m,长度60-100m,90%以上为栽培面积,空间布局紧凑,传统的大田机械无法作业。温室和大棚内生产季长,农产品及农资搬运频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从业者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研发能够在温室大棚内使用的物料轻简化运输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工作便利的半自动农产品及农资轻简化搬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有轨搬运设备由搬运车体、停车牌和轨道构成。所述的搬运车体包括车板、扶手、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扶手固定在车板一端的上方。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电瓶盒、驱动箱、充电电瓶、电机、传动齿轮、轴承、主动轮、从动轮、导向轮,电瓶盒固定在车板底部的后端一侧,电瓶盒内安放充电电瓶,驱动箱固定在车板底部的后部,驱动箱中设有电机和传动齿轮;轴承固定在车板底部的前后两侧,与驱动箱连接的轴承两端设有主动轮,另一轴承的两端设有从动轮,导向轮分前后两个设置在车板底部纵向中央。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盒、单片机、稳压电路、电源开关、导线和读卡器。单片机和稳压电路设置在控制系统盒内,读卡器设在车板前后两端的中央,单片机、稳压电路和读卡器由导线连接。所述的停车牌的底部为支座,与读卡器等高处设有IC卡。所述的轨道固定于温室地面。

所述的充电电瓶设置为电动自行车电瓶通用型插口,可采用电动自行车电瓶为输出电源,以降低成本。

所述的驱动电机选用可正反转电机,方便前进和后退。

所述的导向轮为槽形边缘的万向轮,选用实心橡胶轮,以降低运行噪音。

所述的停车牌采用可移动放置,适应温室大棚任意停放作业需求。

所述的轨道由单根角铁结合膨胀螺栓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地面,呈“∧”形,与槽形导向轮结合,提高使用寿命。

作业时,打开电源开关,车体在驱动系统作用下沿轨道行进,行进途中识别并感应停车信号,由单片机发出停车命令切断电源,车体依靠与地面和轨道的摩擦力停车,完成从启动到停车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沿单轨行进,运行平稳,噪音水平低,自动化程度高,电源广适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效益。与现有温室运输设备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停车牌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板,2、扶手,3、电瓶盒,4、驱动箱,5、充电电瓶,6、电机,7、传动齿轮,8、轴承,9、主动轮,10、从动轮,11、导向轮,12、控制系统盒,13、单片机,14、稳压电路,15、电源开关,16、导线,17、读卡器,18、支座,19、IC卡,20、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大棚有轨搬运设备包括搬运车体、停车牌和轨道。所述的搬运车体包括车板1、扶手2、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扶手2固定在车板1一端的上方。驱动系统包括电瓶盒3、驱动箱4、充电电瓶5、电机6、传动齿轮7、轴承8、主动轮9、从动轮10和导向轮11,电瓶盒3固定在车板1底部的后端一侧,电瓶盒3内安放充电电瓶5,充电电瓶5设置为电动自行车电瓶通用型插口,可采用电动自行车电瓶为输出电源,以降低成本。驱动箱4固定在车板1底部的后部,驱动箱4中设有电机6和传动齿轮7,电机6选用可正反转电机,方便前进和后退。轴承8固定在车板1底部的前后两侧,与驱动箱4连接的轴承8两端设有主动轮9,另一轴承8的两端设有从动轮10,导向轮11分前后两个设置在车板1底部纵向中央,导向轮11为槽形边缘的万向轮,选用实心橡胶轮,以降低运行噪音。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盒12、单片机13、稳压电路14、电源开关15、导线16和读卡器17。单片机13和稳压电路14设置在控制系统盒12内,读卡器17设在车板1前后两端的中央,单片机13、稳压电路14和读卡器17由导线16连接。所述的轨道20固定于温室地面,轨道20由单根角铁结合膨胀螺栓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地面,呈“∧”形,与槽形导向轮11结合,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的停车牌的底部为支座18,与读卡器17等高处设有IC卡19。停车牌采用可移动放置,适应温室大棚任意停放作业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