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040发布日期:2018-12-05 18:5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运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城市的交通情况越来越恶化,堵车现象日益严重,不但不利于居民的快速出行,而且造成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消耗、空气和噪音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城市道路的拥堵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

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道主要是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目前还出现了新型的轨道交道系统,即空铁,是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空铁一般运行在水平设置的悬挂导轨上,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会因地形的关系出现倾斜设置的轨道,从而空铁车辆会出现上坡、下坡的过程,当地形的倾斜角度过大时,通常是采用盘型路线,但路程长、占用空间大、建造成本高,而如果直接沿着大坡度的地形修建轨道则会出现空铁车辆在大坡度轨道上驱动行驶困难的状况,驱动功耗大,并且在大坡度轨道上需要临停车辆时需要较大的制动力,否则会出现溜车滑动的危险状况,使用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解决目前技术中在大坡度轨道上行驶困难,驱动功耗大,制动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包括传动轮和倾斜设置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凸起部,所述的传动轮沿轨道滚动运动,所述的传动轮上沿其圆周间隔设置了若干的与凸起部啮合的啮合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传动轮系统在轨道和沿轨道滚动的传动轮之间设置凸起部与啮合部配合,从而使得传动轮能更可靠的沿倾斜的轨道运动,减小驱动功耗,降低制动难度,确保车辆能可靠的在大坡度轨道上临停,凸起部与啮合部的配合能提高传动效率和稳定性,并且凸起部与啮合部的啮合状态能有效避免出现溜车滑动的危险状况,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啮合部为在传动轮的圆周上凹陷的啮合槽,传动轮的结构更紧凑,加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部、啮合槽呈T形结构,传动配合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上设置了沿轨道长度方向的与传动轮匹配的传动轮限位槽,提高传动轮沿轨道运动的导向精度,提高行驶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上设置了与之抱合的副轨道,副轨道和轨道分别位于传动轮上、下侧,副轨道上开设了与传动轮配合的副传动轮限位槽,避免传动轮在沿轨道运动时出现上下跳动,保障行驶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啮合部设置在传动轮轴向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啮合部设置在传动轮轴向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啮合部在传动轮轴向上间隔设置了若干组,凸起部在轨道上与啮合部对应的间隔设置了若干组,传动配合稳定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传动轮系统使得传动轮能可靠的沿倾斜的轨道运动,增加爬坡能力,减小驱动功耗,降低制动难度,确保车辆能可靠的在大坡度轨道上临停,能有效避免出现溜车滑动的危险状况,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传动轮与轨道配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传动轮与轨道的横截面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传动轮与轨道的横截面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传动轮与轨道的横截面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传动轮与轨道的横截面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确保能稳定可靠的沿大坡度轨道行驶,减小驱动功耗,降低制动难度,确保车辆能可靠的在大坡度轨道上临停,提高安全性。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传动轮系统,包括传动轮1和倾斜设置的轨道2,传动轮1沿轨道2滚动运动,为了提高传动轮1在倾斜的轨道2上运动的可靠性、降低驱动功耗、避免出现溜车滑动的状,在轨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凸起部3,传动轮1上沿其圆周间隔设置了若干的与凸起部3啮合的啮合部,凸起部3对啮合部提供作用力,使得传动轮1能可靠的沿大坡度的轨道2运动,增加爬坡能力,并且有效减低制动难度,在大坡度轨道上临停时通过凸起部3对啮合部的支撑力能有效避免出现溜车滑动的危险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啮合部呈T形结构,传动配合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啮合部为在传动轮1的圆周上凹陷的啮合槽5,传动轮1的结构更紧凑,加工方便。

为了提高传动轮1沿轨道2运动的精度和提高运动平稳性,在轨道2上设置了沿轨道2长度方向的与传动轮1匹配的传动轮限位槽4,传动轮限位槽4限制传动轮1轴向的两侧,避免传动轮1运动过程中左右晃动,确保传动轮1精确的沿轨道2的路径运动,提高运动精度。

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传动轮1在沿轨道2运动时出现上下跳动,在轨道2上设置了与之抱合的副轨道6,副轨道6和轨道2分别位于传动轮1上、下侧,副轨道6上开设了与传动轮1配合的副传动轮限位槽7。

如图3和图4所示,啮合槽5可以设置在传动轮1轴向的中部,还可以设置在传动轮1轴向的端部;并且啮合槽5还可以在传动轮1轴向上间隔设置了若干组,凸起部3在轨道2上与啮合部对应的间隔设置了若干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