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535发布日期:2019-07-27 11:1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客车、货车等机动车的发展,对列车车厢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长途客车、货车的司机由于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驾驶车辆的时间比较长,夜晚气温比较低,驾驶室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设备,如果电加热器散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司机在过高的温度下容易产生疲劳和困意,从而容易造成驾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用以在司机室内散热均匀,包括壳体和设于其内的电加热管,多个所述电加热管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外侧端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电连接的接线盒,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盖板连接而成的框体,所述底板截面设为L型结构,其包括第一垂直部和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垂直部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垂直部的一端部与所述盖板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部上端与所述盖板上端连接,多个所述电加热管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第一垂直部上,所述盖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包括第二水平部、倾斜部和第二垂直部,所述第二水平部一端部与所述倾斜部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垂直部上端与所述倾斜部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垂直部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垂直部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远离所述倾斜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垂直部的端部连接,若干个散热孔设于所述倾斜部和第二垂直部上,接线盒设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设于壳体内,所述固定板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端与第二水平部下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电加热管设于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垂直部的一端,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垂直部的一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截面设为V型结构,所述导流板包括直板和斜板,所述直板一端部与所述斜板一端部连接,所述直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垂直部的一端,所述导流板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板其开口端朝上设置,且所述斜板远离直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垂直部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两个并平行分布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端连接,所述基座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滑槽两内侧端在靠近其开口位置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贯穿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通过连接柱连接的下位板,所述连接柱上端与所述固定板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柱下端与所述下位板上端连接,所述承载板其远离所述滑槽侧端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截面设为弓形结构,所述连接套开口端与所述承载板其远离所述滑槽的侧端连接,所述连接套底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板其远离所述滑槽的侧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于所述承载板下端与所述下位板上端之间,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弓形底座,所述弓形底座其开口端朝下设置,所述弓形底座内壁靠近其开口端位置设有上位板,所述上位板下端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上端与所述上位板下端连接,所述橡胶垫片下端与所述下位板上端连接,所述上位板上端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上位板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弓形底座底端,所述上位板其侧端横向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弓形底座侧端在靠近其开口端位置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孔径小于所述连接孔孔径,定位杆贯穿所述连接孔且其两端连接于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侧面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中盖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电路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侧面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中导流板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中固定板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中固定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中减震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包括壳体1和设于其内的电加热管2,多个所述电加热管2通过固定支架3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外侧端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2电连接的接线盒4,所述壳体1包括底板1-1和盖板1-2连接而成的框体,所述底板1-1截面设为L型结构,其包括第一垂直部1-11和第一水平部1-12,所述所述第一垂直部1-1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1-12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部与所述盖板1-2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部1-11上端与所述盖板1-2上端连接,多个所述电加热管2通过固定支架3 连接于第一垂直部1-11上,所述盖板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电加热器放于司机室内,利用接线盒4给设于壳体1内的电加热管2供电,电加热管2得电工作,并将热量通过设于盖板1-2上的若干个散热孔均匀的传递到司机室内,使所述电加热器在司机室内散发的热量比较均匀,不会局部过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所述电加热管2得电产生的热量通过设于盖板1-2上的若干个散热孔均匀的传递到司机室内,使所述电加热器在司机室内散发的热量比较均匀,不会局部过热,给司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如图2、图4、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2包括第二水平部1-21、倾斜部1-22和第二垂直部1-23,所述第二水平部1-21一端部与所述倾斜部1-22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垂直部1-23上端与所述倾斜部1-22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垂直部1-23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远离第一垂直部1-11 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1-21远离所述倾斜部1-2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端部连接,若干个散热孔设于所述倾斜部 1-22和第二垂直部1-23上,接线盒4设于所述第二水平部1-21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盖板1-2包括第二水平部1-21、倾斜部 1-22和第二垂直部1-23,通过在盖板1-2上增设有倾斜部1-22,可以减少壳体 1占地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盖板1-2上增设有倾斜部1-22,可以减少壳体1占地空间,从而减少其在司机室所占空间,将散热孔设于所述倾斜部1-22和第二垂直部1-23上,从而使电加热管2的热量散发的更有方向性。

如图4、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垂直设于壳体1内,所述固定板3-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 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上端与第二水平部1-21下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电加热管2设于所述固定板3-1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所述固定板3-1 靠近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设有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截面设为V型结构,所述导流板5包括直板5-1和斜板5-2,所述直板5-1一端部与所述斜板5-2一端部连接,所述直板5-1和斜板5-2的夹角为60°,所述直板5-1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靠近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所述导流板5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板5其开口端朝上设置,且所述斜板5-2远离直板5-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垂直部1-11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电加热管2设于所述固定板 3-1上,电加热管2散发热量时,部分热量通过散热孔传递到司机室内,部分热量传递到固定板3-1上,为减少固定板3-1与壳体1的接触面积,将固定板 3-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上端与第二水平部1-21下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固定板3-1靠近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设有导流板5,导流板5起到了对固定板3-1上热量流动方向的引流作用,流量顺着导流板5流向第二水平部1-21下端后,通过设于所述倾斜部1-22上的散热孔散发到司机室内,从而最大化的利用电加热管2散发的热量。

如图7、图8所示,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本申请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电加热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为:所述固定板3-1下端设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设有两个并平行分布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所述固定装置6 包括基座6-1,所述基座6-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连接,所述基座 6-1上端设有滑槽6-2,所述滑槽6-2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板3-1垂直设置,所述滑槽6-2两内侧端在靠近其开口位置设有承载板6-3,所述承载板6-3上贯穿设有多个螺纹孔6-4,所述固定板3-1下端设有通过连接柱6-5连接的下位板 6-6,所述连接柱6-5上端与所述固定板3-1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柱6-5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连接,所述承载板6-3其远离所述滑槽6-2的侧端设有连接套6-7,所述连接套6-7截面设为弓形结构,所述连接套6-7开口端与所述承载板6-3其远离所述滑槽6-2的侧端连接,所述连接套6-7底端设有第一弹簧 6-8,所述第一弹簧6-8一端与所述连接套6-7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8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板6-3其远离所述滑槽6-2的侧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固定板3-1下端通过连接柱6-5连接有下位板6-6,将所述下位板6-6插设于滑槽6-2内,所述下位板6-6下端与所述滑槽6-2槽底连接,所述滑槽6-2两内侧端在靠近其开口位置设有承载板6-3,所述承载板6-3上贯穿设有多个螺纹孔,将紧固螺丝通过螺纹孔拧入承载板6-3 内,拧紧紧固螺丝,使紧固螺丝前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连接,从而起到在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通过固定装置6固定固定板3-1的作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之间的连接柱6-5夹设于所述承载板6-3 侧端之间,所述承载板6-3远离所述滑槽6-2的侧端设有连接套6-7,从而进一步对固定板3-1进行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电加热器连接于司机室内,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地面的不平整造成司机室的颠簸,电加热器连接于司机室内,所述壳体1随着司机室一同振动,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的电加热管2在长期振动过程中容易造成松动脱落,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固定装置6将固定板3-1 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固定板3-1与壳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壳体1的振动对连接于固定板3-1上的电加热管2产生的振动力,壳体1振动产生的振动力通过基座6-1传递到承载板6-3上,所述承载板6-3远离滑槽6-2的侧端设有通过第一弹簧6-8连接的连接套6-7,所述连接套6-7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利用第一弹簧6-8缓冲承载板6-3的振动力对固定板3-1的影响,所述固定板3-1下端通过连接柱6-5连接有下位板6-6,所述下位板6-6插设于滑槽6-2内,并在滑槽6-2内前后滑动,从而便于固定板 3-1位置调节和安装。

如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少壳体振动对电加热管2的影响,本申请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固定装置6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为:还包括减震装置7,所述减震装置7设于所述承载板6-3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之间,所述减震装置7包括弓形底座7-1,所述弓形底座7-1其开口端朝下设置,所述弓形底座 7-1内壁靠近其开口端位置设有上位板7-2,所述上位板7-2下端设有橡胶垫片 7-3,所述橡胶垫片7-3上端与所述上位板7-2下端连接,所述橡胶垫片7-3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连接,所述上位板7-2上端设有多个定位柱7-4,所述定位柱7-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7-5,所述第二弹簧7-5一端与所述上位板7-2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弓形底座7-1底端,所述上位板 7-2其侧端横向贯穿设有连接孔7-6,所述弓形底座7-1侧端在靠近其开口端位置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孔7-6配合使用的定位孔7-7,所述定位孔7-7孔径小于所述连接孔7-6孔径,定位杆7-8贯穿所述连接孔7-6且其两端连接于定位孔 7-7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司机室颠簸振动产生的振动力通过壳体1传递到基座6-1上,部分垂直振动力通过基座6-1传递到下位板6-6上,所述下位板6-6设于承载板6-3下端与滑槽6-2槽底之间,在所述下位板6-6上端设有减震装置7,所述减震装置设于所述承载板6-3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之间,紧固螺丝通过设于承载板6-3上的螺纹孔拧入到承载板6-3内并使紧固螺丝前端与所述减震装置7连接,传递到下位板6-6上的垂直振动力自下而上经过橡胶垫片7-3缓冲掉部分振动力后传递到上位板7-2上,上位板7-2通过定位杆7-8与弓形底座7-1连接,上位板7-2利用与其连接的第二弹簧7-5缓冲掉振动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装置6缓冲掉壳体1振动对固定板 3-1产生的水平震动力,通过减震装置7缓冲掉壳体1振动对固定板3-1产生的垂直震动力,从而进一步减少壳体振动对电加热管2的影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