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875发布日期:2019-08-16 22:0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直接服务于乘客,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如何提高线路安全性成为整个系统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屏蔽门作为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乘客上下车的主要通道设施,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地铁列车一般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并把钢轨作为回流排,直接连接至牵引变电所。为了避免杂散电流对地下金属管线和混凝土结构钢筋等造成电腐蚀,钢轨与大地是绝缘的。因此,钢轨与大地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电位差,使地铁列车的车体外壳存在点位。

屏蔽门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车体之间的距离很近,乘客上下车时极有可能同时接触到列车车体外壳和屏蔽门门体。由于列车车体的外壳可能存在较大电位,使得车体与屏蔽门间可能会出现电位差,给上下乘客造成危害或者带来不适,为此,地铁屏蔽门系统需要安装满足绝缘要求的绝缘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包括屏蔽门和列车,屏蔽门通过线路连接钢轨,列车置于钢轨上方,屏蔽门的下方设有绝缘层一,钢轨的下方设有绝缘层二,所述绝缘层一和绝缘层二包括绝缘板,绝缘板通过上支座加紧连接于钢轨的下方,上支座下端连接下支座形成支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呈“T”字形状,上支座和下支座的下端槽孔,槽孔内通过安装中联接螺栓连接,从而使得上支座和下支座形成“工”字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支座的两端通过上联接螺栓于钢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形成“工”字形状的两侧各连接一个调节螺母一和调节螺母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下支座的下端通过下联接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采用模块式结构单元,上、下部结构可进行伸缩上下调节,该结构可在站台侧快速安装、拆卸以及维修,通过屏蔽门对地绝缘安装以及轨道车对地绝缘安装,避免了杂散电流通过屏蔽门腐蚀车站建筑结构,又能保证乘客上下车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屏蔽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屏蔽门,2、列车,3、钢轨,4、绝缘层二,5、绝缘层一,6、绝缘板,7、中联接螺栓,8、上支座,9、下支座,10、调节螺母一,11、调节螺母二,12、上联接螺栓,13、下联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中的包括屏蔽门1和列车2,屏蔽门1通过线路连接钢轨3,列车2置于钢轨3上方,屏蔽门1的下方设有绝缘层一5,钢轨3的下方设有绝缘层二4。

如图2所示,绝缘层一5和绝缘层二4包括绝缘板6,绝缘板6通过上支座8加紧连接于钢轨3的下方,上支座8下端连接下支座9形成支撑结构。绝缘板6置于屏蔽门1与钢轨3连接线路的上端。用以屏蔽绝缘电位差给上下乘客造成危害或者带来不适。

上支座8和下支座9呈“T”字形状,上支座8和下支座9的下端槽孔,槽孔内通过安装中联接螺栓7连接,从而使得上支座8和下支座9形成“工”字形状。将上支座8和下支座9形成“工”字形状,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固,并且利于安装,槽孔可以调节上支座8和下支座9之间的距离。

上支座8的两端通过上联接螺栓12于钢轨3上。上支座8与绝缘板6之间放置连接线路,从而使线路加紧于上支座8与绝缘板6之间,通过上联接螺栓12整体固定于钢轨3上。

上支座8和下支座9形成“工”字形状的两侧各连接一个调节螺母一10和调节螺母二11。调节螺母一10和调节螺母二11使得整个“工”字支架可以根据实际前科进行上下调节。

下支座9的下端通过下联接螺栓13与地面固定连接。

这种地铁屏蔽门的绝缘安装结构采用模块式结构单元,上、下部结构可进行伸缩上下调节,该结构可在站台侧快速安装、拆卸以及维修,通过屏蔽门对地绝缘安装以及轨道车对地绝缘安装,避免了杂散电流通过屏蔽门腐蚀车站建筑结构,又能保证乘客上下车的人身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