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8453发布日期:2020-04-24 22:17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轨列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交通拥堵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提高列车载客量,现有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发车密度、增加列车长度、增加列车宽度。这些方法资金投入大、设备要求高、地铁建成后几乎不能改变。故本发明在基本不改变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通过改变列车座椅形式,提高列车载客量,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难题,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载客量,现有的方法有:增加发车密度、增加列车长度、增加列车宽度。这些方法资金投入大、设备要求高、地铁建成后几乎不能改变等缺点。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规定列车4种工况类型:aw0空载、aw1座客载荷、aw2定员载荷(6人/平方米)、aw3超员载荷(9人/平方米),由于现有列车上座椅位置固定,在超员载荷的工况下,每平方米最多站立9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在原有的城轨列车座椅的基础,增加折叠功能,当列车客室乘客较少时,折叠座椅可用来乘坐;当列车客室乘客较多时,可把座椅折叠,腾出更多的间,使站立的乘客更多,提高列车载客量。该折叠座椅成本低、改造难度小、灵活多变,同时在不占用空间的同时,还可增加更多的折叠座椅,在aw1工况下提供更多座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具备可调节高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折叠座椅不方便调节高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调节高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包括安装板、座椅靠背和座椅座位,安装板位于座椅靠背的左侧,座椅靠背的底端和座椅座位左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铰链为弹簧阻尼铰链,安装板的右侧表面上开设有两条长方形竖槽,长方形竖槽内壁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内凹有一条长方形凹槽,长方形竖槽内壁的底部表面上分别开设有数个圆形凹孔,座椅靠背的左侧设置有一根横杆,横杆的右端与座椅靠背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横杆的前后两侧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一根圆杆,圆杆的大小与安装板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内的长方形凹槽的大小相吻合,两根圆杆分别嵌入在安装板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内的长方形凹槽内,横杆的左侧表面上开设有一个圆柱凹槽,圆柱凹槽内设置有一根弹簧,弹簧的左端设置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的大小与圆柱凹槽的大小相吻合,支撑杆的大小还与安装板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内壁底部表面上的圆形凹孔大小相吻合,支撑杆的右端插入在横杆左侧表面圆柱凹槽内,横杆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一个长方形凹孔,横杆上表面的长方形凹孔的底部与横杆左侧表面上圆柱凹槽的上侧内壁相连通,横杆的上表面右侧长方形凹孔内设置有一根控制杆,控制杆的大小与长方形凹孔的大小相吻合,控制杆的底部从横杆上表面长方形凹孔的上端插入到横杆左侧表面圆柱凹槽内,控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表面的右侧,座椅靠背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块限位块,限位块的形状为l型,限位块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座椅座位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座椅座位的前板面开设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内凹一个长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一块矩形板,矩形板的大小与矩形槽的大小相吻合,矩形板的左侧两侧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滑杆,滑杆的大小矩形槽左右两侧内壁上长槽的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大小与安装板右侧表面上的长方形竖槽大小相吻合,横杆的左端嵌入在安装板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大小与横杆的圆柱凹槽大小相吻合,弹簧的右端与圆柱凹槽的右侧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滑杆分别嵌入在座椅座位前板面上矩形槽左侧两侧内壁长槽内,矩形板的前板面固定连接一个把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通过座椅座位与座椅靠背之间由铰链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铰链的弹力使座椅座位的上表面与座椅靠背的右侧表面相贴合,当不需要使用时,座椅始终处于折叠状态,当列车客室乘客较少时,折叠座椅可用来乘坐;当列车客室乘客较多时,可把座椅折叠,腾出更多的间,使站立的乘客更多,提高列车载客量,该折叠座椅成本低、改造难度小、灵活多变,同时在不占用空间的同时,还可增加更多的折叠座椅。

2、该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当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时,可通过向右侧拉动控制杆带动支撑杆向右侧移动,从而使支撑杆从安装板上的圆形凹孔内脱出,在向上或向下移动座椅靠背,由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一根弹簧,当座椅靠背在移动到安装板上其他的圆形孔洞时,支撑杆就会自动插入到安装板的圆形孔洞内,这样座椅靠背就会被固定在安装板上,从而达到可调节折叠座椅的高度,这样使乘客坐的更加舒适,适应不同身高的人。

3、该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通过座椅座位的前板面开设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内凹一个长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一块矩形板,矩形板的左侧两侧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滑杆,矩形板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滑杆分别嵌入在座椅座位前板面上矩形槽左侧两侧内壁长槽内,矩形板的前板面固定连接一个把手,这样当大人在带着小孩的情况下,通过向外拉动把手,将矩形板从座椅座位内部抽出,让小孩坐在上面,使大人不需要抱着小孩,从而使大人的双手得到解放,缓解大人的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101长方形竖槽、102圆形凹孔、103长方形凹槽、2座椅靠背、201横杆、202圆杆、203支撑杆、204控制杆、205长方形凹孔、206弹簧、207圆柱凹槽、3铰链、4座椅座位、401矩形槽、402长槽、403矩形板、404滑杆、5限位块、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包括安装板1、座椅靠背2和座椅座位4,安装板1位于座椅靠背2的左侧,座椅靠背2的底端和座椅座位4左端通过铰链3连接在一起,铰链3为弹簧阻尼铰链,安装板1的右侧表面上开设有两条长方形竖槽101,长方形竖槽101内壁的两侧表面上分别内凹有一条长方形凹槽103,长方形竖槽101内壁的底部表面上分别开设有数个圆形凹孔102,座椅靠背2的左侧设置有一根横杆201,横杆201的右端与座椅靠背2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横杆201的大小与安装板1右侧表面上的长方形竖槽101大小相吻合,横杆201的左端嵌入在安装板1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101内,横杆201的前后两侧表面上分别固定连接一根圆杆202,圆杆202的大小与安装板1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101内的长方形凹槽103的大小相吻合,两根圆杆202分别嵌入在安装板1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101内的长方形凹槽103内,横杆201的左侧表面上开设有一个圆柱凹槽207,圆柱凹槽207内设置有一根弹簧206,弹簧206的大小与横杆201的圆柱凹槽207大小相吻合,弹簧206的右端与圆柱凹槽207的右侧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弹簧206的左端设置有一根支撑杆203,支撑杆203的大小与圆柱凹槽207的大小相吻合,支撑杆203的大小还与安装板1右侧表面上长方形竖槽101内壁底部表面上的圆形凹孔102大小相吻合,支撑杆203的右端插入在横杆201左侧表面圆柱凹槽207内,横杆201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一个长方形凹孔205,横杆201上表面的长方形凹孔205的底部与横杆201左侧表面上圆柱凹槽207的上侧内壁相连通,横杆201的上表面右侧长方形凹孔205内设置有一根控制杆204,控制杆204的大小与长方形凹孔205的大小相吻合,控制杆204的底部从横杆201上表面长方形凹孔205的上端插入到横杆201左侧表面圆柱凹槽207内,控制杆2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03上表面的右侧,座椅靠背2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块限位块5,限位块5的形状为l型,限位块5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座椅座位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座椅座位4的前板面开设有一个矩形槽401,矩形槽40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内凹一个长槽402,矩形槽401内设置有一块矩形板403,矩形板403的大小与矩形槽401的大小相吻合,矩形板403的左侧两侧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滑杆404,滑杆404的大小矩形槽401左右两侧内壁上长槽402的大小相吻合,矩形板403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滑杆404分别嵌入在座椅座位4前板面上矩形槽401左侧两侧内壁长槽402内,矩形板403的前板面固定连接一个把手6。

在使用时,

第一步:座椅座位4与座椅靠背2之间通过铰链3固定连接在一起,座椅座位4的上表面与座椅靠背2的右侧表面相贴合,当需要使用时,将座椅座位4向下拉动至九十度。

第二步:当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时,可通过向右侧拉动控制杆204带动支撑杆203向右侧移动,从而使支撑杆203从安装板1上的圆形凹孔102内脱出,在向上或向下移动座椅靠背2,由于支撑杆203的右侧固定连接一根弹簧206,当座椅靠背2在移动到安装板1上其他的圆形孔洞时,支撑杆203就会自动插入到安装板1的圆形孔洞内,这样座椅靠背2就会被固定在安装板1上,从而达到可调节折叠座椅的高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7月01日 22:04
    列车靠窗折叠椅和折叠桌可应用配装到现代房车里,节约空间又美观!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