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3848发布日期:2021-01-15 11:3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属于铁路客车用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铁路行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人们出行需求也与日俱增,对出行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25型车由于速度低内装档次不高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基于此原因,铁路总公司正在安排25型车逐步退出运营市场,用160公里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替代。该车型内装比原25型车有非常大的改观,比较接近高速动车组内装与设备的档次。内装及设备有好多,其中客车座椅是旅客直接接触的界面,它的性能决定了旅客乘坐的舒适度。该车座椅的设计借鉴了高速动车座椅的一些结构形式,如靠背角度可调,设置侧扶手和中间扶手、书报网袋、茶桌等。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不能照抄照搬动车客室座椅,而侧扶手对整个座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为乘客胳膊提供依托,为靠背提供支撑,靠背调节装置的开关也安装在其上。因此保留原有功能时空间受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缩小了空间,同时提高了客室座椅侧扶手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包含扶手支撑、扶手体、扶手盖板、扳手和拉索,扶手支撑为l型,包含相互连接的横支撑和竖支撑,竖支撑上端设有扶手体和盖在扶手体上的扶手盖板,扶手体端部设有转动扳手,扶手体和竖支撑内分别设有孔一和孔二,孔一和孔二相连通,形成拉索放置孔,拉索设置在拉索放置孔内,一端与扶手体端部的扳手连接,另一端伸出竖支撑外,与座椅气弹簧连接;扳手转动拉动拉索,拉索带动座椅气弹簧动作调节座椅靠背角度。

所述扶手支撑上设有与座椅后部罩板匹配的配合板,配合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倒挂在扶手支撑上的挂钩,另一部分为位于扶手支撑外侧的贴合板,贴合板与座椅后部罩板内部面匹配贴合。

所述扶手体通过螺栓与竖支撑连接,扶手盖板通过螺钉与扶手体连接。

所述扳手通过转轴与扶手体铰接,当扳动扳手时,通过拉索把力传递给座椅靠背调节系统,从而实现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

所述横支撑一侧底面为圆弧面,是为了避让电暖气,巧妙解决了与电暖气干涉问题,外形为流线型,视觉效果好。高速动车组座椅采用空调调节温度,不具有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缩小了空间,同时侧扶手的经济性、稳定性、舒适性都得到了提高,解决了动车座椅中后部罩板与侧扶手不能对齐的弊端,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扶手支撑1、扶手体2、扶手盖板3、扳手4、拉索5、配合板6、竖支撑7、横支撑8、圆弧面9、孔一10、孔二11、拉索放置孔12、挂钩13、贴合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包含扶手支撑1、扶手体2、扶手盖板3、扳手4和拉索5,扶手支撑1为l型,包含相互连接的横支撑8和竖支撑7,竖支撑上端设有扶手体2和盖和在扶手体2上的扶手盖板3,扶手体2端部设有转动扳手4,扶手体和竖支撑内分别设有孔一10和孔二11,孔一10和孔二11相连通,形成拉索放置孔12,拉索5设置在拉索放置孔12内,一端与扶手体2端部的扳手4连接,另一端伸出竖支撑外,与座椅气弹簧连接;扳手4转动拉动拉索5,拉索5带动座椅气弹簧动作调节座椅靠背角度。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2、3,扶手体2通过螺栓与竖支撑连接,扶手盖板通过螺钉与扶手体连接;所述扳手通过转轴与扶手体铰接,当扳动扳手时,通过拉索把力传递给座椅气弹簧,从而实现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

参照附图2、4,所述横支撑一侧底面为圆弧面9,圆弧面9所在圆的半径为65mm,是为了避让电暖气,巧妙解决了与电暖气干涉问题,外形为流线型,视觉效果好。高速动车组座椅采用空调调节温度,不具有此结构。

参照附图5、6,所述配合板包含挂钩13和贴合板14,配合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倒挂在扶手支撑上的挂钩13,另一部分为位于扶手支撑外侧的贴合板14,贴合板与座椅后部罩板内部面匹配贴合,从而保证座椅后部罩板与扶手组成配合处平齐,解决了动车座椅中后部罩板与侧扶手不能对齐的弊端。

参照附图4,图中l为40mm,为座椅前后梁插入侧扶手的宽度,高速动车组座椅此处为20mm,由于插入过窄,存在晃动现象,本实用新型加深前后梁插入的尺寸至40mm,提高了侧扶手的稳定性、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其特征在于:包含扶手支撑(1)、扶手体(2)、扶手盖板(3)、扳手(4)和拉索(5),扶手支撑(1)为l型,包含相互连接的横支撑(8)和竖支撑(7),竖支撑上端设有扶手体(2)和盖在扶手体(2)上的扶手盖板(3),扶手体(2)端部设有转动扳手(4),扶手体和竖支撑内分别设有孔一(10)和孔二(11),孔一(10)和孔二(11)相连通,形成拉索放置孔(12),拉索(5)设置在拉索放置孔(12)内,一端与扶手体(2)端部的扳手(4)连接,另一端伸出竖支撑外,与座椅气弹簧连接;扳手(4)转动拉动拉索(5),拉索(5)带动座椅气弹簧动作调节座椅靠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扶手支撑(1)上设有与座椅后部罩板匹配的配合板(6),配合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倒挂在扶手支撑上的挂钩(13),另一部分为位于扶手支撑外侧的贴合板(14),贴合板与座椅后部罩板内部面匹配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体(2)通过螺栓与竖支撑连接,扶手盖板通过螺钉与扶手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通过转轴与扶手体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撑一侧底面为圆弧面(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室座椅侧扶手,属于铁路客车用器具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竖支撑上端设有扶手体(2)和盖和在扶手体(2)上的扶手盖板(3),扶手体(2)端部转动设有扳手(4),扶手体和竖支撑内分别设有孔一(10)和孔二(11),孔一(10)和孔二(11)相连通,形成拉索放置孔(12),拉索(5)设置在拉索放置孔(12)内,一端与扶手体(2)端部的扳手(4)连接,另一端伸出竖支撑外,与座椅气弹簧连接;扳手(4)转动拉动拉索(5),拉索(5)带动座椅气弹簧动作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缩小了空间,同时侧扶手的经济性、稳定性、舒适性都得到了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张金辉;于飞;郭勇;刘丹;孙兆金;白盈春;刘阿威;刘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华达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