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1202发布日期:2021-01-29 23: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轨道救援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地铁和铁路交通迅猛发展,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庞大复杂的地下或地上交通网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救援问题;
[0003]
当轨道交通发生事故有人员伤亡时,尤其是在隧道内,外部救援运输车辆无法靠近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只能采用担架人力运输,然而,轨道线路上地形复杂、照明不足,救援人员抬担架行走在线路上很容易被绊倒,对救援人员和伤员都存在危险,且劳动强度大,两人只能运输一人,救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拆卸、组装方便,且能够在轨道车辆运行轨上移动,结构简单、质量轻,救援效率高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包括:
[0007]
多个担架部件;
[0008]
所述担架部件的构造为能够沿其宽度方向展开或折叠;以及
[0009]
对称设置在担架部件端部的承载梁,所述承载梁和所述担架部件能够拆卸连接;
[0010]
所述承载梁具有:
[0011]
多个用于与所述担架部件滑动连接的定位件,并通过所述定位件使所述担架部件保持展开;
[0012]
快拆部件,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定位件上,用于将所述定位件和所述担架部件固定连接;
[0013]
轨道轮,其旋转连接在所述承载梁下部,以便所述承载梁置于车辆运行轨上方时能够使所述承载梁与车辆运行轨滚动接触;
[0014]
牵引环,其固连在所述承载梁侧部,所述牵引环上连接有牵引杆,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梁沿车辆运行轨移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梁呈凹字型梁,凹字型梁相互平行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所述定位件;
[0016]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承载梁底壁平行,以便能够使所述承载梁在垂直于所述承载梁长度方向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封闭的环形截面;
[0017]
所述定位件开设有与所述担架部件滑动连接的通孔。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相邻所述定位件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a和第二间距b;
[0019]
所述第一间距a的宽度与所述担架部件展开宽度相等;
[0020]
所述第二间距b,其用于容纳手部,所述第二间距b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间距a的宽
度。
[0021]
进一步的,所述担架部件包括两个边梁和连接在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担架布;
[0022]
所述边梁与所述定位件滑动连接。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梁的长度不大于1900mm。
[0024]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梁下部两端对称地固连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轴旋转连接有所述轨道轮;
[0025]
所述轨道轮包括本体部和形成在所述本体部端部的台肩部;
[0026]
所述台肩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部直径,且所述本体部呈圆锥体结构。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一端布设有手柄部,用于手部抓握;
[0028]
所述牵引杆另一端布设有挂钩部,通过所述挂钩部与所述牵引环能够拆连接。
[0029]
进一步的,所述快拆部件包括锁杆和与所述锁杆间隙配合的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
[0030]
所述定位件开设有所述第一锁孔;
[0031]
所述担架部件开设有所述第二锁孔;
[0032]
所述锁杆依次插入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内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和担架部件。
[003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孔距离所述担架部件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承载梁宽度。
[003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有益效果:
[0035]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包括承载梁和担架部件,承载梁与担架部件能够拆卸连接,便于储存和搬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36]
其次,承载梁上依次安装有三个担架部件,使用时可以同时搬运三个伤员,提高了救援效率;
[0037]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承载梁,承载梁上布设有定位件,通过定位件保持担架部件呈展开状态,定位件上插拔式连接有快拆部件,通过快拆部件固连连接承载梁和担架部件,便于组装、拆卸,方便该救援车存储和运输;
[0038]
其次,承载梁下部两端安装有轨道轮,方便救援时,通过牵引杆推动或拉动承载梁在车辆运行轨上移动,减轻了救援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省力,有利于保障运输过程救援人员和伤员安全;
[0039]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承载梁,承载梁呈凹字型结构,有利于减轻该承载梁质量,承载梁内部相平行的两个侧壁之间连接定位件,通过定位件使承载梁形成具有封闭的环形截面,提高该承载梁的整体强度,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延长了该承载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轴测图;
[004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主视图;
[004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左视图;
[004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俯视图;
[0045]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的局部示意图;
[0046]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承载梁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承载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0048]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牵引杆结构示意图。
[0049]
附图标记说明:
[0050]
10、担架部件;11、边梁;12、担架布;
[0051]
20、承载梁;21、定位件;22、锁杆;23、第一锁孔;24、第二锁孔;25、轨道轮;26、牵引环;27、牵引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53]
参见图1所示;
[0054]
实用新型组合式轨道救援车,包括:多个担架部件10,担架部件10的构造能够沿其宽度方向展开或折叠;
[0055]
担架部件10的构造为能够沿其宽度方向展开或折叠;以及
[0056]
对称设置在担架部件10端部的承载梁20,承载梁20和担架部件10能够拆卸连接;
[0057]
承载梁20具有:
[0058]
多个用于与担架部件10滑动连接的定位件21,并通过定位件21使担架部件10保持展开;
[0059]
快拆部件,其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定位件21上,用于将定位件21和担架部件10固定连接;
[0060]
轨道轮25,其旋转连接在承载梁20下部,以便承载梁20置于车辆运行轨上方时能够使承载梁20与车辆运行轨滚动接触;
[0061]
牵引环26,其固连在承载梁20侧部,牵引环26上连接有牵引杆27,用于驱动承载梁20沿车辆运行轨移动。
[0062]
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该结构中包括两个承载梁20,分别布设在担架部件10两端,两个承载梁20之间能够组装三个担架部件10,优选的,承载梁20的长度不大于1900mm,具体的,承载梁20的外形成尺寸为1900mm*300mm*300mm(长*宽*高),承载梁20的长度为1900mm,避免承载梁20长度过长超出车辆限界而刮碰到线路上的其他设备,有利于保证该救援车使用安全性;优选的,担架部件10包括两个边梁11和连接在两个边梁11之间的担架布12;边梁11与定位件21滑动连接。担架部件10在不使用时,担架布12能够将两根边梁11捆绑在一起,便于收纳,节省储存空间;
[0063]
参见图4所示,承载梁20固连有数量与担架部件10数量对应的定位件21,定位件21与边梁11间隙配合地滑动连接,并且保持担架部件10的担架布12保持展开状态,通过定位件21与边梁11滑动连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定位件21上还插拔式地连接有快拆部件,快拆部件插入定位件21内部时能够锁定定位件21和边梁11相对位置、使定位件21和边梁11固定连接,避免边梁11沿轴向窜动,快拆部件拔出脱离定位件21时,边梁11能够自由移动,该
结构通过快拆部件便于组装和拆卸承载梁20和担架部件10;
[0064]
参见图3所示,承载梁20下部两端对称地固连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轴旋转连接有轨道轮25;轨道轮25包括本体部和形成在本体部端部的台肩部;台肩部的直径大于本体部直径,且本体部呈圆锥体结构,具体的,本体部锥形结构直径大的一端固连有台肩部,轨道轮25的本体部与车辆运行轨的轨面滚动接触,台肩部位于车辆运行轨侧部,救援时,承载梁20放置于车辆运行轨上,承载梁20通过轨道轮25与车辆运行轨滚动接触,通过轨道轮25的台肩部阻挡承载梁20脱离车辆运行轨,轨道轮25上还布设有刹车装置,通过刹车装置将该救援车固定在车辆运行轨上,使用方便、运行稳定;
[0065]
参见图4所示,承载梁20远离担架布12侧均安装有牵引环26,通过牵引环26连接牵引杆27,便于从两端驱动该救援车在车辆运行轨上移动,避免人力抬着担架走,使用方便、省力,优选的,牵引杆27一端布设有手柄部,用于手部抓握;牵引杆27另一端布设有挂钩部,通过挂钩部与牵引环26能够拆连接。
[0066]
参见图2、7所示;
[0067]
优选的,承载梁20呈凹字型梁,凹字型梁相互平行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定位件21;
[0068]
定位件21与承载梁20底壁平行,以便能够使承载梁20在垂直于承载梁20长度方向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封闭的环形截面;
[0069]
定位件21开设有与担架部件10滑动连接的通孔。
[0070]
具体的,参见图7所示;该结构中承载梁20为凹字型结构的横梁,有利于减轻该承载梁20质量,承载梁20内部相平行的两个侧壁之间连接定位件21,定位件21垂直于承载梁宽度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承载梁20侧壁,定位件21通过通孔与边梁11滑动连接,该结构通过定位件21使承载梁20形成具有封闭的环形截面,提高该承载梁20的整体强度,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0071]
参见图6所示,
[0072]
优选的,定位件21,相邻定位件2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a和第二间距b;
[0073]
第一间距a的宽度与担架部件10展开宽度相等;
[0074]
第二间距b,其用于容纳手部,第二间距b的宽度小于第一间距a的宽度。
[0075]
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承载梁20上固连有六个定位件21,相邻定位件2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a和第二间距b,第一间距a用于与担架部件10展开宽度匹配、使担架部件10保持展开状态,第二间距b用于使相邻两个担架部件10之间形成间距,便于躺在担架布12上的救援人员抓握边梁11,第二间距b的宽度小于第一间距a的宽度有利于保证该救援车结构紧凑;
[0076]
参见图5所示;
[0077]
优选的,快拆部件包括锁杆22和与锁杆22间隙配合的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定位件21开设有第一锁孔23;担架部件10开设有第二锁孔24;锁杆22依次插入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内固定连接定位件21和担架部件10。具体的,快拆部件包括锁杆22、第一锁孔23、第二锁孔24,锁杆22与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间隙配合,使用时,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轴线重合,锁杆22依次插入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内实现固定连接承载梁20和担架部件10,结构简单,组装、拆卸方便;优选的,第二锁孔24距离担架部件10端部的距离大于承载梁20宽度。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该结构中第二锁孔24距离担架部件10端部的距离大
于承载梁20宽度,承载梁20和担架部件10组装后,担架部件10的边梁11的端部能够悬出承载梁20外部,有利于救援人员抓握,便于将该救援车整体抬出车辆运行轨搬运到站台上,使用方便;
[007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
[0079]
使用方法,展开担架部件10,依次将担架部件10的边梁11与承载梁20上的定位件21对应,连接承载梁20和担架部件10,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轴线重合,锁杆22依次插入第一锁孔23和第二锁孔24内实现固定连接承载梁20和担架部件10,将牵引杆27钩挂在牵引环26上,该救援车组装完毕;
[0080]
救援时,将救援车放置在车辆运行轨上,通过牵引杆27拉动或推动该救援车;
[0081]
有益效果:
[0082]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组合式轨道救援车包括承载梁和担架部件,承载梁与担架部件能够拆卸连接,便于储存和搬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83]
其次,承载梁上依次安装有三个担架部件,使用时可以同时搬运三个伤员,提高了救援效率;
[0084]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承载梁,承载梁上布设有定位件,通过定位件保持担架部件呈展开状态,定位件上插拔式连接有快拆部件,通过快拆部件固连连接承载梁和担架部件,便于组装、拆卸,方便该救援车存储和运输;
[0085]
其次,承载梁下部两端安装有轨道轮,方便救援时,通过牵引杆推动或拉动承载梁在车辆运行轨上移动,减轻了救援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省力,有利于保障运输过程救援人员和伤员安全;
[0086]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承载梁,承载梁呈凹字型结构,有利于减轻该承载梁质量,承载梁内部相平行的两个侧壁之间连接定位件,通过定位件使承载梁形成具有封闭的环形截面,提高该承载梁的整体强度,有利于保证结构稳定性,延长了该承载梁使用寿命。
[0087]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