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净水箱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4603发布日期:2021-01-30 01:4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净水箱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给水卫生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车组净水箱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车下净水箱重量较大并且箱内液体随着车辆的运行时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车上净水箱安装在动车组铝车体上时,通常采用净水箱吊耳与车体挤压的滑槽直接连接来吊装保证强度。车体滑槽是根据整车设备布置统筹进行规划的,滑槽为挤压型材,沿车同纵向通长设置,不会为某个部件单独设置,如果车体为每个需要连接滑槽的部件都设置合适的滑槽,滑槽太多,车体重量增加。车上净水箱由于空间限制安装位置无法实现与车体挤压滑槽直接连接时,使用普通支架吊装形成的悬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支架,连接净水箱和车体之间,吊装支架下侧滑槽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根据净水箱吊耳的宽度可在滑槽上调整安装位置,避免悬臂安装。
[0004]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净水箱吊装结构,包括净水箱、净水箱吊耳、吊装支架、补强板,所述吊装支架上侧连接车体左、中、右三个车顶滑槽,吊装支架下侧设置并排设置的双滑槽,所述吊装支架下侧并排设置的双滑槽的方向是沿车体横向设置的,净水箱通过净水箱吊耳连接吊装支架下侧滑槽,两个吊耳与吊装支架下侧滑槽之间设置调整垫块用于调整净水箱处于水平位置,所述车顶滑槽和吊装支架下侧滑槽都为c型槽,并且断面尺寸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滑块实现连接,滑块设置在车顶滑槽和吊装支架下侧滑槽的c型槽内,所述滑块为t型,t型滑块的下部卡在c型开口内,所述滑块上部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对安装于其上的连接件限位,使吊装支架和净水箱安装牢固,吊装支架的数量可以根据净水箱在车体纵向长度的不同设置2个及2个以上。
[0005]
支架补强板设置在吊装支架与车体左、中、右三个车顶滑槽连接位置,支架端部补强板设置在受力较大的吊装支架下侧,支架中部补强板设置在吊装支架上侧,与弧形车顶配合。
[0006]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0007]
现有车上净水箱与动车组铝车体安装时,通常采用净水箱吊耳与车体挤压的滑槽直接连接来吊装保证强度,净水箱吊耳与车体滑槽位置不能很好匹配,常采用普通过渡支架进行吊装,形成悬臂结构。
[0008]
新研制的吊装支架采用双滑槽结构,吊装支架上侧与车体左、中、右三个滑槽连接,下侧采用与净水箱吊耳匹配的滑槽结构,避免悬臂结构。双滑槽中的每个滑槽断面尺寸与车体滑槽相同,这样支架与车体、支架与箱体之间使用相同的滑块进行连接,减少零件数量。根据净水箱长度和承重的不同,支架与净水箱的连接数量可以采用2个及以上牢固连接
和增加承重。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净水箱吊装结构仰视图;
[0010]
图2是净水箱吊装结构俯视图;
[0011]
图3是净水箱吊装结构侧视图;
[0012]
图4是双滑槽支架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参照图1至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净水箱吊装结构,包括净水箱1、净水箱吊耳2、吊装支架3、滑块4、支架端部补强板5、支架中部补强板6。净水箱1沿车体纵向中心方向设置,所述吊装支架3上侧连接车体左、中、右三个车顶滑槽,吊装支架3下侧设置双滑槽8,净水箱吊耳2连接双滑槽8,所述双滑槽8的方向是沿车体横向设置的,滑块4的位置可以左右移动,调整至与净水箱吊耳2合适的安装位置。车顶滑槽和吊装支架下侧双滑槽8都为c型槽,并且断面尺寸相同,可以减少与之配合的滑块4的规格。所述滑块4为t型结构,t型滑块的下部卡在c型开口内,所述滑块4上部设置限位槽,连接螺栓穿过滑块限位槽连接吊装支架3或者净水箱吊耳2,净水箱的每个吊耳2与吊装支架3之间通过两点进行连接,两个吊耳与吊装支架下侧滑槽之间设置调整垫块7,调整净水箱处于水平位置,根据净水箱1沿车体纵向长度的不同,吊装支架3与净水箱1的连接数量可以采用2个及以上,使安装牢固和增加承重。净水箱吊装支架3左右两端与车体滑槽连接处设端部补强板5,中部与车体滑槽连接处设补强板6,支架端部补强板5和支架中部补强板6可以增加支架机械强度。支架端部补强板5设置在受力较大的吊装支架3下侧,支架中部补强板设置在吊装支架3上侧,与弧形车顶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